北京市教委發展規劃處處長姚林修表示,綜合評價錄取和綜合素質評價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出現這一誤讀,是有人對這兩個概念作了混淆。[詳情]
中國的各種教育問題,不簡單是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的問題,是深層次的社會問題、文化問題,是社會問題與文化問題在教育上的折射,不能簡單歸因,認為只是教育部門的無能。[詳情]
唯分數論不是最優選擇,但卻是保障高考公平無可替代的“硬指標”。一旦涉及各種加分錄取“軟指標”,就不可避免地會成為權力和金錢追逐的名利場。[詳情]
調查結果顯示,有80%的高一學生并不知道自己最感興趣的專業是什么。如此“興趣迷失”必然導致“選擇迷失”——無從自主選擇。[詳情]
如果把高考制度視作是一枚硬幣的話,正面是考試,硬幣的反面就是招生?!耙钥荚囌猩贫雀母餅橥黄瓶?,探索招生與考試相對分離的辦法,這是推進高考改革的核心?!?/span>[詳情]
“孩子今后有得選擇肯定是好事,但就怕高一學生心智尚未成熟,還不會選擇啊?!?/span>[詳情]
浙江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廳長劉希平用一句話概括這次高考改革近期將解決的三大問題,擴大學生高校雙向選擇權、推進綜合評價選拔并弱化一考定終身現象。[詳情]
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過期需要重新考試,學生壓力會很大,導致學生基本沒有復讀可能,這一點會改變許多學生命運,因為在中國很多省市復讀率是很高的。[詳情]
31省市新一輪高考改革推進時間表 | ||
批次 | 時間 | 地區 |
第一批 試點 |
2014年啟動 2017年全面實施 |
浙江、上海 |
第二批 | 2017年啟動 2020年全面實施 |
北京、天津、山東、海南 |
第三批 | 2018年啟動 2021年全面實施 |
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 |
第四批 | 2019年啟動 2022年全面實施 |
陜西 |
選考(等級性考試)對比 | |||||
地區 | 考試科目 | 考試次數 | 考試時間 | 成績呈現 | 成績有效期 |
北京 | 政史地物化生(6選3) | 1次 | 6月 | 等級呈現 5等21級 |
當年有效 |
天津 | 1次 | 5月中下旬 | 等級呈現 5等21級 |
當年有效 | |
山東 | 1次 | 6月 | 等級呈現 8個等級 |
當年有效 | |
海南 | 1次 | 6月9、10日 | 標準分呈現 | 當年有效 | |
上海 | 1次 | 5月 | 等級呈現 5等11級 |
當年及次年有效 | |
浙江 | 政史地物化生技(7選3) | 2次 | 1月、6月 | 等級呈現 5等21級 |
2年有效 |
1、報考對象:參加普通高校招生的高三學生和社會人員??忌趫罂记绊毇@得相應科目的學考合格及以上等級。 2、選考科目保障基數:浙江物理6.5萬,上海物理1.5萬。 |
地區 | 卷面滿分 | 賦分等級 | 成績折算方式、比例 | 起點賦分 | 賦分滿分 | 級差 | |||||||||||
北京 | 100分 | 5等21級 | 等 | A | B | 40分 | 100分 | 3分 | |||||||||
級 | A1 | A2 | A3 | A4 | A5 | B1 | B2 | B3 | B4 | B5 | |||||||
比例 | 1% | 2% | 3% | 4% | 5% | 7% | 8% | 9% | 8% | 8% | |||||||
賦分 | 100 | 97 | 94 | 91 | 88 | 85 | 82 | 79 | 76 | 73 | |||||||
等 | C | D | E | ||||||||||||||
級 | C1 | C2 | C3 | C4 | C5 | D1 | D2 | D3 | D4 | D5 | |||||||
比例 | 7% | 6% | 6% | 6% | 5% | 4% | 4% | 3% | 2% | 1% | 1% | ||||||
賦分 | 70 | 67 | 64 | 61 | 58 | 55 | 52 | 49 | 46 | 43 | 40 | ||||||
天津 | 100分 | 5等21級 | 等第 | A | B | 40分 | 100分 | 3分 | |||||||||
等級 | A5 | A4 | A3 | A2 | A | B5 | B4 | B3 | B2 | B | |||||||
比例 | 2% | 3% | 4% | 5% | 6% | 7% | 7% | 7% | 7% | 7% | |||||||
賦分 | 100 | 97 | 94 | 91 | 88 | 85 | 82 | 79 | 76 | 73 | |||||||
等第 | C | D | E | ||||||||||||||
等級 | C5 | C4 | C3 | C2 | C | D5 | D4 | D3 | D2 | D | |||||||
比例 | 6% | 6% | 6% | 6% | 6% | 5% | 4% | 3% | 1% | 1% | 1% | ||||||
賦分 | 70 | 67 | 64 | 61 | 58 | 55 | 52 | 49 | 46 | 43 | 40 | ||||||
山東 | 100分 | 8等級 | 等級 | A | B+ | B | C+ | C | D+ | D | E | 21分 | 100分 | 1分 | |||
比例 | 3% | 7% | 16% | 24% | 24% | 16% | 7% | 3% | |||||||||
賦分 | 91-100 | 81-90 | 71-80 | 61-70 | 51-60 | 41-50 | 31-40 | 21-30 | |||||||||
海南 | 100分 | 標準分呈現 | |||||||||||||||
浙江 | 100分 | 21等級 | 等級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40分 | 100分 | 3分 |
比例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7% | 7% | 7% | ||||||
賦分 | 100 | 97 | 94 | 91 | 88 | 85 | 82 | 79 | 76 | 73 | 70 | ||||||
等級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
比例 | 7% | 7% | 7% | 6% | 5% | 4% | 3% | 2% | 1% | 1% | |||||||
賦分 | 67 | 64 | 61 | 58 | 55 | 52 | 49 | 46 | 43 | 40 | |||||||
上海 | 100分 | 11等級 | 等級 | A+ | A | B+ | B | B- | C+ | C | C- | D+ | D | E | 40分 | 70分 | 3分 |
比例 | 5%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5% | ||||||
賦分 | 70 | 67 | 64 | 61 | 58 | 55 | 52 | 49 | 46 | 43 | 40 |
地區 | 考試科目 | 考試時間 | 考試次數 |
北京 | 13門 語文、數學、外語 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 體育與健康、藝術(音/美)、信息技術、通用技術 |
高三第一學期末:藝術(音/美) 高三第二學期:體育與健康 其余11門:每學期末,每年兩次 首次合格性考試:高一第二學期末 |
不合格可補考 |
天津 | 14門 語文、數學、外語 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 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音樂、體育與健康、美術 |
高一第一學期末:信息技術、通用技術(至多選1門) 高一第二學期末: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至多選3門) 高二第二學期末: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選擇高一未考科目) 高三第一學期:美術、音樂、體育與健康 |
只能報考1次 不合格可補考1次 |
山東 | 14門 語文、數學、外語 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 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 |
每年2次,每學期末 第一次合格考時間不得早于高一第二學期末 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不得早于高二上學期 技術類科目不得早于高二下學期 藝術:高三上學期末 體育與健康:高三下學期4月 |
多次考試機會 藝體只有1次 |
海南 | 14門 語文、數學、外語 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 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 |
7月7-8日 高一高二: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其中高一不超過3科,高二參加高一未考科目 高三下學期4月初: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 高三下學期4月9日:語文、數學、外語(不參加統一高考的學生) |
可補考1次 |
浙江 | 13門 語文、數學、外語 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 技術(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 |
1月:全部科目 6月:除外語 高一第一學期不得參加學考 高一第二學期學考科目不超3門 高三第一學期結束前須完成各科學考 |
每科1次機會 不合格可報考 |
上海 | 13門 語文、數學、外語 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命科學 信息科技、體育與健身、勞動技術和藝術 |
2018年 1月:語文、數學、外語、外語聽說測試 3月:化學、思想政治、物理 4月:歷史、地理、生命科學 5月:物理、化學、生命科學技能操作測試 6月:化學、思想政治、物理、歷史、地理、生命科學、信息科技 |
不合格可補考 |
1、成績呈現:合格/不合格,浙江采用等級制,設A、B、C、D、E5個等級,E為不合格。 2、天津、海南語數外可用統一高考成績替代。 |
新高考英語政策對比 | ||||
考試次數 | 地區 | 筆試 | 聽力 | 口語 |
1年2考 | 天津 | 2次,2019年為3月/6月,2020年起改至5月/6月 | 2次,均在3月,2020年起改至5月 | 無 |
海南 | 2次,高三上學期末/6月 | 2次,與筆試同時 | 無 | |
浙江 | 2次,6月/10月 | 2次,與筆試同時 | 無 | |
上海 | 2次,1月/6月 | 2次,與筆試同時 | 2次,1月/6月 | |
1年1考 | 北京 | 1次,6月 | 2次,12月/3月 | 2次,2021年開始 |
山東 | 1次,6月 | 2次,均在高三上學期末 | 無 | |
1、本表中“1年2考””1年1考“僅指筆試 2、浙江英語成績兩年內有效 3、各地英語滿分均為150分,上海聽說測試占10分;北京聽力機考分值30分,2021年口語+聽力共50分 4、海南英語成績按標準分呈現,其余省市均按實考分呈現 |
新高考報志愿 | ||||||||
地區 | 層次 | 考生志愿 | 志愿單位 | 志愿數量 | 投檔批次 | 填報志愿、投檔、錄取 | 調劑 | 退檔 |
浙江 | 普通批 | 專業平行志愿 | 專業+學校 [院校*1+專業(類)*1] |
80個志愿 | 不分批次 | 分段填報志愿,分段按專業平行投檔,分段錄取 | 不存在專業調劑 | 有風險 |
上海 | 本科普通批 | 院校平行志愿 | 院校專業組 [院校*1+專業*4] 組內專業選科要求相同 |
24個志愿 | 本科不分批 | 按平行志愿方式投檔,按院校專業組投檔,院校進行專業錄取 | 同一院校專業組內可調劑專業,不同院校專業組不能調劑 | 有風險 |
北京 | 北京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進行平行志愿投檔,2019年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合并,2020年志愿設置和錄取規則正在研究制定中。 | |||||||
天津 | ||||||||
山東 | 專業平行志愿 | 專業(類)+學校 | ||||||
海南 | 院校平行志愿 | 院校專業組 [院校*1+專業*6] |
20個志愿 | 2020年起,錄取批次僅設本科批次和??婆?/td> | 同一院校專業組內可調劑專業,不同院校專業組不能調劑 | 有風險 | ||
1、浙江高職提前招生:一檔多投,考生可報考多所高校,并可同時被多所高校擬錄取,考生選擇確認1所錄取高校。 2、上海:綜合評價批次設置4個平行志愿;零志愿批次設置3個平行志愿;本科提前批次設置4個順序志愿;本科藝體類批次分為甲、乙兩個批次,各設置2個順序志愿;地方農村專項計劃批次設置4個順序志愿;特殊類型招生設置1+3個平行志愿(特殊類型招生包括高校自主招生、高水平藝術團招生、高水平運動隊招生;“1”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特殊類型志愿,“3”為其他招生院校特殊類型志愿)。 |
綜合評價成績構成 | ||
地區 | 成績組成 | 高考成績占比 |
浙江 | 統一高考成績+學考成績+綜合素質評價+高校綜合測試結果 | 不低于50% |
上海 | 統一高考成績+學考成績+高校面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 | 60% |
北京 | 統一高考成績+學考成績+高校面試成績+綜合素質評價 | 不低于60% |
山東 | 統一高考成績+學考成績+高??己顺煽?綜合素質評價 | 不低于50% |
海南 | 統一高考成績+學考成績+高??己顺煽?綜合素質評價 | 尚未公布 |
天津 | 尚未公布 | 尚未公布 |
1、在浙江,這種特殊類型招生方式叫做“三位一體”。 2、綜合評價在部分高校部分招生名額試點執行,并不覆蓋全部高校。 |
原標題:最新!滬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志愿填報與投檔錄取實施辦法公布 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上海市深化高等學??荚囌猩C合改革實施方案》(滬府發〔2014〕57號)及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試行)》的通知(教學廳〔2018〕1號)等相關規定,為進一步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科學選拔和培養人才,維護招生秩序,確保招生公平,制定本實施辦法。 本市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分為本科、高職(??疲﹥蓚€階段。 一、本科階段 本科階段實行“兩依據一參考”的招生模式。高校將考生高考成績作為本科錄取時的基本依據,同時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忌呖汲煽冇烧Z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和學生自主選擇的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如有政策性加分,則計入高考成績。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的具體使用辦法由各校在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確。 本科階段以院校專業組方式開展招生。院校專業組由高校根據人才培養需要和不同專業(含專業或大類)的科目要求設置,是本科志愿填報與投檔錄取的基本單位。一所高??稍O置一個或多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內可包含數量不等的專業。同一高??颇恳笙嗤膶I可分設在不同的院校專業組中。同一院校專業組內各專業的科目要求須相同。 (一)招生計劃編制 高校按院校專業組方式編制在滬本科計劃。高校在滬公布計劃總額須具體編制到各院校專業組,院校專業組的計劃原則上須具體編制到組內各專業。同一高校的不同院校專業組編制計劃因報考生源不同,相互之間不能調劑使用。 (二)招生批次設置 本科招生批次按錄取順序分為綜合評價批次、零志愿批次、本科提前批次、本科藝體類批次(與本科提前批次同時開展招生)、地方農村專項計劃批次和本科普通批次。本科藝體類批次分甲、乙兩個批次,各設順序段和平行段。本科普通批次投檔前完成特殊類型招生。 按照教育部要求,2020年起開展強基計劃招生,具體情況以教育部后續布置為準。 (三)志愿設置與填報方式 1。志愿填報單位 本科志愿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一個院校專業組即為一個獨立的志愿。 2。志愿填報數量與志愿性質 (1)綜合評價批次設置4個平行志愿; (2)零志愿批次設置3個平行志愿; (3)本科提前批次設置4個順序志愿; (4)本科藝體類甲、乙批次各設置1個順序志愿和10個平行志愿; (5)地方農村專項計劃批次設置4個順序志愿; (6)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等特殊類型招生設置4個平行志愿; (7)本科普通批次設置24個平行志愿。 考生填報志愿時,可以填滿各批次所有可填志愿,也可以只選擇填報部分志愿。 3。志愿填報時間 所有本科志愿均在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公布后填報。具體填報日期另行公布。 新浪志愿通卡[智能模擬填報志愿:http://zhiyuantong.www.sikiy.com] 掃碼模擬高考報志愿 4。選考科目要求 考生應根據本人實際情況,結合興趣、愛好,合理選擇各批次具備填報資格的志愿。填報時應仔細閱讀相關高校的招生章程規定,須對照院校專業組的科目要求填報志愿。 考生的選考科目與擬報院校專業組的科目要求相符時,才具有填報該院校專業組志愿的資格。當院校專業組科目要求為“或”的關系時,考生選考科目中只要有1門與其相符,即具填報資格;當院校專業組科目要求為“和”的關系時,考生選考科目須包含其要求的全部科目,方具填報資格。對于不限科目要求的院校專業組,考生在填報時無科目限制。 5。各批次志愿填報要求 填報綜合評價批次志愿的考生須在初報名的公示合格名單中,且高考成績達到本市統一劃定的特殊類型招生控制分數線。 填報本科提前批次志愿的考生須比對擬報高校要求,符合資格者方可填報。 填報本科藝體類批次志愿的考生一般須高考成績達到藝體類本科文化控制線(藝術類為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65%,體育類為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70%);專業成績須統考或??己细?。高校另有規定的,按其規定執行。 本科提前批次志愿和本科藝體類批次志愿不得兼報。 填報地方農村專項計劃批次志愿的考生須達到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且具有本市農村戶籍。 填報特殊類型招生志愿的考生須符合擬報高校給予的特殊類型招生優惠資格,且公示無異議。 填報本科普通批次志愿的考生須達到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且符合擬報高校其他要求。 6。征求志愿 本科藝體類甲批次和本科普通批次設征求志愿,其他批次不設征求志愿。 本科藝體類甲批次的征求志愿含在本科藝體類乙批次中,在本科藝體類甲批次錄取完畢后填報,未被甲批次錄取的藝體類合格考生具有填報資格。 本科普通批次錄取完畢后開展兩次征求志愿。高考成績達到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的未被錄取考生具有填報第一次本科征求志愿的資格;第二次征求志愿實行降分錄取政策,是否同意降分由高校自主決定,高考成績滿足本科降分要求的所有未被錄取考生具有填報第二次本科征求志愿的資格。 7。專業志愿設置 每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內設4個專業志愿??忌诿總€院校專業組志愿中均須選擇愿否服從專業志愿調劑。 (四)投檔規則與同分處理辦法 1。投檔方式 根據各批次志愿性質,綜合評價批次、零志愿批次、本科藝體類批次平行段、特殊類型招生和本科普通批次按照平行志愿方式投檔;本科提前批次、本科藝體類批次順序段和地方農村專項計劃批次按照順序志愿方式投檔。 2。投檔比例 綜合評價批次按1:1.5比例投檔。 本科提前批次原則上按1:1.2比例投檔,已有專門規定的按規定比例投檔。 本科藝體類批次順序段按考生志愿全部投檔;平行段根據考生高考成績和專業統考成績折算后產生的投檔成績先進行模擬投檔,再根據確定的院校專業組計劃數,按1:1比例正式投檔。美術與設計學類、編導類、播音與主持藝術類按高考成績和專業統考成績各占50%折算產生投檔成績;表演類、體育類、音樂學類(音樂學)、音樂學類(音樂表演-聲樂)、音樂學類(音樂表演—器樂)按高考成績占30%、專業統考成績占70%折算產生投檔成績[詳見《2020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藝術體育類專業招生實施辦法》(滬教考院高招〔2019〕31號)]。 地方農村專項計劃批次按1:1.2比例投檔。 特殊類型招生不設投檔比例,經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公示通過后,按考生所填報的志愿投檔。 零志愿批次和本科普通批次先進行模擬投檔,再根據確定的院校專業組計劃數,按1:1比例正式投檔。 3。投檔流程 按照各批次設置先后順序,完成上一批次全部錄取工作后,啟動下一批次投檔。 4。投檔位序 根據考生高考成績或投檔成績從高到低確定投檔位序。 5。同分處理 (1)本科普通批次同分考生的排序規則為: 第1位序,比較語文加數學兩門合計成績高低,高者優先。 第2位序,比較語文或數學中單科成績高低,高者優先。 第3位序,比較外語成績高低,高者優先。 第4位序,比較選考科目中單科成績高低,高者優先。 第5位序,比較選考科目中次高科成績高低,高者優先。 第6位序,比較考生志愿順序,按各自順序分別投檔。志愿順序相同的同分同位考生同時投檔。 (2)本科藝體類批次平行段同分考生的排序規則為: 第1位序,比較專業統考成績,高者優先。 第2位序,比較語文加數學兩門合計成績高低,高者優先。 第3位序,比較語文或數學中單科成績高低,高者優先。 第4位序,比較外語成績高低,高者優先。 第5位序,比較選考科目中單科成績高低,高者優先。 第6位序,比較選考科目中次高科成績高低,高者優先。 第7位序,比較考生志愿順序,按各自順序分別投檔。志愿順序相同的同分同位考生同時投檔。 (五)錄取規則 1。專業錄取 高校接收投檔后,按院校專業組投檔結果分別進行專業錄取。專業錄取辦法由高校在招生章程中公布。 2。專業調劑錄取 當考生所填專業均已錄滿時,高??梢罁忌顖蟮脑阜穹膶I志愿調劑情況進行專業調劑錄取。專業調劑錄取只能在考生被投檔的院校專業組內進行。 3。退檔處理 因不服從專業志愿調劑、不符合專業錄取條件等原因不能被錄取的考生,由高校作退檔處理。上海市教育考試院對結果進行錄檢復核。 二、高職(??疲╇A段 高職(??疲╇A段以院校為單位進行招生錄取。高職(??疲╀浫〉幕疽罁强忌Z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如有政策性加分,則計入總分)。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的具體使用辦法在各校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確。 (一)招生批次設置 高職(??疲╇A段設高職(??疲┨崆芭?、高職(??疲┧圀w類批次和高職(??疲┢胀ㄅ?。高職(??疲┢胀ㄅ螆绦屑臃滞稒n政策。 (二)志愿設置與填報方式 1。志愿填報數量與志愿性質 高職(??疲┨崆芭卧O置2個順序志愿;高職(??疲┧圀w類批次設置8個平行志愿;高職(??疲┢胀ㄅ卧O置8個平行志愿。 2。志愿填報時間 高職(??疲└髋沃驹傅奶顖髸r間為本科階段錄取結束后。具體填報日期另行公布。 3。志愿填報要求 除被本科階段錄取的考生外,其余符合高職(??疲┲驹柑顖笠蟮目忌商顖?。 高職(??疲┨崆芭沃驹概c高職(??疲┧圀w類批次志愿不得兼報。填報高職(??疲┧圀w類批次志愿的考生一般須高考成績達到藝體類高職(??疲┪幕刂凭€[藝術類和體育類均為高職(??疲╀浫】刂品謹稻€70%];專業成績須統考或??己细?。高校另有規定的,按其規定執行。 4。征求志愿 高職(??疲╇A段各批次均設一次征求志愿,統一設置在高職(??疲┢胀ㄅ武浫⊥戤吅筮M行。高職(??疲┨崆芭魏透呗殻▽?疲┢胀ㄅ握髑笾驹笇嵭薪捣咒浫≌?,是否同意降分由高校自主決定。高職(??疲┧圀w類批次征求志愿不實行降分錄取政策。 5。專業志愿設置 每個院校志愿內設6個專業志愿??忌诿總€院校志愿中均須選擇愿否服從專業志愿調劑。 (三)投檔規則與同分處理辦法 1。投檔方式 高職(??疲┨崆芭伟凑枕樞蛑驹竿稒n,高職(??疲┧圀w類批次、高職(??疲┢胀ㄅ伟凑掌叫兄驹竿稒n。 2。投檔比例 高職(??疲┨崆芭卧瓌t上按1:1.2比例投檔,已有專門規定的按規定比例投檔。 高職(??疲┧圀w類批次中,根據考生高考成績和專業統考成績折算后產生的投檔成績先進行模擬投檔,再根據確定的院校計劃數,按1:1比例正式投檔。 高職(??疲┢胀ㄅ蜗冗M行模擬投檔,再根據確定的院校計劃數,按1:1比例正式投檔。 3。投檔流程 按照各批次設置先后順序,完成上一批次全部錄取工作后,啟動下一批次投檔。 4。投檔位序 根據考生高考成績或投檔成績從高到低確定投檔位序。 5。同分處理 (1)高職(??疲┢胀ㄅ瓮挚忌呐判蛞巹t為: 第1位序,比較語文加數學兩門合計成績高低,高者優先。 第2位序,比較語文或數學中單科成績高低,高者優先。 第3位序,比較考生志愿順序,按各自順序分別投檔,志愿順序相同的同分同位考生同時投檔。 (2)高職(??疲┧圀w類批次同分考生的排序規則為: 第1位序,比較專業統考成績,高者優先。 第2位序,比較語文加數學兩門合計成績高低,高者優先。 第3位序,比較語文或數學中單科成績高低,高者優先。 第4位序,比較考生志愿順序,按各自順序分別投檔,志愿順序相同的同分同位考生同時投檔。 (四)錄取規則 1。專業錄取 高校接收投檔后,按照本校招生章程進行專業錄取。 2。專業調劑錄取 當考生所填專業均已錄滿時,高??梢罁忌顖蟮脑阜穹膶I志愿調劑情況進行專業調劑錄取。 3。退檔處理 因不服從專業志愿調劑、不符合專業錄取條件等原因不能被錄取的考生,由高校作退檔處理。上海市教育考試院對結果進行錄檢復核。 本實施辦法由上海市教育考試院負責解釋。 來源:上海市教育考試院 責任編輯:黃曉冬[詳情]
原標題:一圖讀懂!海南省2020年新高考模擬填報志愿問答 2020年是海南高考綜合改革落地之年,為讓廣大考生更好地了解新高考的招生錄取辦法,熟悉填報志愿的操作流程,決定于4月中旬統一組織模擬填報志愿?,F就模擬填報志愿有關問題解答說明如下: 問題一:模擬填報志愿的目的是什么? 答:本次模擬填報志愿是為讓廣大考生熟悉新高考志愿填報流程的重要舉措。希望各位考生高度重視,積極參與,認真細致地完成相關環節工作,充分了解2020年新高考的招生錄取辦法。 問題二:海南省2020年高考模擬填報志愿什么時間進行? 答:本次高考模擬填報志愿分為本科志愿和??浦驹竷蓚€批次進行模擬填報。其中,模擬填報本科志愿時間為4月13日8:00至4月15日17:30、填報??浦驹笗r間為4月18日8:00至4月19日17:30。 問題三:如何查詢模擬考試成績? 答:考試成績以標準分形式呈現??忌梢缘卿浐D鲜】荚嚲志W站,查詢本人模擬考試成績,包括模擬考試單科分、綜合分、綜合分一分一段表等。需要強調的是,模擬考試成績僅供考生模擬填報志愿參考,與正式高考成績和志愿沒有關聯性。 問題四:各批次模擬招生投檔最低控制分數線是多少? 答:按照各高校編報的本科普通類模擬招生計劃總數115%的相應位次考生的分數,劃定本科批次模擬招生投檔最低控制分數線為479分;??茖哟螌嵭邢葓笾驹冈賱澗€。 問題五:如何查詢模擬招生計劃? 答:2020年大部分擬在我省招生的高校按院校專業組要求編報了模擬招生計劃, 4月10日我局將通過志愿填報輔助系統向考生公布模擬招生計劃。為了幫助考生準確、合理、高效的挑選院校招生計劃,該系統向考生提供符合本人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要求的院校專業組信息,供考生查詢篩選模擬招生院校專業組和專業。(詳見志愿填報輔助系統操作指南)。 點擊下方圖片,查看志愿填報輔助系統操作指南: 2020年高校在瓊正式招生計劃和相關報考要求,以我省正式發布的《2020年填報志愿指南》為準。 問題六:我省新高考志愿如何設置? 答:2020年,我省高校招生錄取以院校專業組(院校+專業)作為志愿填報與投檔錄取的基本單位。一個院校專業組為一個獨立的志愿,每個院校專業組內設6個專業志愿和服從專業調劑志愿。 問題七:各批次模擬填報多少個志愿? 答:本次模擬填報志愿僅包括本科提前普通類、本科藝術類、本科體育類、國家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本科普通批、本科少數民族班與預科班以及高職(??疲┑扰?。藝術??技捌渌厥忸愋驼猩Y格尚未確定,本次不安排模擬填報志愿。 本科提前普通類、本科藝術類、本科體育類、國家專項計劃各設6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地方專項計劃設3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本科普通部分的本科普通批設24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本科少數民族班和預科班設6個院校專業組志愿,??铺崆芭?、??扑囆g類、??企w育類各設6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婆O1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每個院校專業組內設6個專業志愿和服從專業調劑志愿。 問題八:考生如何填報模擬志愿? 答:模擬填報志愿演練實行網上填報,網址為“海南省考試局http://ea.hainan.gov.cn/”??忌驹柑顖笠Y合個人成績、學科興趣、職業規劃等因素綜合考慮。認真查閱模擬招生計劃,擬定填報志愿意向表,再按照“海南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報系統操作指南” 進行網上模擬填報。 點擊下方圖片,查看海南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報系統操作指南: 問題九:考生是否可以獲知模擬錄取結果? 答:本次模擬的招生計劃、考生成績、各批次分數線與正式招生的信息無關,模擬錄取的結果與2020年正式高考招生錄取存在較大差距,為避免誤導考生,各批次模擬投檔錄取結果不提供給考生查詢。 問題十:模擬填報志愿應注意什么? 答:考生必須妥善保管好報考卡及其密碼等個人信息,嚴禁向其他人透露,因泄漏個人信息所造成的后果全部由考生本人承擔。 來源:海南新聞頻道 責任編輯:黃曉冬[詳情]
原標題:今年高考招錄有六大變化 4月8日,省教育廳印發《2020年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方式改革實施辦法》《海南省普通高考標準分轉換實施辦法》《海南省普通高考加分改革實施辦法》等3個配套文件,明確2020年高考招生錄取只設本科和??婆?,優化標準分轉化方式,調整高考加分事項,促進考試公平和科學選才。 錄取合并本科批次 《2020年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方式改革實施辦法》明確今年海南高招錄取六大變化: 1、錄取依據有變化。我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以考生統一高考成績和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成績為基本依據,參考高中綜合素質評價情況,即按照“兩依據一參考”擇優錄取。 2、錄取批次有變化。一是合并本科批次。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只分為本科批次和??婆?,本科批次分為本科提前部分、本科普通部分。二是調整部分批次錄取順序。將本科體育類、地方專項計劃調整到本科提前部分錄取。即本科提前部分按照本科提前普通類、本科藝術體育類(與本科提前普通類同時開展招生)、國家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特殊類型(含強基計劃、高水平運動隊、高水平藝術團、高校專項計劃等)等順序錄??;本科普通部分按照本科普通類、本科少數民族班和預科班的順序錄取。 3、志愿設置有變化。志愿設置以院校專業組為基本單位,即采取“院校+專業”的方式。院校編制招生計劃按招生專業科目要求分類設置院校專業組,并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投檔錄取。 4、志愿數量有變化。改革后,本科提前部分的本科提前普通類、本科藝術類、本科體育類、國家專項計劃各設6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本科提前部分的藝術???、地方專項計劃各設3個院校專業組志愿、特殊類型設1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本科普通部分的本科普通批設24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少數民族班和預科班設6個院校專業組志愿,高職??铺崆芭?、??扑囆g類、??企w育類各設6個院校專業組志愿,高職??婆O1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每個院校專業組志愿設6個專業志愿及服從調劑志愿。 5、劃線比例有變化。在能夠滿足高校招生選才需要的前提下,堅持保持各批次上線率與歷年相當的原則,分別確定各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劃線比例。即本科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為本科計劃總數的115%的相應位次考生成績劃線。??婆螌嵭邢葓笾驹冈賱澗€,按招生院校的??朴媱澘倲档?00%相應位次考生成績劃線。部分特殊類型招生最低控制分數線原則上按照考生總數25%的相應位次考生分數劃線。藝術體育類最低控制分數線劃線比例和改革前一致,仍分別按照藝術類(分專業類別)、體育類的招生計劃總數的115%劃線。 6、投檔比例有變化。改革前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各批次投檔比例原則上為院校招生計劃數的105%,改革后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各批次,在進行模擬投檔后按最終確定的院校專業組計劃數的100%比例正式投檔,降低考生退檔風險。 調整加分辦法 《海南省普通高考加分改革實施辦法》明確高考加分方式: 1、繼續保留3項全國性加分項目和分值。分別是“烈士子女,報考省內外高校增加20分投檔”;“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含)及以上或被戰區(原大軍區)及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報考省內外高校增加20分投檔”和“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報考省內外高校增加10分投檔”。 2、調整部分全國性加分項目和分值。自2020年起,新增“少數民族聚居地少數民族考生須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高中階段學校修滿規定的年限”條款,并明確少數民族聚居地的少數民族考生,報考省內外高校從增加20分投檔調整為增加15分投檔;歸僑青年、華僑子女、華僑在國內的子女和臺灣省籍考生,報考省內外高校從增加6分投檔調整為增加3分投檔。 3、按照國家統一政策要求,對我省地方性高考加分項目進行調整:一是進一步降低我省地方性加分項目的分值。其中,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漢族考生、農村人口獨生子女,報考省內高校從增加5分投檔調整為增加3分投檔;在非少數民族聚居地的學校就讀并畢業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少數民族考生,報考省內高校從增加10分投檔調整為增加5分投檔;二是自2023年起,取消在非少數民族聚居地的學校就讀并畢業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少數民族考生和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漢族考生的兩個加分項目;2016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農村人口獨生子女不再享受高考加分;三是繼續保留駐三沙部隊半年以上且到高考報名時仍在三沙部隊工作的官兵子女,報考省內高校增加6分投檔。 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高考加分改革旨在切實解決現行加分項目較多、分值較高以及范圍不夠精準等問題,進一步促進素質教育,維護考試招生公平公正。 優化標準分轉換 適當優化調整標準分計算辦法,新標準分與原標準分有兩個不同點: 1、高考各單科原標準分的分數轉換區間為[100,900],新標準分的分數轉換區間為[60,300],壓縮了分數uj距,有效地解決了新高考選考模式下,選考人數少的科目分數稀疏現象,使各單科分數對綜合分的貢獻率更加科學合理,保證了考生單科排名不變。新標準分綜合分的分數轉換區間與原標準分一樣,仍為[100,900]。 2、百分等級的計算方面,通過優化,確保了每個學科無論選科人數多少,單科最高分的標準分都能達到滿分300分,綜合分最高分的標準分都能達到滿分900分。本報記者 肖衛香 責任編輯:黃曉冬[詳情]
海南省普通高考加分改革實施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有關精神,促進素質教育,維護考試招生公平,制定本實施辦法。 第二條??根據教育部、中央統戰部、國家民委、公安部和國務院臺辦有關文件精神,嚴格控制全國性加分項目和分值,逐步取消所有地方性加分項目,精準確定加分資格條件,加強加分資格審核,嚴格執行政策使用范圍,實現學生成長、國家選才、社會公平的有機統一。 第三條??本實施辦法所稱高考加分,是指報名參加我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的考生,符合加分條件,按規定申報、審核,經公示無異議后,由省考試局在其高考綜合分的基礎上增加相應的分值。 第二章??項目和分值 第四條??全國性加分項目及分值。 (一)烈士子女,加20分。 (二)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及以上或被戰區(原大軍區)及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加20分。 (三)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加10分。 (四)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加3分。 (五)臺灣省籍考生(含臺灣戶籍考生),加3分。 (六)本人及其法定監護人的戶口在少數民族聚居地,且本人在少數民族聚居地或少數民族聚居地所在的市縣的高中階段學校修滿規定的年限并畢業,同時在少數民族聚居地或少數民族聚居地所在的市縣報考的少數民族考生,加15分。 少數民族聚居地含少數民族聚居市縣和少數民族聚居鄉鎮。 少數民族聚居市縣為:三亞市、東方市、五指山市、樂東縣、陵水縣、昌江縣、保亭縣、瓊中縣、白沙縣。 少數民族聚居鄉鎮為:儋州市的蘭洋鎮、南豐鎮、雅星鎮;瓊海市的會山鎮;萬寧市禮紀鎮的原新梅鄉、長豐鎮的原牛漏鎮以及南橋鎮、三更羅鎮和北大鎮(含祿馬鄉);屯昌縣的南坤鎮。 第五條??地方性加分項目及分值。 (一)本人及其法定監護人的戶口在少數民族聚居地,本人高中階段在非少數民族聚居地的學校就讀并畢業的少數民族考生,加5分。 (二)本人及其法定監護人的戶口在少數民族聚居地滿五年(引進優秀人才和現役軍人及其子女滿三年),本人在少數民族聚居市縣或少數民族聚居鄉鎮所在市縣的高中階段學校修滿規定的年限且在這些地區的高中階段學校畢業,同時在這些地區的市縣報考的漢族考生,加3分。 (三)駐三沙部隊半年以上且到高考報名時仍在三沙部隊工作的官兵子女,加6分。 (四)農村人口獨生子女,加3分。 2023年起,符合第五條第(一)項或第(二)項條件的考生不再享受加分;2016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考生不再享受第五條第(四)項加分。 第三章??政策要求 第六條??全國性加分項目由省考試局在面向省內外所有高校投檔時使用,地方性加分項目由省考試局在面向本省所屬高校投檔時使用。 第七條??申請高考加分項目的考生,須填寫高考考生加分資格申請表。未按本實施辦法及高考考生加分資格審核工作相關規定提交高考考生加分資格申請表的,不享受加分。 第八條??考生的相關資格、稱號在高考加分申報時間截止后獲得的,不享受加分。 第九條??經申請和審核,獲第四條第(六)項或第五條第(一)項加分的考生,同時獲得當年報考少數民族班和少數民族預科班的資格。未獲第四條第(六)項或第五條第(一)項加分的考生,不能在當年報考少數民族班和少數民族預科班。 第十條??符合多項高考加分項目的考生,加分分值不累加,取其中最高分值。 第十一條??外來人員隨遷子女考生符合我省高考報名條件,在我省參加高考的,可按本實施辦法及高考考生加分資格審核相關規定申報高考加分。 第四章??審核與公示 第十二條??普通高考加分資格審查按照“誰主管、誰審查、誰確認、誰負責”的原則,具體職責分工: (一)省委統戰部負責審查確認普通高考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以及臺灣籍考生享受政策照顧加分考生的資格; (二)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負責審查確認少數民族聚居市縣、聚居鄉鎮的少數民族考生、在非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學校就讀的少數民族聚居地的少數民族考生和少數民族聚居鄉鎮的漢族考生的加分資格; (三)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負責審查確認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及以上或被戰區(原大軍區)及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以及駐三沙部隊半年以上且到高考報名時仍在三沙部隊工作的官兵子女的加分資格; (四)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負責審查確認農村人口獨生子女的加分資格; (五)市縣教育局負責審查少數民族聚居市縣的漢族考生的加分資格。 第十三條??嚴格落實加分考生資格信息公示制度,規范考生信息公示的內容、程序、時間等要求: (一)省考試局、市縣教育局及中學須向社會明確告知公示網站、地點,做到詳實、準確、及時公示,中學還須公示到考生所在班級; (二)公示內容須包括考生姓名、性別、所在中學、加分項目、加分分值及審核單位、受理舉報電話等;公示時間不少于10個工作日,網上公示信息須保留到當年年底。 第五章??紀律監督 第十四條??嚴厲打擊弄虛作假等違規違法行為??忌救隧殞λ暾埖母呖技臃仲Y格真實性負責,凡是以弄虛作假等手段獲取加分資格的考生,一經查實,將按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教育部令第36號)等相關規定嚴肅處理,違規事實記入考生國家教育考試誠信檔案。 第十五條??完善違規違紀舉報和申訴受理機制,暢通受理渠道,及時受理加分造假舉報和考生信訪申訴,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調查處理,回應考生和社會關切。 第十六條??健全完善高考加分資格審核工作責任追究制度,對審核工作中發生的失職瀆職行為實行倒查追責,對相關違規違紀責任人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第六章??附??則 第十七條??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及其子女相關加分政策,參照教育部關于軍人相關優待政策執行,其資格審查由省消防救援總隊負責。 第十八條??中等職業(技工)學校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高考參照本實施辦法執行。 第十九條??本實施辦法由省教育廳、省委統戰部、省衛健委、省公安廳、省民宗委、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等部門負責解釋。 第二十條??本實施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原《海南省教育廳關于印發<進一步減少和規范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實施辦法>的通知》(瓊教〔2015〕14號)同時廢止。[詳情]
海南省普通高考標準分轉換實施辦法 第一條??根據《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海南省深化高等學??荚囌猩C合改革試點方案的通知》(瓊府〔2018〕25號)文件精神,為適應我省高考綜合改革的需要,確保標準分轉換科學合理、公平公正,我廳對我省原標準分轉換辦法進行了研究、優化和修訂,形成了新的《海南省普通高考標準分轉換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以“促進公平、科學選才”為宗旨,依據現代教育測量理論和統計學原理,為適應我省高考綜合改革的需要,優化標準分賦分方式,確保標準分科學合理、公平公正。 第三條??本辦法適用于參加我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的全體考生。 第四條??適用范圍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等高考統考科目成績轉換,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計入高考總成績的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轉換,以及綜合分轉換。 第五條??成績發布包括單科標準分、綜合分。轉換后的標準分是普通高等學校擇優錄取的重要依據。不公布各科目原始分,也不提供原始分查詢。 第六條??高考標準分轉換的基本原則 (一)科學合理。標準分轉換方法符合現代教育測量理論和統計學原理,符合我省考試招生工作實際,有利于高??茖W選才,有利于引導學生合理規劃學業和選擇專業志愿。 (二)公平公正。轉換程序和公式對全體考生一視同仁,保證轉換后考生排序不變,充分體現各學科的權重地位,彰顯全面發展的價值導向。 (三)準確無誤。數據整理和分數轉換采取多人多次操作,交叉比對,反復校驗的辦法,確?;A數據和轉換分數零失誤。 (四)安全保密。對服務器進行多人分段密鑰管理,參與信息管理和標準分轉換工作的人員,無直系親屬參加當年高考,并簽署安全保密責任書。 第七條??單科標準分轉換 單科標準分包括:語文、數學、英語高考統考科目和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科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各科目的標準分。 根據標準正態分布常模量表,依照轉換公式Ti=180+30×Zi,建立《標準分與百分等級對照表(單科)-分數區間[60,300]》。 (一)將學科全體考生的原始分數從大到小進行排序。 (二)計算小于或等于每個分數Xi的考生占該學科考生總數的百分比,從而求出每個分數Xi的百分等級Ri。 (三)查《標準分與百分等級對照表(單科)-分數區間[60,300]》,得到每個分數百分等級Ri對應的單科標準分Ti。 第八條??綜合分轉換 綜合分是考生高考統考科目的標準分和選擇性考試科目的標準分根據各自的權重加總后轉換的標準分。 根據標準正態分布常模量表,依照轉換公式Ti=500+100×Zi,建立《標準分與百分等級對照表(綜合分)-分數區間[100,900]》。 (一)按照語文、數學、英語各科權重為1.5,其他各科目權重為1,計算每個考生的合成總分,計算公式為: t=1.5×Tyw+1.5×Tsx+1.5×Tyy+Tx1+Tx2+Tx3 其中,Tyw、Tsx、Tyy、Tx1、Tx2、Tx3分別為語文、數學、英語、選考科目1、選考科目2和選考科目3的單科標準分。 (二)將全體考生的合成總分t從大到小進行排序。 (三)計算小于或等于每個合成總分ti的考生占考生總數的百分比,從而求出每個合成總分的百分等級Ri。 (四)查《標準分與百分等級對照表(綜合分)-分數區間[100,900]》,得到每個合成總分百分等級Ri對應的綜合標準分Ti。 第九條??標準分轉換工作在省教育廳領導下,由省考試局具體組織實施。 第十條??本辦法自公布之日開始實施,原標準分轉換辦法同時廢止。 第十一條??本辦法由省教育廳負責解釋。 附表:1。標準分與百分等級對照表(單科)-分數區間[60,300] 2。標準分與百分等級對照表(綜合分)-分數區間[100, 900] 附表1 標準分與百分等級對照表(單科)-分數區間[60,300] 附表2 標準分與百分等級對照表(綜合分)-分數區間[100,900] [詳情]
2020年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方式改革實施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海南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瓊府〔2016〕29號)和《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海南省深化高等學??荚囌猩C合改革試點方案的通知》(瓊府〔2018〕25號)及教育部相關規定要求,結合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第二條??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工作貫徹公平競爭、公正選拔、德智體美勞全面考核、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原則。 第三條??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以考生統一高考科目的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的成績為基本依據,參考高中綜合素質評價情況。 第四條??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實行梯度志愿、平行志愿等投檔錄取模式,增加院校和學生的雙向選擇機會。 第五條??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工作在省高校招生委員會的領導下,由省教育廳和省考試局具體組織實施。 第六條??院校按照向社會公布的招生章程,錄取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體健康狀況符合相關要求、投檔成績達到要求的考生。省考試局負責監督院校執行國家招生政策、招生計劃情況,糾正違反國家招生政策、規定的行為。 第二章??錄取批次與計劃編制 第七條??院校招生錄取的批次順序: 錄取批次分為本科批次和??婆?,本科批次分為本科提前部分和本科普通部分。 (一)本科提前部分按照本科提前普通類、本科藝術體育類(與本科提前普通類同時開展招生)、國家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特殊類型(含高水平運動隊、高水平藝術團、強基計劃、高校專項計劃等)的順序錄取。 (二)本科普通部分按照本科普通批、本科少數民族班和預科班的順序錄取。 (三)??婆伟凑崭呗殻▽?疲┨崆芭?、高職(??疲┧囆g體育類和高職(??疲┡捻樞蜾浫?。 第八條??院校招生計劃的編制方式: (一)院校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結合專業人才培養對學生學科專業基礎的需要,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中,分專業提出考生報考的專業科目要求,并按專業科目要求分類設置院校專業組。 (二)一所院??稍O置一個或多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內可包含數量不等的專業。同一院校專業組的各專業選考科目要求相同,選考科目要求相同的專業也可以分設在不同的院校專業組中。 (三)院校招生計劃按院校專業組方式編制。招生院校的計劃具體編制到各院校專業組內各專業,同一院校的不同院校專業組計劃因報考生源不同,相互之間不能調劑使用。 第三章??志愿設置與劃線比例 第九條??院校專業組是志愿填報與投檔錄取的基本單位。 第十條??各批次設置院校專業組的志愿數量: (一)本科提前部分的本科提前普通類、本科藝術類、本科體育類、國家專項計劃各設6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本科提前部分的藝術???、地方專項計劃各設3個院校專業組志愿、特殊類型設1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每個院校專業組內設6個專業志愿和服從專業調劑志愿。 (二)本科普通部分的本科普通批設24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本科少數民族班和預科班設6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每個院校專業組內設6個專業志愿和服從專業調劑志愿。 (三)高職(??疲┨崆芭?、高職(??疲┧囆g類、高職(??疲w育類各設6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每個院校專業組內設6個專業志愿和服從專業調劑志愿;高職(??疲┡O1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每個院校專業組內設6個專業志愿和服從專業調劑志愿。 (四)各批次按志愿錄取結束后,組織還有招生名額的院校專業組進行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數量與各批次設置院校專業組的志愿數量相同。 第十一條??考生填報志愿在高考成績公布后進行。 第十二條??考生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填報志愿,考生填報志愿須本人選考科目滿足擬報院校專業組科目要求方可填報。對于沒有提出選考科目要求的院校專業組,考生在報考時無選考科目限制。 第十三條??本科批次投檔最低控制分數線原則上按照在我省招生院校的本科計劃總數115%的相應位次考生分數劃線;??婆螌嵭邢葓笾驹冈賱澗€,原則上按招生院校的??朴媱澘倲?00%的相應位次考生分數劃線。 第十四條??部分特殊類型招生投檔最低控制分數線原則上按照考生總數25%相應位次考生分數劃線;藝術類、體育類最低控制分數線,分別按照藝術類(分專業類別)、體育類招生計劃總數的115%比例劃線。 第四章??投檔方式與錄取辦法 第十五條??各批次的投檔模式: (一)本科提前普通類、須面試的??铺崆芭?、本科藝術??紝嵭刑荻戎驹竿稒n錄取模式。 (二)本科提前部分的本科藝術類、本科體育類、國家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和本科普通批、本科少數民族班和預科班、高職(??疲┨崆芭?、高職(??疲┧囆g類、高職(??疲w育類、高職(??疲┡葘嵭衅叫兄驹竿稒n錄取模式。 第十六條??各批次的投檔比例: (一)實行梯度志愿投檔錄取模式的批次按不超過院校專業組招生計劃數120%的比例投檔(已有專門規定的按規定比例投檔),投檔數量按四舍五入取整。 (二)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的批次在進行模擬投檔后,按最終確定的院校專業組計劃數的100%比例正式投檔。 (三)特殊類型批次不限投檔比例,按符合投檔條件考生所填報的志愿投檔。 第十七條??院校招生錄取的投檔成績: 考生的高考總分包括高考綜合分和照顧加分之和。其中高考綜合分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考生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 (一)普通類的投檔成績:考生的高考總分作為投檔成績。 (二)藝術(非“??肌保╊惖耐稒n成績:在考生高考總分、藝術專業成績均達到投檔最低控制分數線的前提下,分別以各專業類別考生的專業考試成績作為投檔成績。 (三)體育類的投檔成績:在考生高考總分、體育專業成績均達到投檔最低控制分數線的前提下,以考生的高考總分作為投檔成績。 第十八條??投檔成績相同考生的排序規則: (一)當投檔成績相同時,按高考綜合分重新進行排序; (二)當高考綜合分相同時,按語文、數學、外語三科成績之和重新進行排序; (三)當語文、數學、外語三科成績之和相同時,按語文、數學的順序依照單科成績重新進行排序; (四)當語文、數學成績均相同時,按考生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第一高分科目、第二高分科目、第三高分科目的順序依照單科成績重新進行排序。 第十九條??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院校招生錄取的參考依據之一。省考試局在向學校投檔時,將考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情況提供給院校。院校根據招生要求參考使用。 第二十條??省考試局投出的考生電子檔案,由院校根據教育部、海南省的相關招生政策,以及本校公布在招生章程中的錄取規則進行審閱,擇優錄取。對錄取或退檔考生,由院校負責解釋。 第二十一條??省考試局根據相關招生政策對院校擬錄取、擬退檔的考生名單予以審核。 第五章??其他事項 第二十二條??本辦法適用于2020年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工作。本辦法由省教育廳負責解釋。 海南省普通高考標準分轉換實施辦法 海南省普通高考加分改革實施辦法[詳情]
原標題:海南公布高考綜合改革實施辦法,招生只分本科和??婆?海南省高考綜合改革今年7月首次落地。4月8日,海南省教育廳公布了《2020年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方式改革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根據《辦法》,2020年起,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將合并本科批次,只分為本科批次和??婆?。 據介紹,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以考生統一高考成績和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成績為基本依據,參考高中綜合素質評價情況,即按照“兩依據一參考”擇優錄取。 在錄取批次上有兩大變化:一是合并本科批次。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只分為本科批次和??婆?,本科批次分為本科提前部分、本科普通部分;二是調整部分批次錄取順序,將本科體育類、地方專項計劃調整到本科提前部分錄取。 志愿設置以院校專業組為基本單位,即采取“院校+專業”的方式。院校編制招生計劃按招生專業科目要求分類設置院校專業組,并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投檔錄取??忌顖笾驹疙毐救诉x考科目滿足擬報院校的專業組科目要求方可填報。對于沒有提出科目要求的院校專業組,考生在報考時無選考科目限制。 另外,投檔比例也有變化。改革前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各批次投檔比例原則上為院校招生計劃數的105%,改革后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各批次,在進行模擬投檔后按最終確定的院校專業組計劃數的100%比例正式投檔,可降低考生退檔的風險。 同時,海南省教育廳還公布了《海南省普通高考標準分轉換實施辦法》和《海南省普通高考加分改革實施辦法》,確保高考綜合改革穩步推進、平穩落地。記者 蘇季 責任編輯:黃曉冬[詳情]
原標題:北京新高考今起模擬志愿填報 為幫助考生了解相關投檔規則,掌握志愿填報方法,4月8日8:00至4月10日17:00,北京市將進行全市統一的模擬志愿填報。屆時,已報名參加北京2020年高考的統考考生可登錄北京教育考試院(www.bjeea.edu.cn)進行網上填報。 今年北京市進入高考綜合改革的實施階段。高招志愿設置和志愿填報系統都有調整,此次模擬填報涉及招生專業目錄、志愿設置、志愿填報流程等多個內容。在填報前,考生需在北京教育考試院網站查詢模擬招生專業目錄。北京教育考試院高招辦表示,此次專業目錄和招生計劃是專門為模擬志愿填報所編制的數據,與正式招生計劃無關。需要提醒的是,本次模擬志愿只涉及本科層次,設置本科提前批、本科普通批2個批次,不包括特殊類型招生和高職(??疲哟沃驹?。新京報記者 方怡君 責任編輯:黃曉冬[詳情]
2020年是北京市高考改革的落地之年,是新高考元年??荚噧热?、形式,志愿設置以及招生錄取等方面都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面對新高考,大家都是第一次。為了讓考生盡快適應前不久舉辦了2020年北京新高考適應性測試,而2020年高招模擬志愿填報也將在明天(4月8日)開始啦。模擬志愿如何設置?考生如何填報模擬志愿?下面咱們先來看一看海淀區教育招生和考試中心書記馬紅的詳細梳理。 主講人:海淀區教育招生和考試中心書記馬紅 Q 模擬填報志愿的目的是什么? 北京市2020年進入高考綜合改革的實施階段,高招志愿設置和填報志愿系統都有調整,模擬填報志愿的目的主要是讓考生了解熟悉招生專業目錄、志愿設置、填報志愿流程,熟悉填報志愿系統的操作流程。 Q 模擬填報志愿時間方式是什么? 模擬填報志愿時間:4月8日8:00~4月10日17:00。 模擬填報志愿方式:采取網上填報方式,考生登錄北京教育考試院網站(www.bjeea.edu.cn 或www.bjeea.cn)進行填報。 Q 模擬填報志愿的流程是什么? 模擬填報志愿主要有以下五個步驟: 1。登錄網站 登錄北京教育考試院網站(www.bjeea.edu.cn或www.bjeea.cn)。模擬填報志愿期間點擊專門的鏈接進入填報志愿首頁。 輸入14位考生號,高考報名時的密碼和校驗碼,點擊“立即登錄”。 密碼是考生在去年11月高考報名時自己設定的密碼,如果考生忘記了密碼,可以通過網站上的找回密碼功能重置密碼,或者考生本人向報名單位申請重置密碼。 強調一點:考生要有安全、保密的意識,不能隨意向他人透露密碼。如果因密碼外泄所產生的后果由考生自己承擔。 2。選擇類型 如果是報考普通本科專業的考生,需要點擊左面圖片,可以報考本科提前批普通類志愿和本科普通批志愿;如果報考藝術本科專業的考生,需要點擊右面圖片,可以報考本科提前批藝術類志愿和本科普通批志愿。 兩種類型只能選擇其中一種,不要選錯。 3。填寫志愿 在院校欄中輸入4位院校代碼,在專業組欄中輸入2位專業組編號,在專業欄中輸入2位專業代碼。輸入代碼后會顯示相應院校名稱、院校專業組名稱和專業名稱。 每個志愿還要填寫“是否服從專業組內調劑”。 4。提交志愿 志愿填寫完畢后點擊“提交”。 屏幕顯示以下頁面,模擬填報志愿完成。 5。核對志愿 考生填報志愿完成后,點擊頁面下方 “打印”按鈕。打印出考生的志愿表,建議認真核對。 Q 模擬填報志愿的相關材料有哪些?在哪里能找到? 考生可以從北京教育考試院網站的“高考高招”-“重要通知”-“北京市2020年高招模擬志愿填報專題”中查詢、下載模擬填報志愿的相關材料,主要包括: ◆模擬志愿填報問答 ◆模擬志愿草表 ◆模擬專業目錄 ◆志愿填報系統使用手冊 ◆2017年-2019年高招相關統計 Q 如何使用模擬專業目錄? 模擬專業目錄是考生模擬填報志愿的唯一依據??忌顖笾驹笗r所使用的院校代碼、院校專業組編號和專業代碼要以模擬專業目錄為準。模擬專業目錄分為三部分: ◆本科提前批藝術類 ◆本科提前批普通類 ◆本科普通批 在使用“模擬招生專業目錄”時,應做到五看: 一看類型:報考普通類考生,只看普通類部分。報藝術專業的考生看藝術類專業部分。 二看批次:各批次的招生院校及專業信息要到相應的批次部分查看。有些院校在本科提前批和本科普通批都有專業招生,批次不同,招生專業不同,考生要分清。 三看院校:在類型、批次已確定無誤的情況下,查找所報考院校的信息,要看清院校的代碼和要求。 四看專業組:每個院校分若干個院校專業組,以“{}”標注“院校專業組編號”,每個院校專業組標注了該組所有專業的選考科目(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要求。 五看專業:確定院校后要看清所報專業信息。 以北京交通大學的模擬專業目錄為例: ★院校代碼:院校名稱前的4位代碼。 ★院校專業組編碼:院校專業組名稱前以“{}”標注的2位編碼。 ★專業代碼:專業(大類)名稱前的2位代碼。 ★院校招生計劃數:院校名稱后面的數字。 ★專業招生計劃數:專業(大類)名稱后面的數字。 ▲特別提醒:模擬專業目錄和招生計劃是北京教育考試院高招辦專門為模擬填報志愿所編制的數據,與今年高考正式招生計劃無關,僅用于本次模擬填報志愿。 2020年在京招生的高校、專業、招生計劃數和相關報考要求以正式填報志愿前發布的“北京市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專業目錄”為準。 Q 模擬填報志愿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考生應注意以下兩點: 1。調整好填報設備 模擬填報志愿,需要使用Windows系統PC機,不建議使用手機、IPad或使用MacOS系統的Apple計算機進行填報。 填報時建議關閉防護軟件和防火墻并將安全級別調成默認級別。 2。充分利用模擬志愿草表 由于模擬填報系統有防控延遲機制,登錄系統后如果長時間沒有操作,系統會自動退出。為節省填報時間,建議先填寫好模擬填報志愿草表,再登錄模擬填報系統進行填報。 對于志愿填報 考生和家長也不用太過著急 抓住考慮志愿的幾個關鍵點 理清思路將有助于選報志愿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一 高考政策的六個不變 從大的方面來說,高考的性質、招生院校及專業和招生規模沒有變化;從考慮志愿來說,填報志愿時間、志愿批次設置和志愿投檔規則沒有變化。 01 高考性質沒有變 高考是為國家選拔人才的國家教育考試,也是相對來說最公平的選才方式?;謴透呖家詠?,為國家各項建設培養了大批量人才,促進了國家的跨越式發展。高考為國家選拔人才這個性質沒有改變。 02 大學專業沒有變 招生的大學和專業沒有變化,參加招生的大學還是原來那些大學,招生專業還是原來那些專業。各個大學的綜合實力和我們考生的報考意愿應該也不會有什么變化。 03 招生規模沒有變 預計今年的招生計劃和去年會差不多。 04 填報方式沒有變 填報高考志愿仍然采取網上填報方式??忌诠几呖汲煽円院笾?、知線、知位置的情況下在北京教育考試院網站(www.bjeea.cn)填報本科志愿。本科錄取結束后,未被錄取的考生在北京教育考試院網站填報??浦驹?。 05 批次設置沒有變 志愿批次的設置和前幾年一樣,本科志愿仍然兩個批次:本科提前批和普通批。??浦驹概我矝]有變化。 06 投檔規則沒有變 大家都知道,對于高考來講,有順序志愿和平行志愿兩種投檔規則,投檔規則沒有變化。按照規則,選報志愿的思路、意向和方法應該也不會有變化。 二 高考政策的六個變化 01 考試科目調整 2020年北京高考第一年不分文理科??荚嚳颇坑烧Z數外3科+文綜或理綜,變為高考+等級考,就是語數外3科高考科目,再加上從等級考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6科中考生已經選擇的3科。 02 考試時間延長 由于考試科目的調整,考試時間將由原來的2天,調整為現在的4天。 03 成績呈現改變 高考成績語文、數學、外語3科依然使用原始成績,6選3的等級考成績發生了變化,改為等級賦分形式呈現。 04 志愿設置變化 高考志愿以院校專業組為志愿單元。本科普通批的志愿個數增加到今年的30個志愿。 05 專業要求選考 今年新高考增加了招生專業對選考科目的要求,如果考生選考的科目不滿足選考要求就不能報考這個專業。這是特別需要考生注意的一點變化。 06 新增強基計劃 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要求,從今年開始將在部分院校試點“強基計劃”招生,全面取消了實行多年的“高校自主招生”。 三 新高考政策下關注幾個新名詞 01 院校專業組 是本科志愿填報和錄取投檔的基本單位。由院校根據不同專業(或專業類)的人才培養需要,進行選考科目要求設置。 一所院??稍O置一個院校專業組,也可以設置多個院校專業組,但是,同一院校專業組內的,所有專業選考科目要求,必須相同。同一院校如果選考科目要求相同的專業比較多,也可劃成幾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內包含6個專業。 現在每個院校專業組,相當于以前的招生院校,每一個院校專業組都會有一個代碼,是填報志愿的基本單元。 02 等級考賦分 2018年市教委出臺了《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于普通高中等級性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方式的通知》文件,學考等級考成績以賦分成績呈現。 折算辦法:將原始成績劃定為A、B、C、D、E五等,在五等基礎上進一步細化為21級,每級分差為3分,起點賦分為40分每一科滿分為100分。 03 強基計劃 今年1月15日,教育部向社會發布《關于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文件,明確提出2020年要在全國36所高校試點強基計劃招生。 強基計劃主要選拔培養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 四 新高考政策下關注志愿設置 本科志愿設置歸納概括為:“兩批次” “三十個院校專業組”“一特殊”“N征集”。 01 兩批次 高考志愿按批次設置,本科志愿設置兩個批次——本科提前批和本科普通批。 注意:本科提前批分為普通類和藝術類,只能二選一,不能兼報。 □ 本科提前批普通類 A段:體育院校(專業)、軍事院校、武警部隊院校、公安類院校、航空飛行與指揮專業、飛行技術專業等院校(專業)在A段錄取。還有一些院校(專業),如外交學院、國際關系學院、北京電子科技學院等也在A段錄取。A段設置兩個順序志愿,每個志愿選報6個專業,并注明是否服從調劑。 B段:“雙培計劃”“外培計劃”和“農村專項計劃”在B段錄取。B段設置20個平行志愿,每個志愿是1所院校的1個專業,不設專業調劑。 □ 本科普通批 包括所有學校:雙一流院校、普通本科院校、民辦院校、獨立學院、二級學院等,都在本科普通批錄取。 02 三十個院校專業組 指的是本科普通批設置30個志愿單元,每個志愿單元為一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可以選報6個專業,并注明是否服從調劑。30個院校專業組為平行志愿。 03 一特殊 特殊類型志愿是指和大學簽約的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特殊類型志愿設置一個志愿,可以選報6個專業,并注明是否服從調劑。 由于疫情影響,高水平藝術團校測已經推遲了,高水平運動隊錄取時將招生院校校測成績作為考生資格認定的依據。報考兩類特殊類型招生的考生需要注意相關通知。 04 N征集 本科提前批普通類A段和本科普通批在正式志愿錄取結束后,都會有征集志愿的機會。征集志愿只是正式志愿的補充,考生應該更重視正式志愿。 五 新高考政策下關注兩種投檔規則 大學錄取有兩種投檔規則:順序志愿和平行志愿。 對于本科層次:順序志愿包括:本科提前批普通類A段;平行志愿包括:本科提前批普通類B段和本科普通批。 01 順序志愿投檔規則 按照“志愿優先,從高分到低分”的原則進行投檔,參加順序志愿錄取的院校,首先對檢索第一志愿考生,第一志愿錄取結束后,若高校招生計劃未完成,未完成計劃學校進行第二志愿投檔錄取。 注意:第一志愿最重要。需要報考提前批次A段的考生要注意第一志愿的選報。 02 平行志愿投檔規則 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對分數線上未被錄取的考生按錄取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排序進行一次性投檔。錄取時根據考生所填報志愿順序,投檔到排序在前且有計劃余額的院校專業組。 這是絕大多數考生需要涉及到的,平行志愿投檔規則注意三點: 一是平行志愿分數最重要,分數越高越具有競爭力。 二是平行志愿有順序,要注意30個院校專業組的排列順序。 三是平行志愿實行一輪投檔,對于挑專業的考生要規避退檔風險,建議大家盡量填寫服從調劑。 順序志愿、平行志愿的投檔規則不同,考慮的大學專業不同,排列的順序不同,所以對于投檔規則大家一定要特殊關注,吃透政策。 六 新高考政策下關注專業錄取要求 有三點請考生、家長注意: 01 專業選考要求 這是今年新的規定,大概有多一半的專業會有選考科目要求??忌绻獔罂寄骋粚I(大類),首先要具有報考這一專業的資格,就是考生要注意專業對選考科目的要求,考生如果沒有選擇專業要求的選考科目,就不能報考該專業。還有要注意,名稱相同的專業,不同院校的選考要求也可能不同。 02 專業錄取規則 院校有投檔規則,專業錄取也有錄取規則,主要有三種:分數優先、志愿優先和分數級差,我們在選擇院校專業組之后,還要考慮院校專業組的六個專業的選擇和排列順序,尤其要注意專業的錄取規則,每個院校的專業錄取規則也會不同。 03 專業特殊要求 一些院校對專業會提出特殊要求,如一些外語類專業,對外語單科成績要求不低于110分,首師大的小教專業和學前教育專業需要在考前進行面試。 來源:海淀教育微信公眾號[詳情]
2020年新高考,我市將實行“不分文理”“3+3”的高校招生錄取模式。今日,我市發布了《天津市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報與投檔錄取實施方案》,那么新高考改革后,在考試、志愿填報與投檔錄取方面有哪些變化?需要注意些什么?市高招辦為您全面解讀。 一、關于考試與成績 1.2020年普通高考考試科目有哪些? 從2020年起,普通高校招生主要依據統一高考成績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錄取。統一高考設有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等級性考試設有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考生須從中選擇3個科目。也就是說,每個考生共參加6個科目的考試。 2。普通類院校招生錄取總成績是如何構成的? 普通類本科院校招生錄取總成績滿分為750分。其中,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滿分均為150分,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每門滿分均為100分。普通類高職(??疲┰盒R哉Z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為主要依據進行錄取,滿分為450分。英語科目采取一年兩考的方式,考生可選擇參加兩次考試,取其中較高一次成績計入高考總分(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考試時間以正式通知為準)。 3。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成績是如何進行賦分的? 等級性考試成績在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時,每門科目成績由五等細化為21級,相鄰兩級之間的分差均為3分。 4.2020年普通高考報考科類有哪些變化? 2020年取消文理分科后,報考科類由改革前的文史類、理工類、藝術文、藝術理、體育文、體育理6個科類,變為普通類、藝術類和體育類3類。 5?!安环治睦怼睅砟男┳兓?? “不分文理”后,一方面,統一高考的3門科目試卷所有考生完全一致,其中的數學科目試卷也不再區分文理。另一方面,高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興趣特長和專業傾向,自主選擇3門等級性考試科目,多達20種組合,科目組合的選擇權掌握在學生手中,打破了過去只有文科和理科兩種選擇的局面。 二、關于志愿填報 6.2020年在志愿填報和投檔錄取方面有什么主要變化? 2020年高考改革后,本科批次以院校專業組(“院校+專業”)為單位進行招生錄取。院校專業組由院校根據不同專業(含專業或大類)的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選考科目要求(以下簡稱選考科目要求)和人才培養需要設置,是本科志愿填報與投檔錄取的基本單位。一所院??稍O置若干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內可包含數量不等的專業。同一院校專業組內各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必須相同。 高職(??疲┡?,因以統一高考3門科目成績為主要依據實施錄取,不涉及選考科目要求,故原則上仍以院校為單位進行投檔錄取。 7.2020年在志愿填報方面對考生有什么要求? 由于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由考生從6門科目中任選3門,因此,考生的等級性考試科目不盡相同,而招生院校各專業組的選考科目要求也有所不同??忌谔顖笾驹笗r,須對照院校專業組的選考科目要求,自主選擇的等級性考試科目須滿足報考院校專業組的選考科目要求。對于不限選考科目要求的院校專業組,考生在填報時沒有科目限制??忌鷳鶕救藢嶋H情況,結合興趣、愛好,合理選擇各批次具備填報資格的志愿,填報時應仔細閱讀相關院校的招生章程。 8.2020年招生院校對等級性考試選考科目的要求主要是什么,如何查詢? 高校依據教育部和我市有關要求,認真研究本校人才培養對高中學生學科專業基礎的需要,提前制訂了本校擬招生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選考科目要求主要分為四種:一是高校專業培養與某1門科目關聯度高的,要求為“考生必須選考該科目方可報考”;二是高校專業培養與2-3門科目有一定關聯度的,要求為“考生選考其中1門即可報考”;三是高校專業培養與2-3門科目關聯度高的,要求為“考生2-3門均須選考方可報考”;四是高校專業培養對學生學科基礎要求相對較寬的,要求為“選考科目不限”,考生在填報時無選考科目限制。 我市已于2018年5月公布了2020年擬在津招生高校本科專業選考科目要求目錄,考生可以通過招考資訊網(www.zhaokao.net)“高考一點通”欄目,以及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試院官方微信公眾號“新高考”欄目查詢。2020年各高校在實際招生安排中,部分高校、部分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可能會有所調整變化,最終應以2020年公布的招生計劃為準,并作為填報志愿的依據。 9.2020年招生計劃是如何編制的? 由于2020年各本科院校不同專業將提出相應的選考科目要求,且以院校專業組方式進行投檔,因此各院校也要按專業組方式編制在津本科招生計劃。院校在津公布計劃總額須具體編制到各院校專業組,院校專業組的計劃原則上須具體編制到組內各專業。招生計劃樣表如下表所示。 10.2020年普通類專業招生錄取批次是怎樣設置的? 普通類專業招生批次較往年相比沒有變化,仍分為本科批次和高職(??疲┡?。本科批次分為提前本科批次和普通本科批次。其中,提前本科批次分為A、B兩個階段,A階段為飛行員、軍隊、公安、消防、司法、航海、公費師范生、小語種等特殊類專業及經教育部批準的綜合評價試點高校,B階段為地方農村專項計劃招生院校。普通本科批次分為A、B兩個階段,A階段為公辦本科院校及經批準在本階段錄取的院校,B階段為民辦本科院校和獨立學院。高職(??疲┡畏譃樘崆案呗殻▽?疲┡魏推胀ǜ呗殻▽?疲┡?。 11.2020年普通類專業各批次志愿是怎樣設置的? 提前本科批次A階段設置1個院校(專業組)志愿,B階段(地方農村專項計劃)設置5個平行院校(專業組)志愿。每個院校(專業組)設置3個專業志愿和1個服從調劑專業志愿。 普通本科批次A階段設置50個平行院校(專業組)志愿,B階段以及A、B階段的征詢志愿均分別設置25個平行院校(專業組)志愿,每個院校(專業組)設置6個專業志愿和1個服從調劑專業志愿。普通本科批次A階段前,單獨設置1個“特殊類型考生志愿”,由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考核并合格、經公示無異議的考生填報。 提前高職(??疲┡卧O置1個院校志愿,每個院校志愿設置3個專業志愿和1個服從調劑專業志愿。 普通高職(??疲┡卧O置10個平行院校志愿,每個院校志愿設置6個專業志愿和1個服從調劑專業志愿。 12.2020年普通類志愿數量是如何設定的? 2020年普通類本科院校以院校專業組為投檔單位,一所院校被分為若干個專業組,需要結合分組情況確定平行志愿數量。根據我市往年的志愿設置和填報情況,借鑒第一批試點省市的實測數據,結合高校選考科目要求的總體情況,確定普通本科批次A階段設置50個平行院校(專業組)志愿,B階段設置25個平行院校(專業組)志愿,普通本科批次共計設置75個平行院校(專業組)志愿,在采取院校專業組方式進行投檔的改革試點省市中,我市志愿設置數量是全國最多的。 每個院校專業組志愿下,還可以填報6個專業志愿和1個服從調劑專業志愿,普通本科批次共計設置450個專業志愿及相應的服從調劑專業志愿。此外,A、B階段的征詢志愿還分別設置了25個平行院校(專業組)志愿。院校專業組志愿數量和專業志愿數量充分保證了考生的錄取機會。 13.2020年普通類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是如何劃定的? 普通類本科批次和高職(??疲┡卧瓌t上按照招生計劃數的100%劃定錄取控制分數線。 14.2020年特殊類型招生錄取控制參考線是如何劃定的? 為滿足部分軍隊類院校和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等特殊類型招生需要,2020年仍按照考生總人數的前30%劃定特殊類型招生錄取控制參考線。 15.2020年我市志愿填報方式是怎樣的? 我市仍實行知分知位知線填報志愿方式,仍實行“兩次填報”“兩次征詢”。第一次填報本科院校志愿,第二次填報高職(??疲┰盒V驹?,第一次征詢志愿面向普通本科批次A階段院校以及藝術體育類本科批次院校,第二次征詢志愿面向普通本科批次B階段院校進行。 我市繼續實行網上填報志愿,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試院官方網站(招考資訊網www.zhaokao.net)為填報志愿的唯一網站。網報志愿即為考生的最終填報志愿。 16.2020年志愿填報會為考生提供哪些信息,查詢渠道分別是什么? 一是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計劃??忌顖笾驹傅囊罁恰?020年全國普通高校在津招生計劃》,未經市高招辦公布的招生院校和計劃,一律不安排在津招生。我市招生計劃經教育部安排下達、市高招辦匯總后,將在填報志愿前免費提供給高考報名考生,并面向社會公布。每階段錄取結束后,未完成的剩余計劃將通過招考資訊網(www.zhaokao.net)及各媒體統一公布。 二是2020年在津招生高校的招生章程。在填報志愿前,考生及家長除認真了解《招生計劃》外,還要認真查閱擬報考院校的《招生章程》,這也是考生填報志愿的重要參考資料,其中包含了招生院校的錄取原則、單科成績要求、面試和身體條件要求等。市高招辦將收集匯總在津招生院校的《招生章程》,并通過招考資訊網(www.zhaokao.net)和官方微信公眾號予以公布。因院?!墩猩鲁獭钒l布較晚未能收集到的,考生可登錄高校的官方網站或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查詢。 三是招生錄取統計資料。市高招辦將編制近三年錄取統計資料,統計資料中包含了各院校各專業(分文理)錄取平均分、最低分等信息,供考生參考。 四是2020年考生成績統計信息。將繼續公布一分一段高考總成績統計信息。同時,在志愿填報系統中,向普通類考生提供本人的“1+6”成績統計信息?!?”是指2020年高考總成績位次,“6”是指根據考生選擇的3門等級性考試科目,提供考生分別在選考某一科或某兩科的所有考生中的總成績位次。例如,某考生等級性考試科目為物理、化學、生物,那么志愿填報系統中將提供“1”個總位次——該生的高考總成績位次;“6”個分位次——考生分別在選考物理、化學、生物,以及選考物理加化學、物理加生物、化學加生物的所有考生的總成績位次。 報考藝術類、體育類的考生,還將提供藝術類市級統考各專業綜合分一分一段統計信息、體育類綜合分一分一段統計信息等。 17.2020年考生填報志愿時,如何有效使用上述信息? 《招生計劃》和《招生章程》是考生填報志愿的依據。網上填報志愿系統中的院校名稱、專業名稱、院校專業組代碼、專業代碼等內容,均以《招生計劃》公布的為準??忌诓殚啞墩猩媱潯窌r需特別注意院校(專業組)對考生的選考科目要求等。同時,還需查閱院?!墩猩鲁獭?,了解辦學地點,院校(專業)對考生性別、外語語種、單科成績、面試和身體條件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專業錄取規則等??忌仨殗栏癜凑者@些要求填報志愿。 《統計資料》和成績統計信息是考生填報志愿的參考數據??忌筛鶕约旱奈淮渭巴昵闆r,做一個大致定位。再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專業傾向等填報志愿。往年的錄取情況是在文理分科、以院校為單位的投檔錄取模式下的錄取結果,位次信息根據群體志愿填報情況每年均具有一定的波動性,這些信息僅為考生2020年志愿填報提供參考。 18.2020年志愿填報還有哪些新的舉措? 為了更好地幫助2020年高考考生填報志愿,市高招辦采取了相應措施。一是完善往年統計資料。在排版上將2019年同一院校文理科錄取統計信息統一編排,便于今年文理不再分科后考生參考查看;在數據統計上繼續提供各專業錄取最低分和位次,以及各專業平均分,更好地為考生提供數據參考。二是開發高考志愿輔助系統。為更好地服務廣大考生,我市研發了“高考志愿輔助系統”,該輔助系統將于4月上旬面向高考報名考生開放,考生可以提前將滿足院校選考科目要求且有意向的院校進行篩選和比較,為正式填報做好相應準備。三是實施全流程模擬演練。我市已于2020年1月初組織了適應性測試,經過評卷工作人員的辛苦努力,在疫情防控情況下完成了評卷工作,預計4月上旬考生可查詢本人成績。4月中旬,將組織所有高考報名考生進行模擬填報志愿,幫助考生通過模擬演練,了解錄取政策,熟悉填報辦法,掌握填報流程。 19.2020年藝術類專業招生錄取批次是怎樣設置的? 藝術類專業招生分為本科批次與高職(??疲┡?,原則上均以院校為單位進行招生錄取。對于有選考科目要求的本科院校,可以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進行招生錄取。藝術類本科批次和高職(??疲┡尉址譃樾?己徒y考兩個階段。錄取時,先進行??茧A段的錄取,再進行統考階段的錄取。 20.2020年藝術類專業各批次志愿是怎樣設置的? 藝術類本科批次??茧A段設置2個單獨志愿,1個為自劃線院校(專業組)志愿,1個為非自劃線院校(專業組)志愿,每個院校(專業組)設置2個專業志愿和1個服從調劑專業志愿。錄取時,先進行自劃線院校的錄取,再進行非自劃線院校的錄取。 藝術類本科批次統考階段設置10個平行院校(專業組)志愿,每個院校(專業組)志愿設置2個專業志愿和1個服從調劑專業志愿。 藝術類高職(??疲┡涡?茧A段設置1個院校志愿,每個院校志愿設置2個專業志愿和1個服從調劑專業志愿。 藝術類高職(??疲┡谓y考階段設置10個平行院校志愿,每個院校志愿設置2個專業志愿和1個服從調劑專業志愿。 21.2020年藝術類專業的志愿填報條件有哪些? 報考藝術類專業的考生,須滿足以下條件: 文化成績要求:(1)報考藝術類本科批次??茧A段中自劃線院校的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對高考文化成績沒有要求,但錄取時須達到報考院校自主劃定的最低文化控制線。(2)報考其他藝術類本科和高職院校的考生,高考文化成績須分別達到相應批次的錄取控制分數線。 專業成績要求:(1)報考藝術類本科批次和高職批次統考階段院校的考生,須專業市級統考成績合格。(2)報考藝術類本科批次和高職批次??茧A段院校的考生,須參加招生院校組織的專業??记页煽兒细?。若報考專業屬于專業市級統考范圍,則考生還須專業市級統考成績合格。 22.2020年藝術類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是如何劃定的? 藝術類本科批次和高職(??疲┡胃鶕逃康囊?,分別按照不低于我市普通類本科批次和高職(??疲┡武浫】刂品謹稻€的一定比例劃定(藝術類自劃線院??勺灾鲃澏ū拘N幕刂品謹稻€)。 23.2020年體育類專業招生錄取批次是怎樣設置的? 體育類專業招生分為本科批次與高職(??疲┡?,原則上均以院校為單位進行招生錄取。對于有選考科目要求的本科院校,可以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進行招生錄取。 24.2020年體育類專業各批次志愿是怎樣設置的? 體育類本科批次設置10個平行院校(專業組)志愿,每個院校(專業組)志愿設置2個專業志愿和1個服從調劑專業志愿。 體育類高職(??疲┡卧O置3個平行院校志愿,每個院校志愿設置2個專業志愿和1個服從調劑專業志愿。 25.2020年體育類專業的志愿填報條件有哪些? 考生的高考成績須達到我市體育類相關錄取批次的錄取控制分數線。同時,考生須參加全市體育類專業統一考試且成績合格。 26.2020年體育類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是如何劃定的? 體育類本科批次和高職(??疲┡?,分別根據體育專業市級統考合格考生的文化統考成績,按照略多于招生計劃數(不超過1:1.5)的原則,劃定體育類專業錄取控制分數線。 27.2020年藝術體育類考生可以兼報普通類院校嗎? 填報藝術類及體育類本科志愿的考生,可以兼報除提前本科批次外的其他普通類院校志愿;填報藝術類及體育類高職(??疲┲驹傅目忌?,可以填報除提前高職(??疲┡瓮獾钠渌胀惛呗氃盒V驹?。填報辦法均與普通類考生相同。 三、關于投檔錄取 28.2020年普通高考,錄取順序是怎么樣的? 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按如下順序依次進行:藝術類、體育類本科批次和提前本科批次(三個批次同步錄取,不得兼報),普通本科批次A階段,藝術類、體育類本科批次征詢和普通本科批次A階段征詢,普通本科批次B階段,普通本科批次B階段征詢,藝術類、體育類高職(??疲┡渭疤崆案呗殻▽?疲┡危ㄈ齻€批次同步錄取,不得兼報),普通高職(??疲┡?。 符合分數范圍已被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后續志愿投檔和錄取。符合分數范圍的考生如未被上一批次(階段)院校錄取,可以繼續參加下一批次(階段)院校的錄取。 29.2020年普通高考投檔錄取方式是怎樣的? 2020年,高校招生錄取仍主要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的辦法。具體而言,藝術類本科批次統考階段、體育類本科批次、提前本科批次B階段(地方農村專項計劃)、普通本科批次(含A、B階段)、藝術類高職(??疲┡谓y考階段、體育類高職(??疲┡魏推胀ǜ呗殻▽?疲┡武浫【鶎嵭衅叫兄驹竿稒n錄取的辦法。 30.2020年在津招生的普通類院校錄取的主要依據是什么? 普通類本科院校依據考生統一高考成績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錄取。 普通類高職(??疲┰盒R罁忌Z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錄取。 其他院校根據本校招生章程中規定的錄取原則實施錄取。 31。如何理解平行志愿投檔規則? 平行志愿是指考生所填報的若干個院校(專業組)志愿為平行關系。平行志愿投檔原則是“分數優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檔、不再補檔”,計算機先從最高分考生開始,從高分到低分依次檢索和投檔,當檢索到某一考生時,遵循該考生所填報的志愿順序檢索,當符合投檔條件時即被投檔。具體來說: 一是分數優先。計算機投檔系統先對平行志愿投檔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上尚未被錄取考生,按高考總成績(含政策照顧)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排序。 二是遵循志愿。計算機依次檢索每位考生填報的平行志愿;若考生符合其中一所以上院校(專業組)的投檔條件時,則將考生的檔案投到平行志愿中序號在前的院校(專業組);若考生只符合其中一所院校(專業組)的投檔條件,則將會被投檔到該院校(專業組)。 三是一次投檔、不再補檔。按照計算機投檔規則和程序,平行志愿各院校(專業組)同時進行一次性投檔;若考生進檔后,不符合院校錄取要求又被退檔,則不再投向該考生在該批次報考的其他平行志愿院校(專業組);如院校(專業組)因將不符合錄取條件的考生退檔后形成了余缺計劃,只能等待參加征詢志愿錄取,不能再接收該平行志愿的第二次補充投檔。同一批次平行志愿下一次性向全部院校(專業組)投檔,不會二次補檔。 32.2020年平行志愿投檔時,普通類考生總分相同時如何排序? 普通本科批次,若考生統一高考招生錄取總成績(含政策照顧)相同,將依次按照語文、數學、外語單科成績,等級性考試3門科目中最高成績、次高成績,由高到低排序。 普通高職(??疲┡?,若考生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含政策照顧)相同,將依次按照語文、數學單科成績,由高到低排序。 33.2020年在津招生的藝術類及體育類專業錄取的主要依據是什么? 藝術類本科批次和高職(??疲┡蔚慕y考階段,以及體育類本科批次和高職(??疲┡尉跃C合分為主要依據,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錄取。藝術類本科批次和高職(??疲┡蔚男?茧A段,根據本校招生章程中規定的錄取原則實施錄取。 34.2020年藝術類統考階段各類別綜合分是如何構成的? 藝術類統考階段綜合分構成如下: 美術與設計學類綜合分=文化總分×40%+專業市級統考成績×2.5×60%。 戲劇與影視學類綜合分=文化總分+專業市級統考成績×3.75。 舞蹈學類綜合分=專業市級統考成績。 播音與主持專業綜合分=文化總分×80%+專業市級統考成績×7.5×20%。 其中,藝術類本科批次文化總分包含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和3門學生自主選擇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含政策照顧);藝術類高職(??疲┡挝幕偡职Z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含政策照顧)。 35.2020年體育類專業招生綜合分是如何構成的? 體育類專業招生按照綜合分錄取,綜合分構成如下: 體育類綜合分=文化總分+專業市級統考成績。 其中,體育類本科批次文化總分包含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和3門學生自主選擇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含政策照顧);體育類高職(??疲┡挝幕偡职Z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含政策照顧)。 36.2020年平行志愿投檔時,藝術類及體育類考生綜合分相同時如何排序? 藝術類本科批次統考階段和體育類本科批次投檔時,若考生綜合分(含政策照顧)相同時,先比較專業市級統考成績,再依次按照語文、數學、外語單科成績,等級性考試3門科目中最高成績、次高成績,由高到低排序。 藝術類高職(??疲┡谓y考階段和體育類高職(??疲┡瓮稒n時,若考生綜合分(含政策照顧)相同時,先比較專業市級統考成績,再依次按照語文、數學單科成績,由高到低排序。 37.2020年普通高考和春季高考可以兼報嗎? 符合報名條件的考生可以兼報普通高考和春季高考。被春季招生本科層次院校錄取的考生,不能再參加秋季普通高考各批次的志愿填報和錄取。被春季招生高職院校錄取的考生,如符合秋季普通高考報名條件且報名參加考試,只能填報普通高考本科各批次的志愿。如考生被普通高考本科層次院校和春季高職院校同時錄取,教育主管部門在進行電子學籍注冊時,只保留其普通高考本科層次錄取資格,春季高職院校的錄取資格將予注銷。 來源: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試院[詳情]
原標題:春季“職教高考”是一項什么制度 江蘇深化高考綜合改革方案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分類考試招生改革”,為落實這一要求,我省出臺并實施高職院校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春季“職教高考”制度,以進一步提升我省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選拔培養工作水平。 一、什么是春季“職教高考” 2019年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其中要求加快推進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把高職院??荚囌猩c普通高校招生相對分開,逐步建立“職教高考”制度。我省結合實際,出臺《江蘇省高等職業院??荚囌猩贫雀母飳嵤┓桨浮?,明確“2021年起高等職業院校面向普通高中畢業生、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和社會人員等不同群體,實行分類考試招生,逐步實現分類考試錄取作為高職院校招生主渠道”。其中面向普通高中畢業生、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的考試都在春季先后舉行,稱為春季“職教高考”。 二、春季“職教高考”的主要內容 實施春季“職教高考”的目的是通過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促進職業院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探索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選拔培養規律,加快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搭建各類人才選拔培養立交橋。其主要內容是: 一是面向普通高中畢業生。對符合我省普通高考報名條件的高中畢業生,高職招生院校依據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結果,參考綜合素質評價,以及院校招生章程中規定的考試或考核成績進行綜合評價,擇優錄取。如果高中畢業生未參加春季“職教高考”或未被錄取,符合相關條件的還可參加6月份全國普通高考。我省關于進一步做好深化高考綜合改革的相關政策文件進一步明確,自2021年起,我省部分省屬應用型本科高校和職業教育本科高校納入高職院校提前招生。 二是面向中職學校畢業生。對具有我省戶籍或取得我省學籍,且符合高等學校招生報名基本條件的中等職業學校(含普通中專、職業中專、職業高中、成人中專、技工學校)應、往屆畢業生,高職招生院校采取“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選拔方式。對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而言,可以通過參加對口升學的統一考試,報考省內部分應用型本科院校,也可報考省內高職院校;未參加對口升學統一考試的,還可憑中職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加高職院校錄取。 三、春季“職教高考”有利于減輕學生升學壓力 職業教育發展好了,能夠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成長成才路徑,并有效分解普通高考升學的壓力,避免“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現象,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造更好的條件??梢哉f,推進分類考試招生改革,建立春季“職教高考”制度減輕了部分學生的升學壓力。 相比6月份的全國普通高考,春季“職教高考”更加注重對學生的職業適應性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綜合素質水平等方面的考查,文化課考試難度相對較低。同時普通高中學生如果參加春季“職教高考”沒有被錄取,仍然可以參加后面的全國統一高考和錄取,這將切實減輕考生的備考壓力。另一方面,春季“職教高考”的實施有利于防止“一考定終身”現象,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升學發展選擇渠道。2021年起,我省部分省屬應用型本科高校和職業教育本科高校將納入高職院校提前招生,面向普通高中畢業生在春季進行招生錄?。创杭尽奥毥谈呖肌保?。本科層次高校的加入不僅讓考生的選擇范圍進一步擴大,而且也為成績較好的學生提供了更好的升學去向,能夠更好滿足家長和學生的需求。 四、春季“職教高考”能夠更好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我國是制造業大國,需要大量高級技能型、專業應用型人才。廣大高職院校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提升辦學實力,建設了一批國家品牌專業和特色專業,培養出的高素質技術技能性人才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就業形勢穩中向好,職業教育的吸引力逐年增強。從近年來實際招生情況看,很多考生和家長也在不斷轉變思想觀念,越來越看好職業教育。春季“職教高考”的實施可以推動學生結合個人的興趣特長,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提前謀劃個人未來發展方向,更早開展職業生涯規劃,促進個人更好成長成才,擁有更為出彩的人生。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責任編輯:黃曉冬[詳情]
今日,北京2020年新高考政策出爐,高考時間變為4天。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分為本科、高職(??疲﹥蓚€階段。本科階段的志愿填報與錄取投檔采用院校專業組方式,本科普通批實行平行志愿,設置30個志愿。高職(??疲╇A段采用“統考+合格性學業水平考試”招生模式,??破胀ㄅO置20個平行志愿,每個志愿設置1所院校1個志愿。 家長如何幫孩子制定靠譜可行的報考方案?如何實現分數利益最大化?名牌大學和熱門專業如何選擇?新浪教育特邀國內知名高考升學規劃專家靳小強老師免費給大家送福利啦?。?!靳老師將于2020年1月20日16:00在新浪教育高考家長群內進行語音分享講座,幫助大家解疑答惑。 講座主題:北京高考時間及招考規定的全面解讀 1、考試時間的變化及影響 2、填報時間及設置的變化及影響 3、新高考后第一年報考注意事項 講座時間:2020年1月20日16:00 講座嘉賓:國內知名高考升學規劃專家靳小強 參加方式:識別如下小助手二維碼進群參加講座,備注:進群聽講座。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此外,靳小強老師將通過一對一答疑解惑,解決不同考生與家長的個性化問題?,F在掃描下方二維碼預約專家咨詢,原價899,現價99?。?!速到速得,搶完為止! [詳情]
交匯點訊 江蘇新高考采取3+1+2模式,總分750分,選擇科目從8種增加到12種。面對這一系列的變化,學生如何應對?高校錄取又將有哪些調整?5月18日,記者從南京市第九中學獲悉,在該校舉行的“南京高校優質生源基地授牌儀式”上,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河海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財經大學、南京審計大學共15所江蘇高校共同給南京九中授牌。在現場,這15所高校的招生專家也就新高考背景下,“大學人才選拔、錄取”“高中和高校如何銜接”等相關話題做了交流和分享。 “未來的政策導向就是扁平化,好多專業都會不限制文理科,這就對高中學生的學業發展和選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要清楚自己未來到底對什么感興趣,比如,你喜歡生命科學,那你就要確定學習化學。所以,家長和老師要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更早地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興趣點?!蹦暇┺r業大學招辦老師分析道。 “高校和高中校要做好銜接,挖掘學生興趣點,增加學生的專業體驗,為學生選科做好準備。我們邀請中學生進入大學的實驗室,更加深入理解專業、自己的興趣點、選擇大學的目的。社會需要什么人才,從供給和需求進行很好的生涯規劃。我們高校老師也會走進高中校和學生們面對面交流?!蹦暇├砉ご髮W招辦主任徐蔡余介紹道。 據了解,新高考方案中,統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不分文理,使用全國卷;選擇性科目由學生根據高校選科要求,結合自身特長興趣,首先在物理和歷史中選擇1門,再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選擇2門,即“3+1+2”模式。高考根據專業人才培養對學生學科專業基礎的要求,科學合理設置選擇性考試科目要求。按照物理等科目類、歷史等科目類,分開計劃,分開錄??;實行“院校專業組”的志愿填報方式,以平行志愿方式投檔。 江蘇新高考方案公布后,為學生做好生涯規劃,成了中學和大學共同關注的焦點。新高考方案將從2018年入學的高一學生開始實施,各門學科的組合方式共有12種,相比此前的8種增加了4種。南京第九中學校長張恒柱說:“目前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實行大類招生,大類招生有利于把同一個組合的學生放在一起比較,為高校招生,學生填報專業帶來很大的方便?!闭劶爸袑W和高校該如何銜接的問題,張恒柱表示:“學校設想首先與高校保持有交溝通,及時了解高校專業選科要求。而且針對這15所高校,高一年級各班將對應了解一所高校,并且通過互動增加對大學的了解,確立人生目標。校方還有一個特別的創意,正在認真籌劃‘大學節’,作為生涯規劃的重頭戲,幫助學生更多地去了解大學?!?另外,各高校招辦專家還表示,現在雖然各校在編制今年的招生計劃,但也都在思考新高考模式下對選科的要求,一些偏理工類的學校對物理有要求,一些綜合性大學則要求比較寬泛。而今年一些學校的招生計劃已經有了大概的眉目,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招辦老師告訴記者:“今年,我們擬在省內增加300個計劃。今年還新成立了教師教育學院,將在漢語言文學(師范)、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英語(師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師范)、物理學(師范)5個專業招收本科生。此外,還增設了人工智能、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經濟統計學、防災減災科學與工程、地理空間信息工程、環境生態工程等6個新的專業,以滿足社會對這些專業人才的需求?!?交匯點記者 葛靈丹 高中生家長可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新浪高考官方微信家長群。免費獲取往屆優秀家長經驗、志愿填報技巧、考生心理輔導方法、考前營養搭配等第一手高考信息!陪孩子走好高考路。 [詳情]
近日,一份 “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完善建議征求意見問卷”在浙江各地掀起了熱議。 (問卷圖片由浙江某技術老師提供) “這是一份‘挺有預設味’的高考改革調查表”,一位一線技術老師在看到這份調查問卷,尤其是看到第一個問題之后發出了這樣的感嘆,他認為,調查問卷第一個問題的設置,是在引導一個結果——“技術不需要作為選考科目”。 “溫州的技術教師群,對‘技術是否值得選考’這個話題的討論,火熱的很!”浙江溫州某中學技術老師李森說,“此前就有‘技術要取消選考’的傳言,這份問卷引發了大家熱烈的討論,現在每隔幾分鐘,群里的消息就會刷屏?!?。 不僅是溫州,包括杭州、金華在內的浙江各地技術教師群對于這個話題的討論都十分激烈。 據了解,溫州選考技術的學生人數,在7個選考科目的排名,從2016年的第4名,2017年的第2名,發展到2018年已經成為第1名。技術已經成為2018年溫州地區參加選考的學生選擇最多的一門科目。 技術學科包括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李森告訴多知網,“全省大概有2500多名通用技術老師,信息技術老師的數量比通用技術老師的數量只多不少?!耙簿鸵馕吨?,技術是否要列入選考科目的話題,牽動著全省5000多位一線技術老師的心弦。 這份問卷,就像一個引爆點,引爆了近一個月來浙江各地關于“取消技術選考科目”的傳言。 僅浙江“7選3”,其它新高考改革試點皆為“6選3” 李森向多知網透露,今年3月初,浙江省教育廳曾組織專家組就新高考改革情況分別向校長和一線老師進行調研。 浙江擬取消技術作為新高考選科科目的傳言,正是起于這場調研。 至于取消原因,眾說紛紜,但主要是圍繞著幾個點展開。 首先,從技術科目本身來講,由于技術是高考中一門新的科目,因此,改革的探索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挑戰。 比如,在改革之初,技術面臨師資缺乏的問題。但李森表示,近幾年,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進,學校不僅會對外招聘技術學科老師,還有一些其他學科的老師轉崗為技術老師,因此,技術學科的師資方面可能已經不是最大的問題。 “當下技術科目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命題質量和考核方式的問題?!崩钌f。 技術老師們認為,技術學科主要是培養設計型人才,在其他國家的中學該課程普遍名稱是"設計",需考核學生的設計能力和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卷面考核是比較合理的。 但非技術學科的老師普遍認為"技術",從名稱上就可以看出應該考核動手實踐能力,所以非技術學科的老師質疑技術用卷面考核的方式不合理。然而,如果不以書面的形式考核,以動手實踐形式考核便有可能產生不同評審員的考核標準不完全一致,進而導致高考不公平的現象。 其次,據了解,在對校長展開的調研中,很多校長認為,“7選3”走班選課的排列組合有35種組合,而“6選3”只有20種組合,排列組合相差眾多,“6選3”要比“7選3”在走班排課、師資管理、軟硬件配備等學校管理方面更加簡單。 尤其是一些重點中學,此前在傳統學科上的積淀當面對新高考時優勢便有所縮小,對于大力度的改革接受度較低。盡管新高考改革在浙江已經試點了近5年的時間,但是學校管理層依然不放棄能夠將管理簡單化的可能性。 與此同時,在當前推行新高考改革的省份中,目前只有浙江一個省份將技術作為選考科目,其它省份效仿的是上海的“6選3”而非浙江的“7選3”。很多教育從業者認為,這從某種程度上說明,浙江的“7選3”試點改革是不成功的。 此外,浙江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2018年11月高考英語對部分試題實施加權賦分引發的事件在整個社會都引起了關注,省教育廳黨委書記、委員郭華巍被免職,還被責令辭去省教育廳廳長職務,此次事件側面反映出新高考改革還在探索階段。 因此,技術老師們便認為,浙江省新高考改革可能要更加“緩和”進行,盡量減少一些會造成改革動蕩的因素,開始收回讓之前邁出的步伐,包括將技術納入高考的政策。 技術選考如取消,將給技術老師的職業生涯帶來重磅打擊 傳言最開始散播時,各地的老師們對此并不以為意,因為近兩年國家政策的大趨勢對于技術是利好的。 直到4月16日,這份關于高考綜合改革的調查問卷的出現,讓老師們感覺到,此前的傳言似乎得到了印證。 因為,調查問卷的第一個問題便是“技術是否需要列入選考科目?請說明理由?!?李森告訴多知網,這份調查問卷是由浙江師范大學進行,直接發放給各高中的中層領導,每個學校12份,學校組織填寫調查問卷后直接遞交給省教育廳。李森所在的學校相對較開明,是由各學科帶頭人填寫問卷,但是有些學校的12份調查問卷直接由學校的管理層填寫提交,很多老師可能根本都不知道有調查問卷這件事情。 由于不了解調查問卷的目的、調查結果可能不會直接對外,再加上當看到調查問卷在第一個題目就設置了關于“技術是否需要列入選考科目”的題目時,很多老師便立刻警覺,并和之前的傳言結合起來。 “有關部門想要取消技術選考科目?!背蔀榱死蠋焸兦昂舐撓邓伎己蟮慕Y論,在這樣預設的基礎上,很多技術老師被點燃。 老師們認為,技術在浙江已經納入選考科目了,現在再去討論是否需要將技術納入選考科目,有朝令夕改的嫌疑,會讓人產生對政策的懷疑。而且,很多技術老師都是放棄了其它崗位,轉崗成為技術老師,還為開展技術課程付出了很多努力。 “當年學校讓我轉崗來教技術,在網絡還不發達的年代,教室沒有網絡,沒有智能手機,沒有微信群,一個學校一個技術老師,有問題都要自己解決,一邊學一邊教,所有學生可能問的問題都要在頭一天備課時準備好,每天備課到半夜?!币晃焕蠋熢谌豪锘貞浧甬斈杲酉录夹g這一科目時的情景。 “2009年小高考之前,面對已經學習一年技術的學生,我站在講臺上跟一個小丑一樣的講課,一周31節課,一邊上課一邊流眼淚,即使前一天晚上備課到兩點,第二天還是不能應付學生的各種問題,因為技術學科涉及的知識實在是太廣了,什么鋼絲鋸,什么沖擊鉆,都不知道那是什么?;藥啄陼r間理順了知識點,搞清了重難點,2015年接到通知,要學電子技術,自己網上買了教材教參提前學習,杭州、寧波、金華、溫州各地培訓學習,又學習了一年多?!?交流群里,很多老師都有類似的經歷,為了技術課程體系的搭建歷經辛苦。如果取消技術選考,對于一線技術老師之前的辛苦付出和之后的職業生涯都是一個重大打擊。 盡管過程可能有些曲折,在老師們眼中,整體趨勢是向著好的方向發展的。 從學生選考的情況看,近幾年,選考技術學科的人數迅猛增加,2018年溫州參加選考的高中生選考技術的人數在7個選考科目排名第一。再以浙江某高中數據為例,選考技術的人數從2017屆的10人,到2018屆的23人,發展到2019屆已經有247人,呈幾何式的增長態勢。 “新高考改革剛開始時,技術是學生高考沒有接觸過的新科目,學生對其選擇就比較謹慎,但是新高考改革已經進展了5年,學生們都慢慢熟悉、逐漸習慣了,而且家長們在小學初中也會讓孩子們接受創客教育來做一定的準備。技術選考人數的增加反映了學生、家長對于技術學科的認同?!闭憬∫晃患夹g老師劉坤說。 技術是否需要列入新高考選考科目? “將技術作為新高考選考科目,對于國家培養人才,是比較有利的?!眲⒗ふf。 信息技術新課程標準中,既有算法、數據結構、數據處理、信息安全等基礎性內容,也有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最新發展內容。 人工智能、大數據都是未來競爭的重點,我國近來對于信息技術、信息安全非常重視?,F代人類必須要具備的三大素養是信息素養、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從長遠來看,技術作為選考科目列入新高考,對于國家的人才培養是非常有意義的。 2019年政治協商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李曉明作出了《進一步加強基礎教育階段的信息素養培養》的提案。 該提案希望將信息技術納入高考選考科目,還提出,針對我國普通高中的教育現狀,將信息技術納入高考科目,能夠直接提升高中階段該課程的開設質量,提升他們的實際運用能力和操作能力,并且有利于與高等教育的銜接,這一點已經在浙江考生的大學教育階段和各類相關競賽過程中得到了驗證。 浙江技術老師劉坤提到:“一個已經畢業的學生,在看到我朋友圈轉發的文章后,還特地來告訴我,他在進入大學之后,由于高中選考技術學科,在信息技術、設計、制圖等課程方面,要比其他地區的學生擁有明顯優勢。已經畢業學生的反饋也表明,技術學科對于學生是很有用的?!?此外,2019年3月14 日,教育部發布《2019 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提出今年將啟動對2萬名中小學生信息素養測評,推動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還將編制《中國智能教育發展方案》。 2019年重慶市教委下發《關于加強中小學編程教育的通知》,要求小學3-6年級累計不少于36課時,初中階段累計不少于36課時,各中小學至少配備1名編程教育專職教師。 與此同時,政策利好和資本市場的助推下,近兩年,編程培訓的市場也在快速發展,少兒編程教育已經逐漸成為了剛需性產品。 整個大環境的發展,都需要學生擁有較強的信息素養。 “浙江省將在今年秋季使用修訂后的全國普通高中教材,而且有關專家和老師也在就如何對技術學科更好的進行考核努力。在這個時機還去討論技術是否需要列入選考科目,是對一線技術老師積極性的打擊?!弊鳛橐痪€技術老師,李森有感而發。 ( 來源: 王敏 多知網 文中李森、劉坤皆為化名) 高中生家長可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新浪高考官方微信家長群。免費獲取往屆優秀家長經驗、志愿填報技巧、考生心理輔導方法、考前營養搭配等第一手高考信息!陪孩子走好高考路。 [詳情]
央廣網北京1月19日消息(記者潘毅)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近期,教育部考試中心有關負責人就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下一步考什么、怎么考、怎么評相繼撰文,指出高考將立足全面發展育人目標,構建科學的考查內容體系。 高考改革涉及從教學到評價的整個流程,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姜鋼撰文指出,要創設高考成績綜合報告制度,打破原有“唯分數”的單一評價方式,利用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和先進的心理測評技術對考試數據進行充分挖掘,開發反映學生知識、能力、素養、價值內化水平的直觀統計圖,向學生、高校提供多維的成績綜合分析報告,實現對學生的多維評價。 高考評價體系是高考命題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南。教育部考試中心副主任于涵指出,“一核四層四翼”的高考評價體系涵蓋了考查目的、考查內容和考查要求。從考查內容來看,包括了“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是素質教育目標在高考內容中的提煉;考查要求則是強調“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是素質教育的評價維度在高考中的體現。 原標題:《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姜鋼:要打破高考原有“唯分數”評價方式》[詳情]
思考的時間 “高考時間的長度,決定了答題時需要條件反射還是允許適當思考。時間短,必然要求考生不假思索地快速解答,對應的學習方法只能是海量的重復練習;時間長,就有允許考生略有思考的時間?!?思考的能力 “高考作為‘指揮棒’,如果將側重點調整到‘思考’能力,就會倒逼高中教學也在側重點上作出調整,用更多的時間教授學生掌握方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尹沁彤 攝影記者 王紅強 你的高考數學試卷做完了嗎? 此次九三學社四川省委在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上提交的集體提案做出了這樣的建議:將高考數學的時間延長到3個小時及以上。 這可不是拍腦袋想出來的提案,而是6位政協委員、教育專家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提出的建議。 2小時做22題 “速算競賽”致海量重復練習 在九三學社四川省委此次的集體提案中,一份名為《關于延長數學高考時間的建議》的提案十分亮眼。 提案提到,目前我國數學普遍的高考時間為2小時,題量為22題,“類似速算競賽的狀態”,而對應的結果,是考生“海量的重復練習”,對學生學習新知識興趣的消磨。同時提案也提出,緊迫的考試時間容易讓高考學生在遇到外界不可控的干擾因素時產生情緒波動,嚴重影響考生水平的發揮,從而偏離考試目的。 提案提出,結合數學學科內容廣泛、需要深入思考的特點,應將高考數學的時間延長到3個小時及以上,改變目前類似速算競賽的狀態,從而改變高中階段海量的重復訓練、磨滅學生對數學興趣的局面,為建設世界強國打好數學基礎。 “我們需要明確,數學需要條件反射還是思考” 四川省政協委員、九三學社四川省委常委張彬,也是四川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的教授,從教25年。這份集體提案,正是她和其余5名骨干成員在大量的調研基礎上完成的。 14日,張彬教授在會場接受了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的專訪。 張彬教授的專業課是光電技術,這是一門對數學要求極高的學科?!皩τ诤芏鄬W科,數學都是基礎,是解決問題的工具?!薄敖鉀Q問題”這個詞,張彬強調了很多次,她認為這正是大學教育與高中教育二者側重點之間的裂痕?!拔覀冃枰鞔_,數學,需要的是‘條件反射’還是‘思考’?!?而在常年的教學實踐中,張彬發現,“條件反射”成為了高校學生學習的壁壘?!八偎愀傎愐粯拥目荚?,讓學生在高中里學會死記硬背,記的是知識點,卻沒有培養邏輯思維能力,不懂得數學的應用方法?!睆埍蛘f,長期為應試刷題,削弱了學生深入思考的能力,而脫離了應用的數學知識點很容易在考試后被遺忘,這讓學生在要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大學和之后要步入的行業里,手足無措。 海量重復練習的另一個弊端,是削弱學生對知識獲取的積極性,磨滅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導致很多習慣刷題的學生后勁不足?!睆埍蛘f。 為什么是高考?高考作為指揮棒 倒逼高中教學調整側重點 張彬再次重復,數學不應該只是知道“1+1=2”,而是應該用數學解決問題。解決問題,就要“學會思考”,大學和社會需要的人才不應是“記憶好”的,而是能“獨立思考”的?!岸呖?,是目前最為公平的人才選拔機制、大學錄取的絕對主流方式?!?延長數學的高考時間,是她和5名九三學社四川省的骨干委員在調研的基礎上提出的建議。張彬訪學日美,了解到國際數學測試PISA考試時間是3小時15分鐘;美國的通用考試-推理測驗,包括閱讀、寫作和數學,考試時間為3小時45分鐘;日本考試時間雖然是1小時,但只有4道題……“并且美國的數學考試,方程式都印在了卷子上,不需要背,但題干很長,是一個具體的事例,需要學生讀完題干后認真思考,再把知識點作為工具進行解答?!?“高考時間的長度,決定了答題時需要條件反射還是允許適當思考。時間短,必然要求考生不假思索地快速解答,對應的學習方法只能是海量的重復練習;時間長,就有允許考生略有思考的時間?!睆埍虮硎?,高考作為“指揮棒”,如果將側重點調整到“思考”能力,就會倒逼高中教學也在側重點上作出調整,用更多的時間教授學生掌握方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 可行性大嗎?已有省份試點 從“快速”向“高質量”轉變 延長數學高考時間,可行性大嗎?張彬保持樂觀態度,她認為高考一直不斷在做嘗試?!氨热缬⒄Z,大家已經意識到學科的工具屬性,可以考兩次?!睌祵W考試時間的延長,自然也應是可行的。 “并且不是一味延長考試時間,而是保證學生的思考時間。同時在考題質量上也應有提高,更多地考察學生的思考能力?!睆埍蛘J為,橫向和其他國家相比,我國高考的知識點已經是前置的,但如何用好這些知識點、如何自己主動獲取知識點,我們學生的能力還是薄弱的。她表示,從我國發展階段來看,過去一直強調“快速發展”,高考過分對速度的要求實際上也是這種思維的延伸,推崇“快速反應型的聰明”。而現在,高質量發展成為發展的主旋律,依靠創新來推動發展、依靠質量來夯實發展成為共識?!皠撔滦枰疃鹊乃伎级皇鞘炀毜刂貜?,那么在價值導向的高考形式及時間約束方面,也應該與時俱進,這影響著我國選拔人才的效果?!?張彬指出,目前作為我國高考試點的江蘇省,理科考生數學考試時間已經延長到2.5小時,希望四川也能勇于探索嘗試?!爸R點是永遠學不完的,方法,卻是一生受益的?!?原標題:九三學社四川省委集體提案:數學高考時間 建議延長至3小時及以上 責任編輯:余駿潔[詳情]
今年,是我做教師的第83個年頭。我開展高等教育研究萌芽于20世紀50年代。由于“文化大革命”等歷史緣故,心理學被批為偽科學,教育學被批判為宣揚資產階級教育,所以我只能堅持自己研究而不能發表文章。改革開放之后,科學的發展迎來了春天,高等教育的春天也到了。從那時起,我正式開展高等教育研究與教學,現在已堅持40年,如果從20世紀50年代算起,則是60多年了。 我對高等教育的發展比較滿意而不是非常滿意 現在,很多人對紛繁復雜的高等教育問題頗有微詞,但我認為問題多是好事,不是壞事,社會只有不斷地解決問題才能前進。 1984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正式將高等教育學列為二級學科。當前,高等教育學科在全國已有20多個博士點,100多個碩士點,我們已經培養了大批研究與應用高等教育理論的人才。但是,我覺得,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還不夠充分。第一,我們的高等教育理論體系還沒有成熟;第二,高等教育學是二級學科,還沒能成為一級學科。在中國的制度環境下,高校經費劃撥按照一級學科來計算,二級學科沒有經費;因此,從2005年開始,許多大學不得不去掉“高等”二字,把高等教育研究所改為教育研究院或教育學院。如大家所知,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不同,高等教育應當是相對獨立的一套體系。 在高等教育即將從大眾化進入普及化的關鍵階段,討論高等教育的“質量”問題,涉及三個方面:一,什么是高等教育質量;二,現在大學生質量是否下滑;三,關于“雙一流”的評價。 何謂高等教育質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年前就提出反對唯一的質量標準,而應該采取多樣化的高等教育質量觀,辦一所學校應該綜合考量教學質量、管理質量、財務質量等等種種質量標準。1998年,在高等教育即將進入大眾化的時期,我也提出高等教育質量標準應當多樣化。我所指的質量標準多樣化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的不同,而是研究型大學有研究型大學的質量標準,應用型本科高校有應用型本科高校的質量標準,高職院校有高職院校的質量標準。研究型大學的質量標準是學術;應用型大學的質量標準是應用;高職院校的質量標準則是能力,旨在培養大國工匠。從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角度來講,國家需要一大批科學家,還需要數以萬計的工程師和工程技術人員,更需要數以億計的“大國工匠”。所以說,質量標準應該多樣化。 許多人懷疑大眾化將導致高等教育質量下降。鑒于此,我提出“質量下降”不僅是一個真命題,也是一個假命題。真命題是指學生擴招,師資、設備、校園建設跟不上,必然導致高等教育質量下降。假命題是指不同的高等學校有不同的質量標準,各級各類高校都應當有不同的質量標準,用研究型高校的學術水平作為唯一的標準來評價應用型高校而得出的 “質量下降”是個偽命題。 對于當前大學生質量是否下滑的問題,我認為,如果從使用網絡新技術的角度來說,我確實比我的學生差得太遠。然而,人們向來有一種偏見:總是習慣于用自己的標準來評價下一代,把下一代學生看得不如自己。這是違反“發展觀”的。過去,曾經流行一句話:七八十年代的青年人是“垮掉的一代”。實際上他們并沒有垮掉,反而是這批人更加有創新、有擔當。那么,為什么現今80后看不起90后,原因何在?我認為是代溝,一方站在“溝”的這邊看另一方,總覺得另一方不如自己。 至于大學生“加負”、廢除清考等現象,我認為,“水課”當然要廢除;清考是弄虛作假,更是錯誤的。清考的錯誤在于學校和教師。為了提高教育質量,許多人提出要像國外那樣搞淘汰制,我認為退學和淘汰制要謹慎。中國是一個學歷社會,學生被淘汰了,他就很難就業或轉學;不像在國外,學生被淘汰了之后可以自由地在多校間轉來轉去。在國內,高校隨隨便便搞淘汰制,那就會提高中國大學生自殺率,我認為不能夠硬搬國外做法。 關于“雙一流”的評價,2017年,我已經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雙一流”為高等教育強國建設注入強大動力》。我認為“雙一流”建設不能夠僅限于幾十所大學幾百個學科,應輻射全國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高校,所有有實力、有特色的高校和學科,不論出身都應有機會成為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雙一流”。 不要把招生和高考綁在一起 高校招生應該采取多種方式。我的主張是高校、學生都有選擇學校與學生的權利,具體辦法是“套餐式”的報考與招生,比如,很多國家和地區采用申請-考核制。以高考分數為唯一招生標準是非常不合理的,考分不能顯示學生各學科的學業水平。我主張用“套餐”招生,學校根據人才需求、專業需求和學科需求來制定套餐;學生根據興趣與專長選擇套餐,揚長避短,各得其所。 現在,一些學校已經在進行相應的改革嘗試,比如南方科技大學實施的“6+3+1”模式,“6”是指統一高考,“3”是指學校面試,“1”是指中學評價。雖然,這只是開了一個改革的“小口”,可以嘗試繼續放開。高校招生不應當只有高考一條途徑,應當采取多種多樣的方式招生,把招生權還給學?!,F在學校沒有招生權,學校招生通過軟件程序按照分數名次選拔,也不管學生是否合適和對口。如果學校認為學生不合適,需要換一個,就必須說明理由。 此外,現在很多思想觀念和制度落后于實際情況。我們把高校招生叫做選拔優秀人才,但現在中國高等教育即將進入普及化階段,人人都可以進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過去并不是人人都能有機會上大學、中學、小學,這才需要選拔,現在不存在選拔問題,而是高校、專業和學生之間,相互適應的問題。 對未來,我充滿希望,中國現在是高等教育大國,正在向高等教育強國邁步前進。高等教育強國的建設有待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但是改革與發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如習主席所說,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本文編輯自中國教育在線對潘懋元先生的采訪) 潘懋元(教育學家,中國高等教育學科創始人)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高等教育“質量下降”是一個真命題也是一個假命題[詳情]
新京報快訊(見習記者 陳麗媛)據江淮晨報報道,12月11日,在安徽省政務中心召開的“輝煌40年—安徽改革開放發展成就”系列新聞發布會上,安徽省教育廳廳長李和平就安徽省高考改革進度作具體介紹。 安徽省教育廳廳長李和平表示,高考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過程,經過我省的統籌考慮、審慎研判,發現現階段我省進行高考改革的條件還并不成熟,因此,決定2018年入學的高一新生暫不啟動實施高考綜合改革,并報教育部。但這并不意味著我省不進行高考改革,只是暫緩。 新京報見習記者 陳麗媛 編輯 郭圓宇 校對 吳興發 相關報道 安徽省教育廳:原定于2018年的高考改革暫不啟動 熊丙奇:部分省份暫緩新高考改革是務實之舉 安徽教育廳長:高考改革風險把握不準 寧可等待 [詳情]
1、走班教學會不會凸顯教育資源不足? 2、考試次數過多會不會加重負擔? 3、分散考試、多次考試、走班教學會不會造成中學教學秩序混亂? 4、學生選科比例不合理會不會造成未來國民總體科學素養下降? 5、選科造成的學生知識結構差異過大,從而影響大學培養。 6、試點擴大后省級考試機構是否有足夠能力提供專業服務? 當前改革中的問題——教育部考試中心評價處處長韓寧 2014年教育部率先啟動上海、浙江新高考改革試點,2017年兩地新高考改革正式落地實施。相繼,京、津、魯等多地區也明確將2018年作為高考綜合改革的啟動年份。 不過,在力圖使高考更加公平的改革背后,考試次數變多、高中物理學科因此遇冷、弱化考試成績作用而綜合素質評價影響公平等爭議也伴隨而來。 “今年原定有18個省市推行新高考改革,其中又有8個省市推遲了改革,這說明我們的高考改革遇到了困難?!?1月26日,在南京大學舉辦的“建設教育強國?培養創新人才”2018高校高中教育發展論壇(簡稱“雙高”論壇)上,北京大學中文系副系主任、博士生導師杜曉勤如此說。 澎湃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在這次論壇上,圍繞新高考,來自全國40余所知名高校和150余所重點高中的300余名專家、學者、名師展開探討。 值得關注的是,教育部考試中心評價處處長韓寧現場解密了新高考改革政策推行的背景,并指出當前改革存在的問題。 高考綜合改革的政策原由 韓寧說,新高考政策的產生有三個很重要的時間節點。 第一個時間節點即2010年,國家頒布了一個《國家教育改革與發展中長期規劃綱要》,這一綱要出臺的背景是:分省命題方興未艾,自主招生大戰如火如荼。而圍繞分省招生指標,各種意見尖銳對立,山東省三個考生狀告教育部,說為什么山東省的考分就那么高,北京人和上海人為什么上大學就那么容易? 同時,高考加分也引起激烈爭論,原本是為了彌補高考唯分數論的缺陷,但特長加分引起一些學校的質疑,被認為含金量不高。 此外,關于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纏斗不休,“這些問題推動了當時新一輪的高考改革”。韓寧說。 當時的《綱要》提到了三個原則,即有利于科學選拔人才、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維護社會公平?!斑@是三個目標。多目標的任務往往是不容易完成的,有時候它中間是有沖突的,哪個放在第一位,哪個放在第二位,這個問題當時我們很糾結?!表n寧表示。 隨后,在2013年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對于高考的描述成為:探索招生和考試相對分離、學生考試多次選擇、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專業機構組織實施、政府宏觀管理、社會參與監督的運行機制,從根本上解決一考定終身的弊端。 此外,還提到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化考試一年多考?!斑@已經和我們今天實行的高考方案很像了?!表n寧說。 而第三個時間點就是2014年9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對高考多年存在的問題給出了實施意見。 比如,《意見》中提到五個任務,比如要改進招生計劃分配方式,促進機會公平、改革考試內容和形式、改革招生錄取機制等。 當前改革中的問題 而在上述五個任務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在浙江、上海啟動綜合改革試點。 意見出臺后,滬浙兩地很快出臺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方案,從2014年秋季新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2017年,該方案落地。 簡單概括,兩地的高考改革方案,就是“兩依據一參考”和考試科目“3+3”。所謂“3+3”,指的是2017年起,高校錄取學生的高考成績標準,從以往單純看一次高考成績,變成依據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3門學生自主選擇考試科目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同時,兩地均不再分文理科。 此外,還要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即“兩依據一參考”。外語考試也由一年一次變為一年兩次,可選擇較好的一次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上海和浙江兩地的試點的初心,首要的是要科學選才和引導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其次是要增加學生的選擇權。打破‘一考定終身’,分散學生的考試壓力?!?但“新情況,新問題,我們確實在改革中發現了很多的問題?!表n寧表示。 他梳理了六條。 第一,走班教學會不會凸顯教育資源不足? 第二,考試次數過多會不會加重負擔?這個既有學生的負擔,也有老師的負擔,也有校長的負擔。 第三,分散考試、多次考試、走班教學會不會造成中學教學秩序的混亂? 第四,學生選科比例不合理會不會造成未來國民總體科學素養下降?據報道,浙江2017年高考全省有29.13萬考生,但是選考物理的只有8萬人。即便是成績較好的學生,也擔心無法獲得較好的位次而選擇放棄較難學科。而物理對于科學的發展又不言而喻。 此外,韓寧還擔心由于選科造成的學生知識結構差異過大,從而影響大學的培養。 “比方說北京郵電大學要求學生要具有很好的理科基礎,尤其是物理?,F在招來的學生發現有的并沒有參加物理的等級考,而是參加了合格考,合格考的等級是很低的?!表n寧表示。 而最后,韓寧則提到,當試點擴大以后,省級考試機構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提供專業的服務? “為什么有一些省后來經過研究決定暫時推遲高考改革?因為在分省命題當中,只有一半的省是分省命題,即使是江蘇這樣的教育、經濟發達的大省,年年的命題也是不堪重負的,我們的考試機構能不能有能力負擔這個責任?這是我們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不過,韓寧說,在第二批試點的時候,教育部已經做出了一些調整,比方說發布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試行)》,浙江調整考試時間,建立物理學科保障機制,山東提出新的賦分辦法,等級考時間普遍推遲到高三下學期等等。 “關于第三批試點,陳寶生部長有一個‘跳起來摘蘋果’的理論,他說對于新高考改革,要采取實事求是的基本態度,不湊數,條件達到了就批準啟動,條件達不到就創造條件,達到了再上?!表n寧表示。[詳情]
據媒體報道,2018年是新高考改革試行的第4年。按原定計劃,加上第一批兩個省份(上海、浙江)及第二批四省市(北京、天津、海南、山東),到2019年高考,全國將共有24個省份啟動新高考,不再實行文理分科,考試科目變為“3+3(即‘6選3’)”。但截至目前,第三批中只有江蘇、福建和遼寧等八個省份宣布并于2018年秋季學期按時啟動新高考改革。河南、四川和山西等九個省份,既未明確暫緩改革,也遲遲不見“改革動作”,被外界解讀為推遲改革試點。 不論是已經明確要啟動高考改革的省份,還是民間傳言要“暫緩”改革的省份,都需要給個明確的說法,以回應學生、家長和社會公眾對高考改革的關切,這是讓高考順利推進,避免引發焦慮的正確態度,也是新高考改革“先行先試”的要求。 我國新高考改革采取“先行先試”的辦法,出發點是讓高考改革穩妥推進。那么,基于先行先試原則,就應該針對已經試點地區出現的問題,對進一步推進高考改革做出調整。如果本省繼續按原來部署啟動改革,那需要向學生、家長解釋方案與之前試點省份的方案有何不同,怎樣避免試點出現的問題。 而如果本省推遲改革,則要告訴學生、家長,是不再進行改革,還是會繼續推進改革,只是做好改革準備,讓改革條件更成熟。這其實是滿足公眾最基本的知情權。 客觀而言,有些省份實施的新高考改革方案,是存在一定爭議的。因此,學生、家長對本省高考改革的關切,就不難理解。諸如,相比于已經啟動改革省份的方案,本省的方案,進行了哪些優化?能不能有效規避之前試點出現的問題?只有給學生、家長解釋清楚,才能消除繼續改革的疑慮。 這方面,剛啟動改革的省份其實做了方案優化,包括調整6選3“選科賦分”方式,以及調整了高校招生專業的選科要求,增加了提出必選一門物理,以及必選兩門科目的專業。之前高校招生專業提出的選科要求門檻低,導致了選科博弈。 另外,為推進高考改革,本省要進行哪些方面的準備,準備到什么程度才啟動改革,這也是公眾想知道的。按照重大教育改革“三年早知道”的原則,推遲改革也應該讓家長知道。新高考改革擴大了學生的學科選擇權、考試選擇權與課程選擇權,對于學校來說,要滿足學生的選擇權,就必須加強師資和課程建設。對于學生而言,則要學會選擇與規劃。這就要求學校做好師資、課程、場地與學生生涯規劃教育的準備。這也是高考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事實上,作為影響面極大的教育改革,制訂高考改革方案是需要公開聽取學校、老師、學生、家長和社會公眾意見的。在有些省份先行先試后,基于試點省份的情況,結合本省的辦學狀況,公開聽取意見,集思廣益,可進行更科學的決策,這將讓先行先試的改革價值得到更充分體現。 (原題為:《暫緩高考改革,地方政府也需及時釋疑》) 高中生家長可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新浪高考官方微信公眾號高考家長圈(Id:sinagkjzq)。免費獲取往屆優秀家長經驗、志愿填報技巧、考生心理輔導方法、考前營養搭配等第一手高考信息!陪孩子走好高考路。 [詳情]
記者19日從四川省人民政府常務會議上了解到,四川正式出臺《關于進一步完善高考綜合改革基礎保障條件的指導意見》,通過實施辦學條件提升、高中大班額化解等四大工程,完善四川高考綜合改革。 據四川省教育廳副廳長戴作安介紹,此次指導意見總體要求是,增加學生的選擇性,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實行分類施策,用兩年時間全面提升全省高中階段辦學條件,推動高考綜合改革基礎條件進一步完善。 據了解,指導意見重點為實施四大工程。第一,實施教師保障工程。到2020年8月前普通高中師生比達到國家標準,針對選課走班可能引起的結構性缺員問題,有針對性地采取公開招聘、校際流動、跨學科任教、購買服務、退休返聘等辦法予以補足配齊。加大縣域內教師統籌調配力度,實現城鄉之間、學校之間教師交流制度化,推進縣域內教師資源均衡配置。 第二,實施辦學基礎條件攻堅工程。通過新建、改建、擴建等方式,確保學校教室在2020年8月底前能夠滿足選課走班的教學需求。按辦學規模合理配置常規實驗室、實訓室和功能教室,結合學習實際情況建設學科教室、心理咨詢室、生涯指導規劃中心等特色功能教室,滿足學生多樣化、個性化全面發展需求。 第三,實施大班額化解工程。據了解,四川將逐步消除大班額和減少超大規模學校,確保從2019年秋季新入學的高中一年級起,不出現56人以上的大班額。切實控制超大規模普通高中學校,新建普通高中規模原則上不超過3000人。 第四,實施考試安全保障條件建設工程。在2019年12月底前完成標準化考點升級改造,2020年8月底前完成新建標準化考點,確保省級組織的學業水平考試安排在標準化考點進行,標準化考點的數量、設備適應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要求。 此外,據了解,在配套改革方面,四川還將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客觀記錄成長過程中的突出表現,及時準確將相關信息上傳至綜合素質評價檔案信息管理平臺。 (原題為:《四川實施四大工程完善高考綜合改革》) 高中生家長可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新浪高考官方微信公眾號高考家長圈(Id:sinagkjzq)。免費獲取往屆優秀家長經驗、志愿填報技巧、考生心理輔導方法、考前營養搭配等第一手高考信息!陪孩子走好高考路。 [詳情]
據統計,新高考地區學生選科時選擇物理可填報90%以上的專業,這讓很多已選擇物理的學生及其家長感到欣慰。究竟如何選擇這些可報考專業?以高考成績、職業規劃、專業就業情況為參考依據還不夠,學科能力與興趣也是重要的參考因素。 高中物理涉及力學、電學、電磁學、光學、能量守恒定律等不同模塊的學習,各模塊的抽象度不同,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各異。并不是物理成績好就能任意挑選可報考的專業,還需具體分析“好”在哪里。 例如,力學相比電學更加直觀。擅長力學、喜歡力學的學生選擇土木類、機械類等以力學為基礎的專業會獲得更好的發展,擅長電學、對電學有濃厚興趣的學生往往更適合選擇電子類、電氣類或其他涉及電學的交叉學科專業。 因此,有必要將高中物理各模塊的知識進行拆解,并與大學專業的學習內容進行對照與匹配,把學科興趣與能力也作為選擇專業的重要參考依據。 筆者將高中物理與26個專業類進行匹配,供各位學生和家長參考,各專業類選科要求以各省教育部門發布的文件為準。 可選專業 1、土木工程類 ◎ 研究范圍:建造、保護、修復所有公共建筑,例如道路、機場、隧道、橋梁與住房,研究建造技術、設計技術與施工技術。 ◎ 主干學科:結構工程學,巖土工程學,以力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為基礎。 ◎ 對應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力學、流體力學,此外還有制圖類、實驗類、項目管理類、施工技術類、計算機類課程。 ◎ 性格:穩重、踏實、細心、適度保守。 ◎ 能力:邏輯思維、動手能力、繪圖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環境適應力。 ◎ 推薦院校:同濟大學、東南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 ◎ 就業單位代表:中建、中鐵、中交、中國電力、中國能源,恒大、萬科等。 2、機械類 ◎ 研究范圍:研究所有人造可動的工具,例如研發和改進各類交通工具,各類航天設備,各類軍事武器等。 ◎ 主干學科: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對應課程:材料力學、理論力學、流體力學、熱力學,此外還要學習機械類、電子類,材料類課程。 ◎ 能力:動手能力,繪圖能力。 ◎ 推薦院校: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 就業單位代表:上海電氣、徐工集團、上汽集團、機械科學研究總院、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中國機械工業集團。 ★補充說明:雖然機械類專業以力學為基礎,但機械類專業同樣與電學關系密切,未來會結合的愈發緊密。 3、力學類 ◎ 研究范圍:力學即是經典基礎學科,又是技術學科,研究各種力學過程以及力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 ◎ 主干學科:動力學與控制、固體力學、流體力學、工程力學、基礎力學和力學交叉。 ◎ 對應課程:彈性力學、塑性力學、流體力學、振動力學、計算力學、實驗力學。還需其他工程領域的基礎知識,例如土木、機械、航空、交通、化工、生物醫學等相關工程領域知識。 ◎ 推薦院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就業單位代表:土木、機械、航空、交通、化工、生物醫學等行業相關企事業單位。 4、水利類專業(水利水電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方向) ◎ 研究范圍:利用各種人工措施對水進行控制、調節、開發、管理、保護。如建造港口航道與城市排水系統,勘察水資源,規劃設計農業用水。 ◎ 主干學科:水文學、水力學、河流動力學、固體力學、土力學、巖石力學。 ◎ 對應課程:力學類課程作為學科基礎,如水力學、河流動力學、固體力學、土力學、巖石力學。還有水利類、水文地質類、工程類課程。 ◎ 推薦院校:清華大學、河海大學、天津大學、武漢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大連理工大學、鄭州大學、四川大學、西安理工大學。 ◎ 就業單位代表:三峽開發總公司、水電開發公司、各類水電設計院、各類水電工程局。 5、交通運輸類(輪機工程方向) ◎ 研究范圍:圍繞交通運輸進行全方位研究,具體包括交通運輸系統規劃設計,交通運營管理,交通工具測試維修。例如設計交通樞紐,規劃設計火車站;輪船的監測控制與測試維修;交通線路設計規劃。 ◎ 主干學科:交通運輸工程,相關學科包括力學、經濟學、管理學、系統科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信息與通信工程等。 ◎ 對應課程:工程力學、工程流體力學、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以及輪機自動化、輪機動力設備相關課程。 ◎ 推薦院校:東南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同濟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海軍工程大學。 ◎ 就業單位代表:航運、物流、客運、航空企業;海事局、交通局;企業供應鏈管理。 ★另外,航空航天類,兵器類,海洋工程類專業的部分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也涉及力學的深度學習。 可選專業 1、天文學 ◎ 研究范圍:利用物理、數學、力學知識,研究宇宙中天體,發展天文觀測技術。 ◎ 學科內方向:天體物理、天體測量與天體力學、天文技術。 ◎ 對應課程:理論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以及天文學專業課程。 ◎ 推薦院校: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就業單位代表:天文類科研院所,航空航天類科研院所。 ★補充說明:天文學專業的物理課程不僅限于力學,其課程設置與物理學類專業基本一致。除天體力學外,還要深度學習電學、熱物理、量子力學等,需要有非常扎實的數理基礎。 可選專業 1、電氣類 ◎ 研究范圍:研究電能的生產、傳輸;設計電氣設備制造;開發規劃發電廠與電網建設;電力系統調試、信息處理、狀態監測;設備檢修維護。以及與發電有關的環境問題與經濟問題。 ◎ 主干學科:電氣工程學科,相關學科包括控制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光源與照明。 ◎ 專業方向: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光源與照明、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 ◎ 對應課程:基本電路理論、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機學、電力電子技術、高壓電工程、電力系統。 ◎ 能力:動手能力、邏輯思維、想象力。 ◎ 推薦院校: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北電力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重慶大學、海軍工程大學。 ◎ 就業單位代表:施耐德、通用電氣、華為、臺達、國家電網、中國南車。 2、電子信息類 ◎ 研究范圍:以電子信息以及與之相關的元器件、電子系統、信息網絡為研究對象,利用電與元器件改善人類生活,例如改善通訊、交通、生產、能源節約。 ◎ 主干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光學工程;相關學科包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等。 ◎ 專業方向: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信息工程。 ◎ 對應課程: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磁場與電磁波、通信原理。 ◎ 能力:邏輯思維、動手、想象力。 ◎ 電氣類專業與電子信息類專業的區別:電氣類側重于研究強電,以電為主;電子信息類側重于研究弱電,以電磁為主。 ◎ 推薦院校: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 就業單位代表:中國移動、華為、中興、互聯網企業、銀行、小米、聯想。 3、自動化類(需要學習力學與程序語言) ◎ 研究范圍:促進軟件對硬件的控制,進而實現生產的自動進行。比較有前景的方向是人工智能研究,計算機科學研究軟件,自動化則承擔硬件部分的工作。 ◎ 主干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相關學科有信息與通信工程、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 ◎ 對應課程: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電力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分析、自動控制原理、計算機控制系統、過程控制系統。 ◎ 能力:綜合學習能力、動手能力、時間管理(課程多,作業多)。 ◎ 推薦院校: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東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 就業單位代表:制造企業、電力相關單位、研究所、科技公司。 4、醫學技術類(醫學影像技術方向) ◎ 研究范圍:掌握各項醫學檢查設備(X線機、CT機、放射治療機)的基本原理,可熟練操作設備,讓檢測結果幫助醫生診斷病情,運用所學管理維護醫學影像設備。 ◎ 主干學科:醫學技術,相關學科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行為科學等。 ◎ 對應課程:醫學影像物理、電工學、電子技術、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醫學圖像處理、影像信息學、放射物理與防護、影像設備學、影像檢查技術、影像診斷學。 ◎ 能力:溝通能力,圖形圖像識別能力。 ◎ 推薦院校:首都醫科大學、天津醫科大學、河北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 ◎ 就業單位代表:醫院、西門子醫療、樂普醫療、東軟醫療。 可選專業 1、能源類(也需要學習力學與電學) ◎ 研究范圍:能源高效潔凈轉換與利用;動力系統及裝備可靠運行與控制;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技術開發與應用;節能環保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比如幫助汽車節約更多能源;開發新能源,讓發電廠的電力轉化更有效率。 ◎ 主干學科: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相關學科有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核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等。 ◎ 專業方向:能源與動力工程、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 對應課程:能源動力測試技術、工程熱力學、傳熱學、流體力學、熱與流體課程實驗。 ◎ 能力:繪圖能力、動手能力、活學活用所學。 ◎ 推薦院校: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天津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 就業單位代表:水電行業、航空航天部門、水利部門。 2、化工與制藥類 ◎ 研究范圍:研究如何用化學方法促進生產,研究各種物質的合成、生產、加工、處理??墒┱够さ念I域有資源、能源、冶金、環保、材料、生物、醫藥、食品、國防等領域。 ◎ 主干學科: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相關學科有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生物工程、冶金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專業方向:化學工程與工藝,制藥工程。 ◎ 對應課程:物理化學、化工原理、化工熱力學、化學反應工程,以及其他專業課程,如化工設計基礎、化學工藝學、結晶學與工業結晶等。 ◎ 能力:動手能力強(實驗多),創造力。 ◎ 推薦院校:天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浙江大學。 ◎ 就業單位代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陶氏化學、杜邦、英特爾、寶潔。 ◎ 化工與制藥類專業與高中物理的聯系:化工的基本原則是物質平衡與能量平衡,在專業學習過程中會深度學習能量守恒定律與熱力學定律。 ◎ 化工與化學的區別:化學側重研究各種現象與反應的原理,化工側重運用原理于工業生產,提高生產效率或獲得理想的物質。 ◎ 化工“制藥”與生物“制藥”的區別:生物制藥是根據發病的原因與影響因素測試篩選可以作為藥物的物質,側重于研發;化工制藥側重于將被發現的藥物投入工業生產。 可選專業 1、核工程類 ◎ 研究范圍:將核能轉化為清潔能源,滿足能源行業、工農業、國防安全、醫療行業、材料行業等領域對核能的需求。 ◎ 主干學科:核工程,相關學科物理、信息、材料、機械、化工、能源等。 ◎ 專業方向:核工程與核技術、輻射防護與核安全、工程物理、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 ◎ 對應課程:核物理、量子力學、流體力學、工程力學、電動力學、熱力學與統計。 ◎ 推薦院校: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 就業單位代表:電廠、核電站、研究所。 ★此外,天文學專業,醫學技術類(醫學影像技術方向)專業也需要深入學習該模塊內容。 物理學類專業與地球物理類專業是對數理能力要求極高的專業,在上述所有模塊都有良好表現的學生可考慮選擇這兩類專業。 此外,儀器類、材料類、海洋類(海洋物理,海洋技術方向)、地理科學類(地理信息科學方向)、大氣科學類、地質學類(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農業工程類、林業工程類專業屬于交叉學科,學習過程中將不同程度涉及以上五個模塊的知識,在各模塊學習的能力表現與興趣偏好做到均衡發展的學生可選上述專業。 來源:學業之道微信公眾號 高中生家長可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新浪高考官方微信公眾號高考家長圈(Id:sinagkjzq)。免費獲取往屆優秀家長經驗、志愿填報技巧、考生心理輔導方法、考前營養搭配等第一手高考信息!陪孩子走好高考路。 [詳情]
教育部或近期正式公布第三批高考改革省份 湖南暫未接到推遲新高考改革通知 三湘都市報2018年10月19日A3版 按照新高考最初部署,包括湖南在內將有18個省市成為新高考第三批試點,于今年啟動改革。但據了解,前不久教育部同意安徽等省份推遲高考改革,這些省份今年暫不啟動實施高考綜合改革,今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仍按原辦法教學和參加高考。 那么,湖南的新高考改革會不會也推遲呢? 三湘都市報記者10月18日從教育部門獲悉,湖南省新高考改革的實施方案已上報至教育部預審,須經教育部批復同意后方能向社會公布。 另外,教育部近期會正式公布第三批啟動改革的省份,目前沒有接到湖南推遲新高考改革的通知。 來源:三湘都市報 相關專題:聚焦新高考改革 高中生家長可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新浪高考官方微信公眾號高考家長圈(Id:sinagkjzq)。免費獲取往屆優秀家長經驗、志愿填報技巧、考生心理輔導方法、考前營養搭配等第一手高考信息!陪孩子走好高考路。 [詳情]
山東省教育廳微信公號“山東教育發布”11月10日消息: 近日,有網友在網絡上發表題為《10省推遲高考改革,山東物理棄選率竟達60%,新高考真是紙上談兵》的文章(以下簡稱《該文》)。文中多次提到山東省高中生所謂“棄選物理現象”,為此,“山東教育發布”小編專題采訪了山東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就此問題談了他的看法。 首先,《該文》引用的是我省指導高中生進行模擬選課的數據,并不是我省2017級學生實際選課的結果。據我們調研和了解,就物理選課的結果來講,我省2017級高一學生實際選課的結果比這個數據要高。 《該文》及個別相關文章關于山東物理選課結果的報道,確實引起了一定的混亂。對相關問題,山東省教育廳微信公眾號“山東教育發布 ”曾以《優秀學生選考物理吃虧是個偽命題!山東2017級高中學生選課走班工作平穩實施》為題進行了回應。為了幫助大家科學理性地認識高中生選課,特別是物理選課問題,我想就以下問題與大家再作進一步交流,請批評指正。 “山東物理棄選率竟達60%”這一結論是錯誤的。 《該文》引用我省2017級學生模擬選課結果,稱學生在可供選擇的6門學科中選擇最多的學科地理為67.86%,后面依次是生物57.83%、化學49.79%、歷史49.65%、物理39.52%、政治35.34%。并由此得出結論說:“山東物理棄選率竟達60%”。 必須說明的是,這一結論是錯誤的。在新高考制度中,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合格考和等級考,統一高考成績由國家統一高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3科和3門等級考科目組成。而等級考科目可由學生在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學科中根據自己的學科興趣、高校分專業選科要求、自己的專業意向以及對大學專業錄取機會競爭難度的認識自主確定。也就是說,在新高考制度下,物理學科等級考試已不是學生的必考科目,人們沒有任何理由要求山東省的高中生100%的必選參加物理學科的等級考試。在山東學生模擬選課中選擇物理作為等級考科目的學生達到39.52%的情況下,得出山東棄考物理等級考的學生竟達60%的結論,無疑是錯誤的。否則,難道我們可以通過山東省模擬選課數據,得出“新高考下山東半數以上考生棄考化學、歷史、物理、政治”的結論? 在新高考制度下,物理學科等級考選考人數與過去文理分科時修習的學生人數相比出現一定下降是正?,F象。 過去的高考科目分為語文、數學、外語和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學生對科目組合的選擇只有兩種,要么選擇文科組合,即政治、歷史、地理3科,要么選擇理科組合,即物理、化學、生物3科。由于理工科等招生計劃多,多年來形成了報考文科和理科的高中生分別占40%、60%左右的局面,在這種強制分為文理兩類科目組合的局面下,選擇物理這個理科組合的學生自然達到了60%左右。其中,有些學生盡管自己選擇物理學科學習難度較大,但因為整體上具有理科學習優勢,也只好被迫選擇物理、化學和生物這個理科組合,無形中拉高了物理學科學習的人數。也就是說,在傳統高考模式下,并不意味著喜歡物理學科的學生真正達到了60%以上。 在新高考制度下,學生可以在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6門學科中自主選擇3科,可以有20種組合方式,喜歡理科的學生,有了將物理、化學、生物拆開選擇的可能,導致將物理學科作為等級考科目的人數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是正常的。因此,《該文》簡單用物理等級考人數下降得出“新高考是失敗的”這一結論是不成立的。 教育部印發《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試行)》對矯正物理選科人數下降現象具有重要的政策引導作用。 在先行試點省份,出現了物理選考人數下降過大現象,引起了教育界和學者們的擔憂。而且,人們還紛紛舉出先行試點省份高考考生進入大學后物理學業水平出現下降作為實證,說明這種擔憂不是空穴來風。 其實,先行試點省份考生之所以出現了所謂紛紛“棄選物理現象”,出現所謂報考大學物理專業的學生不選物理的怪事,不能不說與高校分專業選科制度不完善、高考志愿填報制度與高校分專業選科制度不匹配等因素有關。當時,盡管高校分專業提出了2門甚至3門選科要求,但學生報考某專業只要對上1門學科就可以報考該專業。在這種制度設計下,即使這個專業要求學生必須具備物理、化學兩個學科的學習基礎,但考生只要選修化學這個科目,就能報考這個專業,致使先行試點省份的考生有了逃避物理學科,卻可以選報理工科專業的可能。 為了矯正上述現象,2018年3月,教育部印發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試行)》,要求高校必須明確各專業選科要求,學生報考該專業時必須修習相關專業指定的高中課程,否則不能報考。這就為高中生的投機性選科做法關上了大門,這將對矯正物理選科人數大幅下降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 學生對選考科目的選擇是由多個因素決定的,不是由單一的學科學習難度決定的。 在指導2017級高一學生選課前,我省公布了2020年新高考專業選科科目要求。其中,“985”大學單限物理的專業(即必須選考物理科目才能報考該專業)達594個,占全部1412個專業的42%。且清華、浙大、上交等工科名校單限物理的專業數量均在70%以上,中科大更是100%全部專業單限物理??梢哉f,不選物理就基本和名校的理工類專業無緣了。 《該文》強調:“那些眼下為了學的輕松點,就棄選物理的同學,會不會在高考后選專業時后悔?”這個觀點恰恰說明了影響高中學生選課的因素是復雜多樣的。山東省在高一開設了《學生發展指導》課程,這門課程4個學學分,包括四個模塊:即學生自我認知、職業行業體驗、大學專業認知、選課指導。在選課指導方面,我們引導學生依據四個要素自主選擇課程。一是學科興趣,二是職業傾向,三是大學專業要求,四是各個專業錄取機會。 在指導我省高中學生選課的過程中,一方面,我們要求通過開設學生發展指導課程,對學生如何選課進行充分的科學的指導;另一方面,我們要求充分提供各類數據引導學生理性選課。比如,大學各個專業對高中學生選課的要求,各種選課組合可報考專業的數量,近三年各個專業招生計劃的安排,等等。在此基礎上,學校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選課自主權。 這里,必須強調的是:在新高考制度下,學生選課從過去的文理兩種組合走向20種或者35種組合,高中學生對各個科目的選擇出現相應的波動是正常的,教育界和社會各界對此既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又堅持科學的態度。學生從文理分科背景下的選課,到打破文理分科具有更多選擇自主權下的選課,高中生的選課結果必然有一個從打破舊的平衡到建立新的平衡的過程。對這個過程中出現的選課“偏差”,像先行試點省份出現的物理選課總體偏少現象,既需要完善相關政策作保障,更需要科學指導進行理性引領,而不是回到過去強迫學生選擇的老路上去。 新高考對高中物理學科教學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大大提高了。 《該文》認為,山東高中生物理的選考率不足40%,“這樣的結果可能會嚴重傷害高等教育的基礎”。這個觀點是站不住腳的。其實,新高考無論是高中學業水平合格考,還是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都提高了高中物理學科的教學要求。 就所有高中生必須參加的物理學科學業水平合格考而言,與老學考相比,無論是教學要求還是考試難度都提高了。新學考合格考較以前老學考,提出了明確的學業質量水平標準,彌補了以往只有內容標準而無質量標準的缺陷。老學考物理學科學業水平考試結果一般分為A、B、C、D、E五等,其中,E等為不合格,而不合格的比例不超過5%。也就是說,即使你的物理學科只考了10分,只要你的成績名列前95%,也可以合格。而新高考制度的學業水平合格考試的合格要求,必須達到物理學科學業質量水平二的要求,由此,物理學科學業水平合格考試真正成為一種標準參照測試,與過去的老學考相比,大大提高了物理必修課程的學業難度。 就新高考制度下的物理學科學業水平等級考而言,其修習要求更與文理分科制度下的物理教學要求無論是內容標準,還是水平標準均有所提高。一是物理學科等級考試不再設置選考模塊,考試的內容包括了物理課程標準規定的必修和選擇性必修內容,要修滿10個學分。與老學考相比,新高考的等級考將物理中重要的動量、波動、熱學和光學等主干部分納入考試范圍,使物理知識體系更加完整,有利于考生進入高校后的進一步學習。二是物理學科學業水平等級考試提出了核心素養框架,由以前的知識、能力兩維增為知識、能力、素養三維考查體系,考試要求更高了,更注重人才選拔的全面性和科學性。 總之,在新高考制度下,高中學校只要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國家物理課程標準,不但不會削弱物理學科的教學質量,反而會大大提高其質量。 “騰訊00后研究報告”表明,“00后”高中生的自主性大大增強,他們完全有能力在學校的指導下對自己的未來做出選擇。 新高考制度下,高考后填志愿時,不同高校的不同專業會對學生的選課組合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工科類專業一般都要求學生選物理,人文類專業一般要求選歷史。因此,當高中生做出選科組合的選擇時,也就意味著直接確定了自己將來可選的大學專業范圍。 《該文》質疑:本來選專業應該是高考后,或報名自主招生前才需要考慮的事,可現在高二、甚至高一的學生就要開始考慮了,問題是,這個年紀的中學生真的知道自己將來想做什么嗎,真的知道各種專業將來的就業方向是什么嗎,真的有這個能力和精力做出最合適的選擇嗎? 其實,對于高中學生有沒有能力選課?有沒有能力在選課的同時對自己未來的職業和大學專業做出規劃?社會各界、許多學者,包括高校招生的同志,多有質疑。 《騰訊00后研究報告》對上述質疑做出了明確的回答。這個報告告訴我們:“00后”高中生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環境更加民主,無論在學?;蛟诩依?,“00后”都有更多的發聲機會;66%的“00后”表示,“有很多決定都是我自己做的”;72%的“00后”高中生表示“個人在某領域的深刻見解和成果更能代表自己”;73%的“00后”表示“我會主動獲取資源來發展自己感興趣的領域”;69%的“00后”表示,“有些事情專家也未必掌握,如果遇到不懂的問題,在詢問專家后我還是會自己去查資料”;66%的“00后”更加尊重他人,“當我看到朋友觀點和自己不一樣時第一行為反應是表示理解”;61%的“00后”表示,不僅會留意所在群體的行動,還會做出行動,“我會關注社會和國家發生的大事,不管和自己有沒有關系”;62%的“00后”以某領域的深刻見解和創造來定義自我,表示“我會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投入很多時間和金錢”。 高中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關鍵時期,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上述研究結論告訴我們:“00后”的高中生具有了許多新特質。他們更加獨立,對權威的依附感降低;他們更加自主,面對各種抉擇,能夠自主做出決斷;他們更加追求自我,特別關注自己的興趣,等等?!?0后”高中生呈現出的這些特征,充分證明高中生面對諸多人生挑戰和抉擇,是有自己的選擇能力的。 是時候改變我們對高中學生固有的一系列僵化認識的時候了!事實證明,不是我們的高中生沒有選擇能力,而是長期以來我們用同質化的高中教育壓抑甚至摧殘了他們的選擇能力,一旦我們賦予了高中學生選擇的機會,并對他們的選擇能力以積極的呵護和培育,高中生的選擇能力、個性發展能力和創造能力就會迸發出來! 山東省2017級高中學生“選課走班教學制度”的平穩落地,充分證明了新高考制度關于高校分專業選科和高中生選課制度的可行性。 (原題為《“山東物理棄選率竟達60%”,這個結論是錯誤的!》) 高中生家長可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新浪高考官方微信公眾號高考家長圈(Id:sinagkjzq)。免費獲取往屆優秀家長經驗、志愿填報技巧、考生心理輔導方法、考前營養搭配等第一手高考信息!陪孩子走好高考路。 [詳情]
11月6日上午,“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系列論壇第二場舉行,邀請了教育部、科學技術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圍繞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相關領域改革發展成就座談宣講。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出席座談宣講,并與網友在線交流。 高考制度仍然是教育的“指揮棒”、社會的“穩定器” 網友:我是一名高二學生的家長,看到每年高考都有一些新變化。想問一下,現在高考都進行了哪些改革,下一步會怎么改? 陳寶生: 考試招生制度是國家基本教育制度。1977年,黨中央決定恢復高考,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先聲。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考試招生制度不斷完善,形成了相對完整的考試招生體系,為學生成長、國家選才、社會公平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1977年高考,全國共錄取27萬人,2017年高考錄取761萬人。40年來,我國累計已有2.28億人報名參加普通高考。目前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到3779萬人,毛入學率達到45.7%,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高考制度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選拔培養了大批高素質人才,為我國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大國、人力資源強國邁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4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啟動了自恢復統一高考以來最全面、最系統的一次改革。4年多來,各項改革扎實推進。2017年,上海、浙江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平穩落地,為后續啟動改革省份提供了有益借鑒。實施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2014年以來共安排90余萬人,相當于為中西部地區新建了近百所萬人大學。實施農村和貧困地區招生專項計劃,招生名額從2012年的1萬人增至2017年的10萬人,農村孩子上重點大學機會進一步提升。積極推進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分類考試,通過分類考試錄取的學生超過50%。減少和規范高考加分,地方性加分項目減幅63%。進一步完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的政策措施,2018年有17.6萬人在流入地報名參加高考。 40年前,恢復高考深刻改變了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改變了一代人的命運,形成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氛圍。40年后的今天,高考制度仍然是教育的“指揮棒”、社會的“穩定器”。下一步,將按照黨的十九大決策部署,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化考試內容、形式和錄取等關鍵環節改革,你放心,只會越改越好,進一步加快建立完善中國特色教育考試招生制度,將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要求落到實處。[詳情]
各地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治理正在推進,大量證照不全、存在違規行為的培訓機構停業整頓。但校外培訓熱并沒有真正“退燒”,重拳整治之下,校外培訓機構依然火爆。甚至在一些地方,整治行動引發了培訓費上漲、培訓班報名難等現象。 經過近年的迅猛發展,培訓機構體量巨大,累積的問題顯然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徹底解決,也不可能僅僅依靠政府力量就能解決。怎樣從根源上整治校外培訓機構,進而重建良好的教育生態?就相關問題,《民生周刊》專訪了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 △儲朝暉 民生周刊:今年以來,教育部門已經對培訓機構進行了一系列的治理,您覺得治理成效怎么樣?學生負擔減輕了嗎? 儲朝暉:通過整治,一些培訓機構的招生得到遏制,尤其是北京市3點半到5點實行校內托管之后,這個時段到培訓機構上培訓班的減少了。一些地方對培訓機構整治后,培訓量有所下降,可是不是問題解決了,還不敢說。 但是,學生負擔還是比較重,培訓機構不做培訓了,家庭、學??赡芤云渌绞皆黾訉W生負擔,這個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民生周刊:經過幾個月的重拳整治,校外培訓市場依然沒有降溫,為什么會這樣? 儲朝暉:現有的培訓過多,跟兩個原因相關,一個是學校資源不均衡,學生要進更好的學校就要考更高的分數。二是對學校的管理過于單一,千校一面。對教育的評價,權力過于集中,標準過于單一。這樣大家可以采取簡單復制的方式,提高分數。提高分數的手段就是加大培訓,反復刷題。這個根子不解決,針對考試的培訓就不會消失,老是指著整治培訓機構是不行的。 民生周刊:今后,校外培訓機構治理的難點在哪里? 儲朝暉:難點在于培訓的剛性需求依然存在,培訓機構被整頓,減少之后,有人可能就不到培訓機構去了,比如,可以采用家教上門等方式。只要剛性需求還在,校外培訓機構整治就很難。 民生周刊:我們應該怎樣理性對待培訓機構?應該如何治理才真正有利于教育? 儲朝暉:培訓機構要規范,但規范是要有度的。在總的需求客觀存在的情況下,把供給壓小了,必然引起供需不平衡,培訓機構則會報名更難、收費更高,家長負擔、壓力絲毫不會減輕。 所以,還是要從教育評價標準、教育管理這些方面解決問題。要讓教育評價是多元的、多樣的,不能用行政權力替代專業權力。很多人跳不出來,總是想用行政權力替代專業權力,這樣會讓問題更嚴重。行政主要是執行,專業才是判斷、有效地決策,解決深層次的問題。 民生周刊:校外培訓機構的發展方向應該是什么? 儲朝暉:校外培訓機構應該做學校做不了的事情。我很多年前就跟培訓機構的人說,你們要做,一定要有自己獨特的內容,不要簡單地用復習資料,做提高分數的事情,不然你們就沒有未來。但培訓機構告訴我,如果像你說的這樣做,我們就沒有現在。 培訓機構現在就靠這個養活自己,現在只有做這個有市場。造成這個局面還是教育評價過于單一。教育評價權力不能過于集中,單一標準會造成大家有求于它,就會丟掉自己的個性。要認識到這個邏輯,才能建立一個良性的生態。 現在鼓勵培訓機構向藝術類、素質拓展類發展,但鼓勵的主體是誰?鼓勵能不能給它市場?培訓機構是哪里有市場就到哪里去。如果在整體教育評價體系里,只有提高分數的市場,不提高分數就沒有生存空間。如果是多元評價,提高分數沒有市場了,不用鼓勵,培訓機構也會去做拓展素質的事情。 但現在的評價體系,還是逼著孩子考高分。家長為了讓孩子上好學校,逼著孩子應試。不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的問題,整治校外培訓機構,最后只能是抓住小鬼,抓不住妖精。 民生周刊:教育評價體系應該如何改革?怎樣形成一個更好的教育生態? 儲朝暉:評價體系,第一是要專業;第二是要公開,評價結果要公開,過程程序也要公開;第三就是評價主體是多樣的,不是行政設置一個多樣主體,而是客觀地有多樣主體。這里的關鍵是高校要有招生自主權,高校招生要求不一樣,自然是一個多樣評價主體。 多樣評價主體與學生的多樣性在一定程度上吻合了,學生就沒有必要擔心因為自己的個性跟單一標準不一致就會被淘汰。 通俗地講,有什么鍋就有什么蓋。其實社會需求也是多樣的,幾個多樣形成一個多樣的選擇和組合。但我們在人的成長過程中,總是要用單一標準來衡量他。 高考的單一標準已經影響到中學、小學、幼兒園了,造成家長、學生壓力大,大家都想對照那個統一標準修理自己,把自己修理得沒有自主性,天性被修理完了,事實上就不可能成才,也不可能成為一個健全的人。 如果對學生的評價權力是分級多元的,學生有更大學習自主權,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習。任教的教師有一定的評價權力,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學校也有一定的學生評價權,可以依據自己對教育的獨特理解和自身條件辦出有特色的學校。 不同高校能根據自己對學生的專業要求招生,就能建立多元、自主、開放、透明的教育評價體系,在這樣的體系里就沒有單一標準的知識學習需求,為提高考試分數而速生的培訓機構就沒有市場,不需要整治就沒有生存空間了。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事業部 原文標題:《建立多元教育評價體系是根本——專訪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 刊載日期:2018年10月29日 第20期《民生周刊》 記者:羅燕 鄭智維 責任編輯:劉燁燁 高中生家長可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新浪高考官方微信家長群。免費獲取往屆優秀家長經驗、志愿填報技巧、考生心理輔導方法、考前營養搭配等第一手高考信息!陪孩子走好高考路。 [詳情]
在教育綜合改革中,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備受各界關注。今年全國又有多個省份開啟高考改革進程。 “一考定終身”的高考制度弊病多多,百姓對進行改革期待已久。然而,隨著各地高考改革方案出臺,一些家長焦慮情緒隨之加碼:錄取中不確定因素增多,高考公平的公平底線能否守??? 模糊地帶越多,尋租空間越大 北京新高考改革方案前不久出爐。方案指出,將充分借鑒其他省份的經驗,在部分高校探索開展綜合評價錄取模式改革試點。綜合評價錄取依據統一高考成績、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面試成績、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進行,高考成績占比原則上不低于總成績的60%。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擴大試點院校范圍。 方案一出,爭議紛起。有網友的反應簡單而直接:高考分數占60%,剩下的40%就靠“拼爹”了。 “考試成績不少于60%,綜合素質評價不高于40%,很可能給權力尋租留下了極大空間?!北本┦幸幻茉L家長認為,考試分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學生水平,加之多次考試作為參考,能避免一些偶然性。然而綜合素質評價所占比例之高,且評價標準、評定規則等都缺乏統一要求,操作空間大為增加,很容易引起不公平的猜疑。 另外,北京高考改革新方案中高校自主招生將增加面試環節。有網友說:“面試難免存在歧視,地域、性別、家庭背景,甚至外貌等因素都有影響?!?有專家指出,自主招生出題思維往往受生活方式影響,面試的老師、教授長期生活在城市里,這導致測試方向和農村考生具備的優勢不匹配,農村考生不容易脫穎而出。 東北地區一中學副校長介紹說,該校今年有高三畢業生800余人,參與自主招生報名的大概也就是個位數?!爸饕亲灾髡猩T檻比較高,動輒就要各種學科競賽獲省一等獎。城市學??梢云竷炐憬處煂iT組織學生攻競賽,我們不具備這樣的師資力量。另外,有些自主招生門檻比如發明創造、專利技術什么的,農村學生沒有機會和條件參與相關項目?!?對于北京市新高考方案引發的爭議,北京市教委發展規劃處處長姚林修通過媒體回應:綜合評價錄取試點,是未來想探索的一種利用綜合素質評價從“選分”到“選人”的一個小規模的試點項目?!斑@部分數量比較小,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還是要走統一高考錄取這一渠道?!?設想很好,但造假太易 高考改革的一項內容,是在錄取時加入綜合素質評價因素,以促進孩子全面發展。出發點很好,但不少家長擔心,如果招生時過于看重綜合素質評價,勢必會逼著學校和家長紛紛給學生臉上“貼金”。 北京家長陳玉明說:“比如思想道德方面,我假裝拾金不昧行不行?學業成就方面,家長幫孩子在某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行不行?社會實踐方面,我假裝到貧困山區當志愿者行不行?本來想讓學生全面發展,搞不好成了全民造假?!?陳玉明的擔心不無道理。8月中旬,微信公眾號“知識分子”刊發題為“九省市高中名校學生論文涉嫌造假”一文,作者查閱高考自主招生錄取名額較多的九省市高中名校學生所發表的論文后,發現不少涉嫌抄襲,其中一些學生已借自主招生進入了高校大門。 其實,為了確保高校自主招生公平,每年教育部都會專門發文,要求各地嚴厲打擊自主招生中的證書、發明、專利、論文買賣和造假等違規違紀行為,堅決斬斷“利益鏈條”。對弄虛作假的考生,相關高校和教育部門給予取消其當年自主招生資格和高考資格的嚴厲處罰。 盡管如此,仍然有社會機構、學校和家長愿意鋌而走險,為孩子的前程“添磚加瓦”。 今年3月,為確保高考公平公正,教育部要求全面取消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跡等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取消原因之一,就是這項制度被“有心人”利用,頻頻曝出徇私舞弊、弄虛作假的案例。 有學校發現,憑信息競賽省級一等獎獲推薦保送的學生在高校測試時竟有一半不掌握相關知識,近1/3不敢參加測試;有憑借省級三好學生獲保送資格的學生,就讀后被人舉報其三好學生資格不是在他就讀的中學獲得的;還有高校對一些保送生跟蹤調查發現,這些學生在學科特長、創新能力、組織才能、社團活動等方面并未顯示過人之處。 嚴守公平底線,改革方能走好 采訪中,許多家長認為,高考改革是要鼓勵孩子全面發展,提高綜合素質,打破“一考定終身”,實現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斷進行改革探索無疑十分必要。但無論怎樣改革,都必須守住公平公正的底線。 一名網友說:“規則越簡單,越容易透明;規則越是眼花繚亂,越容易藏污納垢?!庇屑议L甚至提出:“你說咱們還能回到純‘裸考’的時代不?”這些說法都折射出人們對高考改革的“公平焦慮”。 高考,對一個學生、一個家庭乃至整個國家都至關重要,眾多家長的焦慮和質疑,是在高考改革進程中亟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教育界人士建議,首先,鑒于可預見的巨大改變,在改革的同時,理應將人們的關切納入其中;其次,應該按照“三年早知道”的原則,做好頂層設計,考慮地方實際,穩步推進;第三,充分問計于民,激發、吸納民智才是明智之舉,尤其要善于從民眾的批評與質疑中獲得有價值的信息。(楊思琪 王瑩) (原題為:《高考改革亟須回應“公平焦慮”》) 實習編輯:吳明玲[詳情]
新浪教育匯總全國新高考各項政策,為廣大政策研究者、考生、家長提供參考。新高考資訊第一時間發布,改革政策權威專家詳解,聚焦新高考改革,看這一個專題就夠了。 點擊進入>>新浪教育新高考專題 本應于2018年秋季在全國大面積啟動的新高考改革“啞火”了。 安徽省已確定今年暫不實施,河南某論壇也出現官方(洛陽市教育局)回復:關于新高考,上級政策暫未明確。教育界有聲音稱,今年計劃推行新高考的省份中,近一半會放緩改革的推進。 四川省,是否實施新高考改革仍懸而未決,但從各方信息推斷,四川新高考改革暫緩幾成定局。四川某高中校長透露,接到上面通知,四川新高考改革確定推遲,但具體什么時候實施,暫未明確。 新高考改革怎么了? 對于新高考改革的延遲,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是“務實之舉、理性選擇”。 《中學生職業規劃教程》編委會副主任、新高考專家田志友則直言:目前采用的“3+3模式”我認為是有問題的。 目前:“3+3”模式受質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的課打死也不選,有的課一窩蜂都選 打死也不選的,首先是物理。 物理遇冷始料未及 選考科目的等級賦分制比的是排名,而不是分數。同樣的規則賦分,考生在不同學科排名相同,成績則相同。 物理難度本身較大,大家普遍認為選考物理的都是學霸。等級賦分制規則下,相較在物理組與學霸們賽跑而言,在其他“賽道”上與普通學生賽跑顯然更容易能拿到高分。因此,選考物理的人越來越少。 中國新聞周刊曾就此采訪了首批試點的浙江高中。以杭州一所普通高中為例,高考改革前,全校有2/3的學生必修物理;高考改革后,選考物理的人數降到了不足50%。到了2017年新高三學生中,報考物理的人數下降到了33%,新高二更少,僅60人,占年級總人數的10%。 這種趨勢在縣級中學繼續放大。 嘉興市嘉善縣某高中,2017年高三生中,在第一次選考成績公布后,選考物理的人由130人減少為70人;高二生報考物理的就只剩下了5人?!拔覀儗W校物理成績最好的學生,在全省只能排到8000到1萬名,根本沒有競爭優勢,從學生到學校,當然都希望回避物理考試的競爭風險?!痹撔8毙iL說。 更可嘆的是,由于該校選考物理只有5人,只需一名物理老師上課,其他物理老師只得轉崗。 于是,選考科目保障機制出現了,當特定選考科目考試人數低于保障基數時,以保障基數為準,從高到低進行等級賦分;大于保障基數時,則以實際參考人數為準。 最先建立保障機制的就是物理,浙江這一保障基數為6.5萬。 簡單來說,即: (1)如果有7萬人(大于6.5萬)選考物理,那么會有700個(7萬的百分之一)滿分。 (2)如果有6.5萬人(等于6.5萬)選物理,那么會產生650個(6.5萬的百分之一)100分。 (3)而如果只有1千人(極端情況,小于6.5萬人)選物理,那么還是會有650人(以6.5萬人為基數計算,自高往低賦分)拿一百分。 它的潛臺詞就是:選考物理,在賦分上不再吃虧。 下崗的是物理老師,忙死的是地理、政治老師 但這僅僅解決了物理遇冷難題。 選考科目的設置本意是給學生們更多選擇權,選擇的標準是“自己喜歡”。但現實情況是,無論是學生還是學校,目標從來都是考出更高的分數、考上最好的大學。在這樣的目標指導下,學生很難隨心所欲地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學校大概也不允許學生選。 先來看學生: 上海市政協委員施華曾走訪浦東各中學,發現大多數學生確是按學科的難易程度來選課。文科相對簡單,選擇的同學多一些(選政治的偏少);理科中生物較簡單,因此選生物的同學多。而較難的物理、化學選擇的人數偏少,重點中學的學生相對多一些。很多中學教師戲稱,十年后,中國無物理化學大師。 浙江嘉興市的統計數據顯示,學生選考地理的比例最高,達56.65%,第二高為政治,50.51%,因為這兩科都比較容易考。報考物理的比例僅為倒數第二,37.22%。從高考總成績來看,報考物理比例最低的一所學校,由于采取了“文多理少”的選考策略,98%以上的畢業生都被第一批次錄取。(中國新聞周刊) 這樣的經驗勢必會影響后續高中生的選擇,容易考的科目選考比例越來越大,不容易考的科目選考比例則越來越少。 再看學校: 目前來看,或出于客觀資源限制(教師資源)、或出于主觀戰略目標(學校高考成績更好看)考慮,學校的普遍做法是,選擇本校師資力量最強的某個科目,或者最容易獲得高賦分的科目,將全部資源投入,集中強化訓練,以獲得高分。 集中力量辦“大事”,長此以往,中學很有可能逐步演化為一個個“特色”鮮明的??茖W校。 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認為,如此田忌賽馬式的選考策略,實際上是遭遇了功利文化的算計。 高中生家長可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新浪高考官方微信家長群。免費獲取往屆優秀家長經驗、志愿填報技巧、考生心理輔導方法、考前營養搭配等第一手高考信息!陪孩子走好高考路。 [詳情]
24日,武大博士易卓在觀察者網發表專欄文章,文章抨擊了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參與者——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近期的文章《高考選拔標準應該多元化》,易卓稱儲朝暉先生對高考改革有著浪漫化的理解,充滿烏托邦式的想象。高考涉及千家萬戶,改革最不應浪漫主義。 易卓稱,招考合一是我國長期教育實踐中的基本點,儲朝暉等學者主張的“招考分離”是歷史性的倒退,是對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不負責任。 易卓在文中寫到,大眾對于新高考改革中最擔憂的地方就是招考分離!這種改革方向的本質危機在于擴大差異化的自主選擇權,這既會造成高考選拔過程中主觀性空間增大,并且這種主觀評測難以規范和監管,同時教育多元評價體系會產生不可逆的社會階層區隔。一旦真正推行招考分離,就不僅僅是暗箱操作這么簡單的問題,而是暗箱操作可以逐漸被這套改革制度給合法化! 易卓建議,考試招生制度就應該由政府包攬,招生權力不能放給高校。我國絕大部分的本科以上高校都是公辦學校,高校運轉經費主要來源是中央或省級財政支持。教育培養和選拔過程中既有學校的目標,但同時還有國家目標和家庭目標。所以,高校招什么樣的學生,培養什么樣的人才,不應該由高校來自主決定,應該由政府決定。 易卓還反對照搬國外高校招生的經驗,稱國外高校招生團隊的主觀評價,不論是放在高校、政府還是第三方機構都無法做到客觀公正。并且如果我國高校掌握招生權力,每個高校都要自建招生團隊來對接全國一千萬考生,會造成巨額的資源浪費,會極大增加高校的招生難度。也會給學生和家長報考帶來極大的難度,要應付所有心儀大學每個院系每個專業的招生要求。 易卓稱,(招考分離、招生權力給高校)這個方向是無視教育公平的方向,是葬送我國教育穩定的方向,是加速教育分化和階層固化的方向。 以下為易卓全文,并文末一并附上儲朝暉《高考選拔標準應該多元化》。 新浪教育刊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 原標題:《易卓:我們需要浪漫主義式的高考改革嗎?》 (文/易卓,觀察者網專欄作者,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博士生,研究人員) 8月23日,北京市教委公布新高考改革方案(《北京市深化高等學??荚囌猩贫染C合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新高考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將高等學校招生制度的體系與標準分散化,改革的核心內容一是建立高中學生水平考試制度,讓學生在政、史、地、理、化、生六門科目中,根據自身愛好和優勢自選三門,進行等級性考試并計入高考成績;二是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也就是要扭轉長期以來的統一招生制度,賦予高校部分的學生選擇權和錄取空間。這可以看作是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制度延續,進一步擴大了高校的錄取自主權。 北京新高考改革政策一出臺,馬上引起社會的一片嘩然,新高考改革很可能成為壓死教育公平底線的最后一根稻草,很多民眾紛紛擔心過于分散且主觀化的高考選拔制度會成為優勢階層的秘密游戲。在教育資源和教育能力已經產生社會分化的前提下,工農子弟只有越來越依靠自己的勤奮努力通過高考實現流動,讓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而現如今,新高考制度改革似乎正在關閉這最后一扇大門。 如此明顯的人心向背,卻仍有所謂的教育改革專家出來為新高考改革方案洗地。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參與者——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先生就《方案》的主要內容、改革思路、政策解釋以及大眾意見等在媒體上做了詳細的回應,題目為《高考選拔標準應該多元化》。 儲先生的這篇采訪確實讓我們更為準確地把握到,新高考政策的制定者們是有多么的想當然,他們對中國教育現狀以及改革有著多么浪漫化的理解。通觀全文,除了其自己所說的新高考改革是要教育管理放權、實現教育評價多元是危險的事實以外,沒有哪一句不是烏托邦式的想象,更是有很多奇談怪論。 高考制度改革決定了教育體制改革的方向,而教育體制又是一個現代化國家最根本的制度。作為一項公共政策,任何的改革都是牽扯到千家萬戶的基本利益的,教育制度改革就更是如此。 我們的改革決定權不能只為少數精英服務和掌控,無論是身為學者還是政策制定者,都要對經驗現實保持基本的敬畏和認識,要對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負責,浪漫主義式的高考改革一定要慎之又慎。 一、進步還是倒退? 對于北京出臺的新高考改革方案所做出的改變與“成就”,儲先生似乎還不太滿意,還沒有達到其理想中高考選拔制度的標準。 其對本次北京和以前浙江高考制度改革的評價是“給了一點空間,是一個進步。但是,如果不改變管理和評價權高度集中的現狀,這點小空間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在這里儲先生所說的“一些進步”是指“分數對于升學的效價降低了……改革后不僅僅只看分數,還要看綜合素質評價等因素,招生的高校也有了一定的決定權?!?而其所認為新高考改革沒有解決的根本問題就是“中國考試招生制度長期是由政府包攬的……事實上,現在教育的管理和評價權力高度集中,由此產生了很多問題……” 那么要解決這個根本問題,我們的處方家給出的建議是“需要將教育的評價和管理權力分級,該屬于哪一級就是哪一級……高考選拔標準應該是多樣的,應該由各個高校組建專業的人和學生來自主決定,并在招生簡章中明確表述(信息如何對稱?),每個學生再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判斷和選擇?!?為了能夠讓自己的論證看起來更豐滿一些,儲先生還拿出了校外培訓泛濫、學生不愛上自己喜歡的課所造成的教育資源浪費、甚至學生的近視率問題作為支撐,并還是將這些現象的原因指回了那個我們現在已經很熟悉的“根本問題”——“我們的教育管理和評價權力過度集中、單一”。 1、新高考改革事出何因? 圈圈轉轉繞了一大圈,儲先生的邏輯算是比較清楚了。為什么要搞高考制度改革?是因為現行高考制度有一個根本問題,那就是教育管理和評價權力過度集中,這個問題不解決就會衍生出很多小問題。 那我們先來看看儲先生所說的當前這萬惡的高考制度所罹患的根本病癥會有哪些衍生性的問題。 首當其沖的,儲先生認為高考改革勢在必行,是因為: “整體上看,中國考試招生制度長期是由政府包攬的,這就導致兩方面的后果:一是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不參加中國高考,去國外自費留學,讓中國高校的優質生源流失,這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中國大學走向世界一流水平;二是不利于整個國家人才的培養,難以實現教育強國的目標?!?這段話簡直是承包了本篇文章的第一個笑點,讓人摸不著頭腦。 儲先生說政府包攬的招生制度造成的第一個嚴重后果是越來越多的學生不參加中國高考,而這個邏輯關聯是極為匪夷所思的。自從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我們的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制度就沒有發生過大的改變,只是在不同省份采用不同的高考試卷,但仍然是依據統一招生考試的分數來錄取。這樣一個一直存在且運轉的制度怎么就突然要為很多學生選擇不參加中國高考并去國外讀書背鍋了? 事實上,越來越多學生不參加中國高考主要分為三種原因: 一是部分學生與家長本身就認為國外的教育制度和教育資源更為優質,國外高校的文憑更為吃香,并且是在自身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主動選擇去國外高校上學。這是社會經濟產生分化后,中上層的優勢階級所做出的代際人力投資再生產最大化的決策,這跟高考制度本身沒有多大關系,因為你改還是不改,別人看中的是國外的教育資源和水平,總是要出去的; 二是很多學生選擇不參加中國高考,出國留學,僅僅只是因為他們根據自身平時的學習狀況和測考能力,在現行高考招生制度下沒有競爭能力,預期不能通過中國高考上一個好大學,所以就花錢出國留學。而這種情況是要靠一個家庭的經濟實力作支撐的,也往往只有中產以上階層能夠負擔這種備選項,而儲先生似乎有極強為他們省錢的沖動; 三是在教育體制改革比較激進的地方,在基礎教育階段就實行學生分流,嚴格按照政策比例將部分學生強制分配到職業技術高中就讀,很多家長為了能讓自己孩子上大學,迫不得已才送去國外讀書,這也與現行高考制度本身沒有多大關系。 資料圖來源:東方IC 這樣一看,僅僅因為現行高考制度篩選掉了一部分人,而這部分人又自己花錢出國留學去了,所以我們就要改革現行高考制度,是怎么也說不通的。 接著,儲先生又說“這讓中國高校優質生源流失,阻礙中國大學走向世界一流水平”,冷不丁的就把出國留學黨貼上了“優質生源”的金光大字,并且好像就是因為他們的“離國出走”就阻礙了中國大學走向世界一流水平,這也是讓人匪夷所思的。參加中國高考沒有競爭力的學生,因為出國留學就成了“優質生源”,這中間的變戲法秘密,還煩請儲先生告知于我們。 至于儲先生所說的第二個問題“不利于整個國家的人才培養,難以實現教育強國的目標”只是一種結論式的表達,而這種結論顯然是沒有什么實證研究作為支撐的。 從我們國家的教育發展歷史來看,大量人才通過現行的教育體制和高考選拔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并且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益的人,他們自身也實現了在舊社會無法想象的階層流動。當今社會上各行各業耳熟能詳的領軍人物,例如馬云、俞敏洪、施一公等等,無不是依靠我們本土的教育模式和選拔機制培養起來的。 如果說這些名人的成功帶有偶然性的話,那么筆者在甘肅會寧調研,統計發現這個自然條件非常惡劣的西北小縣,截至2012年竟然有41位清華大學畢業的學生,并且相當部分是博士學歷。 可見,我們現行的高考制度不僅可以選拔人才,而且可以相當程度地指導教育體制去培養人才,更重要的是能夠給最普通、最底層的工農子弟留有機會。他們可能沒有成為當前教育改革家眼中的天才,但是他們靠自己的生命奮斗歷程證明了現行高考制度有著最基本的公平保證,并且能夠培養參與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優秀人才。 實現教育強國的目標是要與我國的基本國情相匹配的,我們不能苛求一種尋找天才的高考制度,關鍵還是要保證基本的教育機會公平。 2、“招考分離”是歷史性的倒退 無論是浙江方案還是北京方案,儲先生這兩輪高考改革都沒有觸及一個實質問題,即“高考到底是以政府為主體,還是以高校為主體?!?從儲先生的全文來看,其是站在高考要以高校為主體這一邊的,因為以政府為主體就只能是“制定一個統一的標準,這個標準是個抽象的標準”,這種標準是不能與具體的天性相匹配的,唯有各個高校有不同的標準,才能在教育選拔過程中“跟學生天性的多樣性匹配”。儲先生還將這種多對多的組合浪漫地稱為高校與考生之間“談戀愛”。 但是說一千道一萬,儲先生給我們所描繪的唯美圖景下所要堅持的只是一高考改革方向——招考分離。無論招考分離的具體政策如何制定,其改革核心是不變的,那就是要招生與考試相對分離,學??梢赃M行自主招生,政府參與宏觀管理與監督,不斷擴大高等教育招生中的主觀空間,理論上強化學校與學生之間的雙向選擇權。 但是事實上,大眾對于新高考改革中最擔憂的地方就是招考分離!這種改革方向的本質危機就在于擴大差異化的自主選擇權,這既會造成高考選拔過程中主觀性空間增大,并且這種主觀評測難以規范和監管,同時教育多元評價體系會產生不可逆的社會階層區隔。一旦真正推行了招考分離,那就不僅僅是暗箱操作這么簡單的問題,而是說暗箱操作可以逐漸被這套改革制度給合法化! 當前高考改革的方向是把招生的權力放到高校,高校的招生辦能夠根據自身院校的需求和標準來錄取學生。當然這里的錄取條件已經不完全看你的統一招考成績了,而是賦予了高校更多的主觀評測的空間,這種選擇的主觀成分越多,高考錄取中的人為可操作空間就越大,并且尤其難以監管。 以自主招生為例,你很難去監察和判斷一位招生面試老師的最終選擇是利益驅動的還是公平公正的,沒有了統一客觀的標準,招生錄取工作就很容易變成一場兒戲和交易,那些有錢有勢有關系的學生和家長就可以利用制度的空子來走捷徑。 自主招生考試(資料圖/東方IC) 所以最大的風險根本就不是暗箱操作,而是暗箱操作變得制度化和常態化并最終走向合法化,那合法的違規還能叫違規么?并且就算這種監察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但是我國有那么多高校那么多院系,如果都是按招考分離來自主招生的話,哪里有那么多行政監察資源來保證新高考制度的公平性呢? 從學生家庭的角度來講,教育多元化評價體系會產生不可逆的社會階層區隔,同樣會造成教育中的不公平。 假設儲先生所說的招考分離能夠做到公平公正公開,但是教育評價體系多樣化就決定了學生俘獲教育機會途徑的多樣化,關鍵問題就在于這種途徑的多樣化是靠學生自身的努力與奮斗得來的,還是依靠家庭已有的資源優勢得來的,這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就目前高考教育改革試點的情況來看,教育多元評價體系事實上催化了學生家際之間的競爭。比如新高考改革中的“綜合素質評價,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學業成就、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五個方面做評定”,試問,其中的思想品德如何去界定?學業成就如何去考察?還有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都與一個學生的家庭環境、階層出生、經濟實力和父母修養有莫大的關系,如果把這些都作為高考評價多元體系的一部分,那么學生城鄉之間、地域之間、家庭階層分化之間的差異就會主導其獲取教育機會的差異,并進而造成教育領域的階層固化和優勢階層的精英循環。這應當是經受過社會科學訓練學者的基本常識。 現行高考的確有很多不足,我們可以在技術層面上進行改進,但是其制度優勢就在于最大化地杜絕教育領域中的尋租行為,最大化地保障了高考錄取的公平性。 招考合一是我國長期教育實踐中的基本點,我們的高考制度改革不能開歷史的倒車,這是民眾最懇切的呼聲,儲先生卻說招考分離是“一項政策越得民心就越沒有風險……是對所有教育當事人都利好的政策”,也不知是得的哪里的民心,對什么當事人利好了。 3、校外培訓泛濫的根子在公立學校轉讓教育權力 儲先生對于“現在教育的管理和評價權力高度集中,由此產生了一系列問題”來推銷招考分離,強調教育評價體系的多元化,并且拿出現在校外培訓過多泛濫的例子來證明,其認為“標準過于單一……培訓機構辦起來也很簡單,全國各地都可以復制……校外培訓過多過濫,這些問題根子都在于教育的管理和評價權力高度集中?!?很顯然,儲先生對這個問題沒有基本的認識和判斷。根據筆者及團隊在全國基層尤其是縣域一級的教育調研來看,校外培訓泛濫的根子在于公立學校把教育權力轉讓給家庭,但家長又沒有辦法自己去承擔子代的教育需求,只好尋找市場服務。 其實大量的中小學階段的校外培訓都只是提供托管服務,很多小學下午三點半就放學了,父母還沒有下班,只能放在校外培訓機構里面。反而高中并不屬于義務教育階段,高中學校相對來說還把握著教學權力,把學生的學習過程放在學校,所以高中階段的校外培訓相對中小學來說是不多的,這與儲先生所說的“教育管理和評價權力高度集中”有關系嗎? 不僅如此,儲先生還想當然地認為只要“標準不再單一以后,單一的培訓需求就沒有了,辦培訓班就必須有獨特的內容,有自己的知識產權,培訓的需求也就降下來了,培訓過濫的問題自然就解決了?!?讀來讀去,就怎么也沒搞懂為什么培訓班有了獨特內容以后,培訓需求就會降下來?要知道資本與市場都是逐利的,教育評價體系越多元,其所釋放的潛在市場空間就越大,一旦教學權力從公立學校大跨步移交給家庭的話,這些新產生的需求一定會被市場吸納。在一點上,儲先生是太小瞧資本與市場的力量了。 更為重要的是,恰恰是因為原來的教育評價體系相對單一,所以公立學??梢栽陂L期的實踐中完全滿足學生的備考需求。正是在這一點上,去市場化的公辦教育才是可能的。而一旦教育評價體系分散和多元以后,公立學校在教師和師資上面沒辦法短時間內配置來滿足學生們的多元教育需求,他們難道不會有更強烈的欲望去市場尋求服務,而這些新增的需求又難道不會被市場捕獲嗎? [詳情]
儲朝暉:高考選拔標準應該多樣化 要真正解決問題,還需要從教育管理放權、教育評價多元方面著手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韓永 就高考改革以及現有方案存在的優缺點等問題,《中國新聞周刊》近日采訪了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他對教育改革問題有長期的深入研究,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專題組成員,也是《高等學校招生工作建議方案》的主要參與者。 在儲朝輝看來,目前的高考改革方案讓學生有了一些自主選擇權,高校招生也有一定決定權,這是一個小的進步。但是,要真正解決問題,還需要從教育管理放權、教育評價多元方面著手。 資料圖:山東高考招生咨詢會。中新社記者 張勇 攝 有了些進步,但沒有解決根本問題 中國新聞周刊:北京高考新方案近日出臺,你如何評價這一方案的內容? 儲朝暉:這個方案對于學生來說,擴大了一些選擇性。與之前的浙江方案相比,這次北京方案選考比浙江方案做得更簡單一點,考試要少一些,給了考生更多的便捷。 此外,不管是北京方案還是浙江方案,分數對于升學的效價降低了。原來完全是憑分數說了算,但改革后不僅僅只看分數,還要看綜合素質評價等等因素。招生的高校也有了一定的決定權。 中國新聞周刊:不管是浙江方案還是北京方案,公眾對其內容仍然有許多質疑,之前的浙江方案也暴露出許多問題。對此應該怎么看? 儲朝暉:整體上看,中國考試招生制度長期是由政府包攬的,這就導致兩方面的后果:一是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不參加中國高考,去國外自費留學,讓中國高校的優質生源流失,這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中國大學走向世界一流水平;二是不利于整個國家人才的培養,難以實現教育強國的目標。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必須要讓高考招生制度更加科學、專業、透明,對高考的改革就勢在必行。政府相關部門已承諾,到2020年要在全國建立新的高考制度。 2014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當時媒體采訪我,我用了四個“不”來評價:不完整、操作性不強、穩定性不強、不專業。浙江的高考改革方案出來后,我曾建議他們減少考試次數,因為考試多必然給家長學生老師帶來很多負擔。 另外,無論是浙江方案還是北京方案,這兩輪高考改革都沒有觸及一個實質問題,即高考到底是以政府為主體,還是以高校為主體。 我從2005年開始參與高考改革的討論,一直持續到現在。2008年起草《教育規劃綱要》時,我是專題組成員,當時反復開過很多會進行討論,最后定下了一段話。這段話的類似表述可以在2013年《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找到:“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試相對分離、學生考試多次選擇、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專業機構組織實施、政府宏觀管理、社會參與監督的運行機制,從根本上解決一考定終身的弊端?!?也就是說,招考分離的內容寫進文件里了。但2014年起草《關于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的過程中,關于這個問題就出現了分化,有一撥人很保守,話講得很極端,說實行招考分離會“影響政治穩定,會有嚴重的后果”。這樣一來,最終將招考分離的內容從文本中刪除,出臺了一個被稱為邁了“半步”的改革方案,給現在的實行工作帶來不少困難。 中國新聞周刊:你如何評估招考分離? 儲朝暉:根據我長期做實地調查和歷史研究判斷,一項政策越得民心就越沒有風險。招考分離屬于“放管服”的一項關鍵內容,就是將招生的權力放到高校,就是下放權力,是對所有教育當事人都利好的政策。 事實上,現在教育的管理和評價權力高度集中,由此產生了一系列問題,比如學生學業負擔過重、單一追求考試分數、千校一面、千人一面、校外培訓過多過濫。這些問題的根子都在于教育的管理和評價權力高度集中,標準過于單一。學生們難以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習,因為只要學單一的內容就能考高分,這種情況下培訓機構辦起來也很簡單,在全國各地都可以簡單復制,遍地開花。不解決這個問題,培訓過濫的問題就沒法解決。 要真正解決問題,就需要將教育的評價權力和管理權力分級,該屬于哪一級就屬于哪一級,這樣就會有多樣性,而不是單一的標準。標準不再單一以后,單一的培訓需求就沒有了,辦培訓班就必須有獨特的內容,有自己的知識產權,培訓的需求也就降下來了,就不會速生猛漲,培訓過濫的問題自然就解決了?,F在僅對培訓機構嚴加管理的方式,我可以斷定,依然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提高分數的培訓需求依然存在,家長依然負擔重,學生依然負擔重。 目前每年大約一千萬高考學生,都要按照一個標準來排隊。實際上受影響的還不止這一千萬人,因為高考會一直延伸到初中小學,現在甚至已經延伸到幼兒園了,所有有孩子上學的家庭都感到壓力巨大。如果不及時變革,對這些家庭和孩子都是連續不斷的傷害。 中國新聞周刊:高考改革方案里,增加了學生在高考中的選擇,算不算是一種進步? 儲朝暉:現在的方案給了一點小空間,是一個進步。但是,如果不改變管理和評價權高度集中的現狀,這點小空間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 中國新聞周刊:那么,高考選拔的標準應該怎么定? 儲朝暉:選拔標準應該是多樣化的。應該由各個高校組建專業的招生團隊,根據該校辦學目標,根據自己想培養什么樣的人和學生來自主決定,并在招生簡章中明確表述。每個學生再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判斷和選擇,形成多對多的組合,就是我幾年前反復講的讓高校與考生之間“談戀愛”。 這樣的結果就會是多樣性的。各個高校有不同的標準,跟學生天性的多樣性匹配,相互選擇,入學和就學過程就是甜蜜的,不會造成現在60%的學生不喜歡自己所上的學校和專業的情況,就不會造成如此巨大的青春時光和教育資源的浪費。 最近有的地方出臺政策,把學生近視眼率跟政府的政績考核結合起來。這個怎么掛鉤呢?有時候就可能出現造假。其實解決近視眼的問題還需要從教育管理放權、教育評價多元著手,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的課程和自己想參加的活動,而不是被要求做不喜歡的事情,學不喜歡的內容。這樣一來,近視眼率就有可能自然降低了。轉來轉去,所有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一個:我們的教育管理和評價權力過度集中、單一。 如果只是一個統一的標準,這個標準是個抽象的標準,而每個人都是具體的,天性各不一樣,要求所有的人按照一個抽象的單一標準去排隊,就會丟掉具體的、天性的、自然的那個人,就不能成為最好的自己。 我們曾經做過調查,那些考高分的學生其實吃虧最大,因為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考高分里去了,這些孩子丟掉自己丟得最多、最徹底,走到社會上發展總體上是不太好的。而那些中游的、成績排在中間的學生,后來走上社會發展得更好,因為他多少還保留了一點自己,走到社會后天性的部分就發揮作用了。 [詳情]
原標題:最新!滬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志愿填報與投檔錄取實施辦法公布 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上海市深化高等學??荚囌猩C合改革實施方案》(滬府發〔2014〕57號)及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試行)》的通知(教學廳〔2018〕1號)等相關規定,為進一步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科學選拔和培養人才,維護招生秩序,確保招生公平,制定本實施辦法。 本市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分為本科、高職(??疲﹥蓚€階段。 一、本科階段 本科階段實行“兩依據一參考”的招生模式。高校將考生高考成績作為本科錄取時的基本依據,同時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忌呖汲煽冇烧Z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和學生自主選擇的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如有政策性加分,則計入高考成績。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的具體使用辦法由各校在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確。 本科階段以院校專業組方式開展招生。院校專業組由高校根據人才培養需要和不同專業(含專業或大類)的科目要求設置,是本科志愿填報與投檔錄取的基本單位。一所高??稍O置一個或多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內可包含數量不等的專業。同一高??颇恳笙嗤膶I可分設在不同的院校專業組中。同一院校專業組內各專業的科目要求須相同。 (一)招生計劃編制 高校按院校專業組方式編制在滬本科計劃。高校在滬公布計劃總額須具體編制到各院校專業組,院校專業組的計劃原則上須具體編制到組內各專業。同一高校的不同院校專業組編制計劃因報考生源不同,相互之間不能調劑使用。 (二)招生批次設置 本科招生批次按錄取順序分為綜合評價批次、零志愿批次、本科提前批次、本科藝體類批次(與本科提前批次同時開展招生)、地方農村專項計劃批次和本科普通批次。本科藝體類批次分甲、乙兩個批次,各設順序段和平行段。本科普通批次投檔前完成特殊類型招生。 按照教育部要求,2020年起開展強基計劃招生,具體情況以教育部后續布置為準。 (三)志愿設置與填報方式 1。志愿填報單位 本科志愿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一個院校專業組即為一個獨立的志愿。 2。志愿填報數量與志愿性質 (1)綜合評價批次設置4個平行志愿; (2)零志愿批次設置3個平行志愿; (3)本科提前批次設置4個順序志愿; (4)本科藝體類甲、乙批次各設置1個順序志愿和10個平行志愿; (5)地方農村專項計劃批次設置4個順序志愿; (6)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等特殊類型招生設置4個平行志愿; (7)本科普通批次設置24個平行志愿。 考生填報志愿時,可以填滿各批次所有可填志愿,也可以只選擇填報部分志愿。 3。志愿填報時間 所有本科志愿均在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公布后填報。具體填報日期另行公布。 新浪志愿通卡[智能模擬填報志愿:http://zhiyuantong.www.sikiy.com] 掃碼模擬高考報志愿 4。選考科目要求 考生應根據本人實際情況,結合興趣、愛好,合理選擇各批次具備填報資格的志愿。填報時應仔細閱讀相關高校的招生章程規定,須對照院校專業組的科目要求填報志愿。 考生的選考科目與擬報院校專業組的科目要求相符時,才具有填報該院校專業組志愿的資格。當院校專業組科目要求為“或”的關系時,考生選考科目中只要有1門與其相符,即具填報資格;當院校專業組科目要求為“和”的關系時,考生選考科目須包含其要求的全部科目,方具填報資格。對于不限科目要求的院校專業組,考生在填報時無科目限制。 5。各批次志愿填報要求 填報綜合評價批次志愿的考生須在初報名的公示合格名單中,且高考成績達到本市統一劃定的特殊類型招生控制分數線。 填報本科提前批次志愿的考生須比對擬報高校要求,符合資格者方可填報。 填報本科藝體類批次志愿的考生一般須高考成績達到藝體類本科文化控制線(藝術類為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65%,體育類為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70%);專業成績須統考或??己细?。高校另有規定的,按其規定執行。 本科提前批次志愿和本科藝體類批次志愿不得兼報。 填報地方農村專項計劃批次志愿的考生須達到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且具有本市農村戶籍。 填報特殊類型招生志愿的考生須符合擬報高校給予的特殊類型招生優惠資格,且公示無異議。 填報本科普通批次志愿的考生須達到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且符合擬報高校其他要求。 6。征求志愿 本科藝體類甲批次和本科普通批次設征求志愿,其他批次不設征求志愿。 本科藝體類甲批次的征求志愿含在本科藝體類乙批次中,在本科藝體類甲批次錄取完畢后填報,未被甲批次錄取的藝體類合格考生具有填報資格。 本科普通批次錄取完畢后開展兩次征求志愿。高考成績達到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的未被錄取考生具有填報第一次本科征求志愿的資格;第二次征求志愿實行降分錄取政策,是否同意降分由高校自主決定,高考成績滿足本科降分要求的所有未被錄取考生具有填報第二次本科征求志愿的資格。 7。專業志愿設置 每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內設4個專業志愿??忌诿總€院校專業組志愿中均須選擇愿否服從專業志愿調劑。 (四)投檔規則與同分處理辦法 1。投檔方式 根據各批次志愿性質,綜合評價批次、零志愿批次、本科藝體類批次平行段、特殊類型招生和本科普通批次按照平行志愿方式投檔;本科提前批次、本科藝體類批次順序段和地方農村專項計劃批次按照順序志愿方式投檔。 2。投檔比例 綜合評價批次按1:1.5比例投檔。 本科提前批次原則上按1:1.2比例投檔,已有專門規定的按規定比例投檔。 本科藝體類批次順序段按考生志愿全部投檔;平行段根據考生高考成績和專業統考成績折算后產生的投檔成績先進行模擬投檔,再根據確定的院校專業組計劃數,按1:1比例正式投檔。美術與設計學類、編導類、播音與主持藝術類按高考成績和專業統考成績各占50%折算產生投檔成績;表演類、體育類、音樂學類(音樂學)、音樂學類(音樂表演-聲樂)、音樂學類(音樂表演—器樂)按高考成績占30%、專業統考成績占70%折算產生投檔成績[詳見《2020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藝術體育類專業招生實施辦法》(滬教考院高招〔2019〕31號)]。 地方農村專項計劃批次按1:1.2比例投檔。 特殊類型招生不設投檔比例,經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公示通過后,按考生所填報的志愿投檔。 零志愿批次和本科普通批次先進行模擬投檔,再根據確定的院校專業組計劃數,按1:1比例正式投檔。 3。投檔流程 按照各批次設置先后順序,完成上一批次全部錄取工作后,啟動下一批次投檔。 4。投檔位序 根據考生高考成績或投檔成績從高到低確定投檔位序。 5。同分處理 (1)本科普通批次同分考生的排序規則為: 第1位序,比較語文加數學兩門合計成績高低,高者優先。 第2位序,比較語文或數學中單科成績高低,高者優先。 第3位序,比較外語成績高低,高者優先。 第4位序,比較選考科目中單科成績高低,高者優先。 第5位序,比較選考科目中次高科成績高低,高者優先。 第6位序,比較考生志愿順序,按各自順序分別投檔。志愿順序相同的同分同位考生同時投檔。 (2)本科藝體類批次平行段同分考生的排序規則為: 第1位序,比較專業統考成績,高者優先。 第2位序,比較語文加數學兩門合計成績高低,高者優先。 第3位序,比較語文或數學中單科成績高低,高者優先。 第4位序,比較外語成績高低,高者優先。 第5位序,比較選考科目中單科成績高低,高者優先。 第6位序,比較選考科目中次高科成績高低,高者優先。 第7位序,比較考生志愿順序,按各自順序分別投檔。志愿順序相同的同分同位考生同時投檔。 (五)錄取規則 1。專業錄取 高校接收投檔后,按院校專業組投檔結果分別進行專業錄取。專業錄取辦法由高校在招生章程中公布。 2。專業調劑錄取 當考生所填專業均已錄滿時,高??梢罁忌顖蟮脑阜穹膶I志愿調劑情況進行專業調劑錄取。專業調劑錄取只能在考生被投檔的院校專業組內進行。 3。退檔處理 因不服從專業志愿調劑、不符合專業錄取條件等原因不能被錄取的考生,由高校作退檔處理。上海市教育考試院對結果進行錄檢復核。 二、高職(??疲╇A段 高職(??疲╇A段以院校為單位進行招生錄取。高職(??疲╀浫〉幕疽罁强忌Z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如有政策性加分,則計入總分)。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的具體使用辦法在各校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確。 (一)招生批次設置 高職(??疲╇A段設高職(??疲┨崆芭?、高職(??疲┧圀w類批次和高職(??疲┢胀ㄅ?。高職(??疲┢胀ㄅ螆绦屑臃滞稒n政策。 (二)志愿設置與填報方式 1。志愿填報數量與志愿性質 高職(??疲┨崆芭卧O置2個順序志愿;高職(??疲┧圀w類批次設置8個平行志愿;高職(??疲┢胀ㄅ卧O置8個平行志愿。 2。志愿填報時間 高職(??疲└髋沃驹傅奶顖髸r間為本科階段錄取結束后。具體填報日期另行公布。 3。志愿填報要求 除被本科階段錄取的考生外,其余符合高職(??疲┲驹柑顖笠蟮目忌商顖?。 高職(??疲┨崆芭沃驹概c高職(??疲┧圀w類批次志愿不得兼報。填報高職(??疲┧圀w類批次志愿的考生一般須高考成績達到藝體類高職(??疲┪幕刂凭€[藝術類和體育類均為高職(??疲╀浫】刂品謹稻€70%];專業成績須統考或??己细?。高校另有規定的,按其規定執行。 4。征求志愿 高職(??疲╇A段各批次均設一次征求志愿,統一設置在高職(??疲┢胀ㄅ武浫⊥戤吅筮M行。高職(??疲┨崆芭魏透呗殻▽?疲┢胀ㄅ握髑笾驹笇嵭薪捣咒浫≌?,是否同意降分由高校自主決定。高職(??疲┧圀w類批次征求志愿不實行降分錄取政策。 5。專業志愿設置 每個院校志愿內設6個專業志愿??忌诿總€院校志愿中均須選擇愿否服從專業志愿調劑。 (三)投檔規則與同分處理辦法 1。投檔方式 高職(??疲┨崆芭伟凑枕樞蛑驹竿稒n,高職(??疲┧圀w類批次、高職(??疲┢胀ㄅ伟凑掌叫兄驹竿稒n。 2。投檔比例 高職(??疲┨崆芭卧瓌t上按1:1.2比例投檔,已有專門規定的按規定比例投檔。 高職(??疲┧圀w類批次中,根據考生高考成績和專業統考成績折算后產生的投檔成績先進行模擬投檔,再根據確定的院校計劃數,按1:1比例正式投檔。 高職(??疲┢胀ㄅ蜗冗M行模擬投檔,再根據確定的院校計劃數,按1:1比例正式投檔。 3。投檔流程 按照各批次設置先后順序,完成上一批次全部錄取工作后,啟動下一批次投檔。 4。投檔位序 根據考生高考成績或投檔成績從高到低確定投檔位序。 5。同分處理 (1)高職(??疲┢胀ㄅ瓮挚忌呐判蛞巹t為: 第1位序,比較語文加數學兩門合計成績高低,高者優先。 第2位序,比較語文或數學中單科成績高低,高者優先。 第3位序,比較考生志愿順序,按各自順序分別投檔,志愿順序相同的同分同位考生同時投檔。 (2)高職(??疲┧圀w類批次同分考生的排序規則為: 第1位序,比較專業統考成績,高者優先。 第2位序,比較語文加數學兩門合計成績高低,高者優先。 第3位序,比較語文或數學中單科成績高低,高者優先。 第4位序,比較考生志愿順序,按各自順序分別投檔,志愿順序相同的同分同位考生同時投檔。 (四)錄取規則 1。專業錄取 高校接收投檔后,按照本校招生章程進行專業錄取。 2。專業調劑錄取 當考生所填專業均已錄滿時,高??梢罁忌顖蟮脑阜穹膶I志愿調劑情況進行專業調劑錄取。 3。退檔處理 因不服從專業志愿調劑、不符合專業錄取條件等原因不能被錄取的考生,由高校作退檔處理。上海市教育考試院對結果進行錄檢復核。 本實施辦法由上海市教育考試院負責解釋。 來源:上海市教育考試院 責任編輯:黃曉冬[詳情]
原標題:一圖讀懂!海南省2020年新高考模擬填報志愿問答 2020年是海南高考綜合改革落地之年,為讓廣大考生更好地了解新高考的招生錄取辦法,熟悉填報志愿的操作流程,決定于4月中旬統一組織模擬填報志愿?,F就模擬填報志愿有關問題解答說明如下: 問題一:模擬填報志愿的目的是什么? 答:本次模擬填報志愿是為讓廣大考生熟悉新高考志愿填報流程的重要舉措。希望各位考生高度重視,積極參與,認真細致地完成相關環節工作,充分了解2020年新高考的招生錄取辦法。 問題二:海南省2020年高考模擬填報志愿什么時間進行? 答:本次高考模擬填報志愿分為本科志愿和??浦驹竷蓚€批次進行模擬填報。其中,模擬填報本科志愿時間為4月13日8:00至4月15日17:30、填報??浦驹笗r間為4月18日8:00至4月19日17:30。 問題三:如何查詢模擬考試成績? 答:考試成績以標準分形式呈現??忌梢缘卿浐D鲜】荚嚲志W站,查詢本人模擬考試成績,包括模擬考試單科分、綜合分、綜合分一分一段表等。需要強調的是,模擬考試成績僅供考生模擬填報志愿參考,與正式高考成績和志愿沒有關聯性。 問題四:各批次模擬招生投檔最低控制分數線是多少? 答:按照各高校編報的本科普通類模擬招生計劃總數115%的相應位次考生的分數,劃定本科批次模擬招生投檔最低控制分數線為479分;??茖哟螌嵭邢葓笾驹冈賱澗€。 問題五:如何查詢模擬招生計劃? 答:2020年大部分擬在我省招生的高校按院校專業組要求編報了模擬招生計劃, 4月10日我局將通過志愿填報輔助系統向考生公布模擬招生計劃。為了幫助考生準確、合理、高效的挑選院校招生計劃,該系統向考生提供符合本人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要求的院校專業組信息,供考生查詢篩選模擬招生院校專業組和專業。(詳見志愿填報輔助系統操作指南)。 點擊下方圖片,查看志愿填報輔助系統操作指南: 2020年高校在瓊正式招生計劃和相關報考要求,以我省正式發布的《2020年填報志愿指南》為準。 問題六:我省新高考志愿如何設置? 答:2020年,我省高校招生錄取以院校專業組(院校+專業)作為志愿填報與投檔錄取的基本單位。一個院校專業組為一個獨立的志愿,每個院校專業組內設6個專業志愿和服從專業調劑志愿。 問題七:各批次模擬填報多少個志愿? 答:本次模擬填報志愿僅包括本科提前普通類、本科藝術類、本科體育類、國家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本科普通批、本科少數民族班與預科班以及高職(??疲┑扰?。藝術??技捌渌厥忸愋驼猩Y格尚未確定,本次不安排模擬填報志愿。 本科提前普通類、本科藝術類、本科體育類、國家專項計劃各設6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地方專項計劃設3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本科普通部分的本科普通批設24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本科少數民族班和預科班設6個院校專業組志愿,??铺崆芭?、??扑囆g類、??企w育類各設6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婆O1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每個院校專業組內設6個專業志愿和服從專業調劑志愿。 問題八:考生如何填報模擬志愿? 答:模擬填報志愿演練實行網上填報,網址為“海南省考試局http://ea.hainan.gov.cn/”??忌驹柑顖笠Y合個人成績、學科興趣、職業規劃等因素綜合考慮。認真查閱模擬招生計劃,擬定填報志愿意向表,再按照“海南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報系統操作指南” 進行網上模擬填報。 點擊下方圖片,查看海南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報系統操作指南: 問題九:考生是否可以獲知模擬錄取結果? 答:本次模擬的招生計劃、考生成績、各批次分數線與正式招生的信息無關,模擬錄取的結果與2020年正式高考招生錄取存在較大差距,為避免誤導考生,各批次模擬投檔錄取結果不提供給考生查詢。 問題十:模擬填報志愿應注意什么? 答:考生必須妥善保管好報考卡及其密碼等個人信息,嚴禁向其他人透露,因泄漏個人信息所造成的后果全部由考生本人承擔。 來源:海南新聞頻道 責任編輯:黃曉冬[詳情]
原標題:今年高考招錄有六大變化 4月8日,省教育廳印發《2020年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方式改革實施辦法》《海南省普通高考標準分轉換實施辦法》《海南省普通高考加分改革實施辦法》等3個配套文件,明確2020年高考招生錄取只設本科和??婆?,優化標準分轉化方式,調整高考加分事項,促進考試公平和科學選才。 錄取合并本科批次 《2020年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方式改革實施辦法》明確今年海南高招錄取六大變化: 1、錄取依據有變化。我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以考生統一高考成績和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成績為基本依據,參考高中綜合素質評價情況,即按照“兩依據一參考”擇優錄取。 2、錄取批次有變化。一是合并本科批次。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只分為本科批次和??婆?,本科批次分為本科提前部分、本科普通部分。二是調整部分批次錄取順序。將本科體育類、地方專項計劃調整到本科提前部分錄取。即本科提前部分按照本科提前普通類、本科藝術體育類(與本科提前普通類同時開展招生)、國家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特殊類型(含強基計劃、高水平運動隊、高水平藝術團、高校專項計劃等)等順序錄??;本科普通部分按照本科普通類、本科少數民族班和預科班的順序錄取。 3、志愿設置有變化。志愿設置以院校專業組為基本單位,即采取“院校+專業”的方式。院校編制招生計劃按招生專業科目要求分類設置院校專業組,并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投檔錄取。 4、志愿數量有變化。改革后,本科提前部分的本科提前普通類、本科藝術類、本科體育類、國家專項計劃各設6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本科提前部分的藝術???、地方專項計劃各設3個院校專業組志愿、特殊類型設1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本科普通部分的本科普通批設24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少數民族班和預科班設6個院校專業組志愿,高職??铺崆芭?、??扑囆g類、??企w育類各設6個院校專業組志愿,高職??婆O1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每個院校專業組志愿設6個專業志愿及服從調劑志愿。 5、劃線比例有變化。在能夠滿足高校招生選才需要的前提下,堅持保持各批次上線率與歷年相當的原則,分別確定各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劃線比例。即本科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為本科計劃總數的115%的相應位次考生成績劃線。??婆螌嵭邢葓笾驹冈賱澗€,按招生院校的??朴媱澘倲档?00%相應位次考生成績劃線。部分特殊類型招生最低控制分數線原則上按照考生總數25%的相應位次考生分數劃線。藝術體育類最低控制分數線劃線比例和改革前一致,仍分別按照藝術類(分專業類別)、體育類的招生計劃總數的115%劃線。 6、投檔比例有變化。改革前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各批次投檔比例原則上為院校招生計劃數的105%,改革后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各批次,在進行模擬投檔后按最終確定的院校專業組計劃數的100%比例正式投檔,降低考生退檔風險。 調整加分辦法 《海南省普通高考加分改革實施辦法》明確高考加分方式: 1、繼續保留3項全國性加分項目和分值。分別是“烈士子女,報考省內外高校增加20分投檔”;“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含)及以上或被戰區(原大軍區)及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報考省內外高校增加20分投檔”和“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報考省內外高校增加10分投檔”。 2、調整部分全國性加分項目和分值。自2020年起,新增“少數民族聚居地少數民族考生須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高中階段學校修滿規定的年限”條款,并明確少數民族聚居地的少數民族考生,報考省內外高校從增加20分投檔調整為增加15分投檔;歸僑青年、華僑子女、華僑在國內的子女和臺灣省籍考生,報考省內外高校從增加6分投檔調整為增加3分投檔。 3、按照國家統一政策要求,對我省地方性高考加分項目進行調整:一是進一步降低我省地方性加分項目的分值。其中,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漢族考生、農村人口獨生子女,報考省內高校從增加5分投檔調整為增加3分投檔;在非少數民族聚居地的學校就讀并畢業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少數民族考生,報考省內高校從增加10分投檔調整為增加5分投檔;二是自2023年起,取消在非少數民族聚居地的學校就讀并畢業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少數民族考生和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漢族考生的兩個加分項目;2016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農村人口獨生子女不再享受高考加分;三是繼續保留駐三沙部隊半年以上且到高考報名時仍在三沙部隊工作的官兵子女,報考省內高校增加6分投檔。 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高考加分改革旨在切實解決現行加分項目較多、分值較高以及范圍不夠精準等問題,進一步促進素質教育,維護考試招生公平公正。 優化標準分轉換 適當優化調整標準分計算辦法,新標準分與原標準分有兩個不同點: 1、高考各單科原標準分的分數轉換區間為[100,900],新標準分的分數轉換區間為[60,300],壓縮了分數uj距,有效地解決了新高考選考模式下,選考人數少的科目分數稀疏現象,使各單科分數對綜合分的貢獻率更加科學合理,保證了考生單科排名不變。新標準分綜合分的分數轉換區間與原標準分一樣,仍為[100,900]。 2、百分等級的計算方面,通過優化,確保了每個學科無論選科人數多少,單科最高分的標準分都能達到滿分300分,綜合分最高分的標準分都能達到滿分900分。本報記者 肖衛香 責任編輯:黃曉冬[詳情]
海南省普通高考加分改革實施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有關精神,促進素質教育,維護考試招生公平,制定本實施辦法。 第二條??根據教育部、中央統戰部、國家民委、公安部和國務院臺辦有關文件精神,嚴格控制全國性加分項目和分值,逐步取消所有地方性加分項目,精準確定加分資格條件,加強加分資格審核,嚴格執行政策使用范圍,實現學生成長、國家選才、社會公平的有機統一。 第三條??本實施辦法所稱高考加分,是指報名參加我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的考生,符合加分條件,按規定申報、審核,經公示無異議后,由省考試局在其高考綜合分的基礎上增加相應的分值。 第二章??項目和分值 第四條??全國性加分項目及分值。 (一)烈士子女,加20分。 (二)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及以上或被戰區(原大軍區)及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加20分。 (三)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加10分。 (四)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加3分。 (五)臺灣省籍考生(含臺灣戶籍考生),加3分。 (六)本人及其法定監護人的戶口在少數民族聚居地,且本人在少數民族聚居地或少數民族聚居地所在的市縣的高中階段學校修滿規定的年限并畢業,同時在少數民族聚居地或少數民族聚居地所在的市縣報考的少數民族考生,加15分。 少數民族聚居地含少數民族聚居市縣和少數民族聚居鄉鎮。 少數民族聚居市縣為:三亞市、東方市、五指山市、樂東縣、陵水縣、昌江縣、保亭縣、瓊中縣、白沙縣。 少數民族聚居鄉鎮為:儋州市的蘭洋鎮、南豐鎮、雅星鎮;瓊海市的會山鎮;萬寧市禮紀鎮的原新梅鄉、長豐鎮的原牛漏鎮以及南橋鎮、三更羅鎮和北大鎮(含祿馬鄉);屯昌縣的南坤鎮。 第五條??地方性加分項目及分值。 (一)本人及其法定監護人的戶口在少數民族聚居地,本人高中階段在非少數民族聚居地的學校就讀并畢業的少數民族考生,加5分。 (二)本人及其法定監護人的戶口在少數民族聚居地滿五年(引進優秀人才和現役軍人及其子女滿三年),本人在少數民族聚居市縣或少數民族聚居鄉鎮所在市縣的高中階段學校修滿規定的年限且在這些地區的高中階段學校畢業,同時在這些地區的市縣報考的漢族考生,加3分。 (三)駐三沙部隊半年以上且到高考報名時仍在三沙部隊工作的官兵子女,加6分。 (四)農村人口獨生子女,加3分。 2023年起,符合第五條第(一)項或第(二)項條件的考生不再享受加分;2016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考生不再享受第五條第(四)項加分。 第三章??政策要求 第六條??全國性加分項目由省考試局在面向省內外所有高校投檔時使用,地方性加分項目由省考試局在面向本省所屬高校投檔時使用。 第七條??申請高考加分項目的考生,須填寫高考考生加分資格申請表。未按本實施辦法及高考考生加分資格審核工作相關規定提交高考考生加分資格申請表的,不享受加分。 第八條??考生的相關資格、稱號在高考加分申報時間截止后獲得的,不享受加分。 第九條??經申請和審核,獲第四條第(六)項或第五條第(一)項加分的考生,同時獲得當年報考少數民族班和少數民族預科班的資格。未獲第四條第(六)項或第五條第(一)項加分的考生,不能在當年報考少數民族班和少數民族預科班。 第十條??符合多項高考加分項目的考生,加分分值不累加,取其中最高分值。 第十一條??外來人員隨遷子女考生符合我省高考報名條件,在我省參加高考的,可按本實施辦法及高考考生加分資格審核相關規定申報高考加分。 第四章??審核與公示 第十二條??普通高考加分資格審查按照“誰主管、誰審查、誰確認、誰負責”的原則,具體職責分工: (一)省委統戰部負責審查確認普通高考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以及臺灣籍考生享受政策照顧加分考生的資格; (二)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負責審查確認少數民族聚居市縣、聚居鄉鎮的少數民族考生、在非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學校就讀的少數民族聚居地的少數民族考生和少數民族聚居鄉鎮的漢族考生的加分資格; (三)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負責審查確認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及以上或被戰區(原大軍區)及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以及駐三沙部隊半年以上且到高考報名時仍在三沙部隊工作的官兵子女的加分資格; (四)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負責審查確認農村人口獨生子女的加分資格; (五)市縣教育局負責審查少數民族聚居市縣的漢族考生的加分資格。 第十三條??嚴格落實加分考生資格信息公示制度,規范考生信息公示的內容、程序、時間等要求: (一)省考試局、市縣教育局及中學須向社會明確告知公示網站、地點,做到詳實、準確、及時公示,中學還須公示到考生所在班級; (二)公示內容須包括考生姓名、性別、所在中學、加分項目、加分分值及審核單位、受理舉報電話等;公示時間不少于10個工作日,網上公示信息須保留到當年年底。 第五章??紀律監督 第十四條??嚴厲打擊弄虛作假等違規違法行為??忌救隧殞λ暾埖母呖技臃仲Y格真實性負責,凡是以弄虛作假等手段獲取加分資格的考生,一經查實,將按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教育部令第36號)等相關規定嚴肅處理,違規事實記入考生國家教育考試誠信檔案。 第十五條??完善違規違紀舉報和申訴受理機制,暢通受理渠道,及時受理加分造假舉報和考生信訪申訴,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調查處理,回應考生和社會關切。 第十六條??健全完善高考加分資格審核工作責任追究制度,對審核工作中發生的失職瀆職行為實行倒查追責,對相關違規違紀責任人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第六章??附??則 第十七條??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及其子女相關加分政策,參照教育部關于軍人相關優待政策執行,其資格審查由省消防救援總隊負責。 第十八條??中等職業(技工)學校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高考參照本實施辦法執行。 第十九條??本實施辦法由省教育廳、省委統戰部、省衛健委、省公安廳、省民宗委、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等部門負責解釋。 第二十條??本實施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原《海南省教育廳關于印發<進一步減少和規范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實施辦法>的通知》(瓊教〔2015〕14號)同時廢止。[詳情]
海南省普通高考標準分轉換實施辦法 第一條??根據《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海南省深化高等學??荚囌猩C合改革試點方案的通知》(瓊府〔2018〕25號)文件精神,為適應我省高考綜合改革的需要,確保標準分轉換科學合理、公平公正,我廳對我省原標準分轉換辦法進行了研究、優化和修訂,形成了新的《海南省普通高考標準分轉換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以“促進公平、科學選才”為宗旨,依據現代教育測量理論和統計學原理,為適應我省高考綜合改革的需要,優化標準分賦分方式,確保標準分科學合理、公平公正。 第三條??本辦法適用于參加我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的全體考生。 第四條??適用范圍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等高考統考科目成績轉換,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計入高考總成績的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轉換,以及綜合分轉換。 第五條??成績發布包括單科標準分、綜合分。轉換后的標準分是普通高等學校擇優錄取的重要依據。不公布各科目原始分,也不提供原始分查詢。 第六條??高考標準分轉換的基本原則 (一)科學合理。標準分轉換方法符合現代教育測量理論和統計學原理,符合我省考試招生工作實際,有利于高??茖W選才,有利于引導學生合理規劃學業和選擇專業志愿。 (二)公平公正。轉換程序和公式對全體考生一視同仁,保證轉換后考生排序不變,充分體現各學科的權重地位,彰顯全面發展的價值導向。 (三)準確無誤。數據整理和分數轉換采取多人多次操作,交叉比對,反復校驗的辦法,確?;A數據和轉換分數零失誤。 (四)安全保密。對服務器進行多人分段密鑰管理,參與信息管理和標準分轉換工作的人員,無直系親屬參加當年高考,并簽署安全保密責任書。 第七條??單科標準分轉換 單科標準分包括:語文、數學、英語高考統考科目和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科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各科目的標準分。 根據標準正態分布常模量表,依照轉換公式Ti=180+30×Zi,建立《標準分與百分等級對照表(單科)-分數區間[60,300]》。 (一)將學科全體考生的原始分數從大到小進行排序。 (二)計算小于或等于每個分數Xi的考生占該學科考生總數的百分比,從而求出每個分數Xi的百分等級Ri。 (三)查《標準分與百分等級對照表(單科)-分數區間[60,300]》,得到每個分數百分等級Ri對應的單科標準分Ti。 第八條??綜合分轉換 綜合分是考生高考統考科目的標準分和選擇性考試科目的標準分根據各自的權重加總后轉換的標準分。 根據標準正態分布常模量表,依照轉換公式Ti=500+100×Zi,建立《標準分與百分等級對照表(綜合分)-分數區間[100,900]》。 (一)按照語文、數學、英語各科權重為1.5,其他各科目權重為1,計算每個考生的合成總分,計算公式為: t=1.5×Tyw+1.5×Tsx+1.5×Tyy+Tx1+Tx2+Tx3 其中,Tyw、Tsx、Tyy、Tx1、Tx2、Tx3分別為語文、數學、英語、選考科目1、選考科目2和選考科目3的單科標準分。 (二)將全體考生的合成總分t從大到小進行排序。 (三)計算小于或等于每個合成總分ti的考生占考生總數的百分比,從而求出每個合成總分的百分等級Ri。 (四)查《標準分與百分等級對照表(綜合分)-分數區間[100,900]》,得到每個合成總分百分等級Ri對應的綜合標準分Ti。 第九條??標準分轉換工作在省教育廳領導下,由省考試局具體組織實施。 第十條??本辦法自公布之日開始實施,原標準分轉換辦法同時廢止。 第十一條??本辦法由省教育廳負責解釋。 附表:1。標準分與百分等級對照表(單科)-分數區間[60,300] 2。標準分與百分等級對照表(綜合分)-分數區間[100, 900] 附表1 標準分與百分等級對照表(單科)-分數區間[60,300] 附表2 標準分與百分等級對照表(綜合分)-分數區間[100,900] [詳情]
2020年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方式改革實施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海南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瓊府〔2016〕29號)和《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海南省深化高等學??荚囌猩C合改革試點方案的通知》(瓊府〔2018〕25號)及教育部相關規定要求,結合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第二條??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工作貫徹公平競爭、公正選拔、德智體美勞全面考核、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原則。 第三條??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以考生統一高考科目的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的成績為基本依據,參考高中綜合素質評價情況。 第四條??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實行梯度志愿、平行志愿等投檔錄取模式,增加院校和學生的雙向選擇機會。 第五條??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工作在省高校招生委員會的領導下,由省教育廳和省考試局具體組織實施。 第六條??院校按照向社會公布的招生章程,錄取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體健康狀況符合相關要求、投檔成績達到要求的考生。省考試局負責監督院校執行國家招生政策、招生計劃情況,糾正違反國家招生政策、規定的行為。 第二章??錄取批次與計劃編制 第七條??院校招生錄取的批次順序: 錄取批次分為本科批次和??婆?,本科批次分為本科提前部分和本科普通部分。 (一)本科提前部分按照本科提前普通類、本科藝術體育類(與本科提前普通類同時開展招生)、國家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特殊類型(含高水平運動隊、高水平藝術團、強基計劃、高校專項計劃等)的順序錄取。 (二)本科普通部分按照本科普通批、本科少數民族班和預科班的順序錄取。 (三)??婆伟凑崭呗殻▽?疲┨崆芭?、高職(??疲┧囆g體育類和高職(??疲┡捻樞蜾浫?。 第八條??院校招生計劃的編制方式: (一)院校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結合專業人才培養對學生學科專業基礎的需要,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中,分專業提出考生報考的專業科目要求,并按專業科目要求分類設置院校專業組。 (二)一所院??稍O置一個或多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內可包含數量不等的專業。同一院校專業組的各專業選考科目要求相同,選考科目要求相同的專業也可以分設在不同的院校專業組中。 (三)院校招生計劃按院校專業組方式編制。招生院校的計劃具體編制到各院校專業組內各專業,同一院校的不同院校專業組計劃因報考生源不同,相互之間不能調劑使用。 第三章??志愿設置與劃線比例 第九條??院校專業組是志愿填報與投檔錄取的基本單位。 第十條??各批次設置院校專業組的志愿數量: (一)本科提前部分的本科提前普通類、本科藝術類、本科體育類、國家專項計劃各設6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本科提前部分的藝術???、地方專項計劃各設3個院校專業組志愿、特殊類型設1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每個院校專業組內設6個專業志愿和服從專業調劑志愿。 (二)本科普通部分的本科普通批設24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本科少數民族班和預科班設6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每個院校專業組內設6個專業志愿和服從專業調劑志愿。 (三)高職(??疲┨崆芭?、高職(??疲┧囆g類、高職(??疲w育類各設6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每個院校專業組內設6個專業志愿和服從專業調劑志愿;高職(??疲┡O1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每個院校專業組內設6個專業志愿和服從專業調劑志愿。 (四)各批次按志愿錄取結束后,組織還有招生名額的院校專業組進行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數量與各批次設置院校專業組的志愿數量相同。 第十一條??考生填報志愿在高考成績公布后進行。 第十二條??考生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填報志愿,考生填報志愿須本人選考科目滿足擬報院校專業組科目要求方可填報。對于沒有提出選考科目要求的院校專業組,考生在報考時無選考科目限制。 第十三條??本科批次投檔最低控制分數線原則上按照在我省招生院校的本科計劃總數115%的相應位次考生分數劃線;??婆螌嵭邢葓笾驹冈賱澗€,原則上按招生院校的??朴媱澘倲?00%的相應位次考生分數劃線。 第十四條??部分特殊類型招生投檔最低控制分數線原則上按照考生總數25%相應位次考生分數劃線;藝術類、體育類最低控制分數線,分別按照藝術類(分專業類別)、體育類招生計劃總數的115%比例劃線。 第四章??投檔方式與錄取辦法 第十五條??各批次的投檔模式: (一)本科提前普通類、須面試的??铺崆芭?、本科藝術??紝嵭刑荻戎驹竿稒n錄取模式。 (二)本科提前部分的本科藝術類、本科體育類、國家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和本科普通批、本科少數民族班和預科班、高職(??疲┨崆芭?、高職(??疲┧囆g類、高職(??疲w育類、高職(??疲┡葘嵭衅叫兄驹竿稒n錄取模式。 第十六條??各批次的投檔比例: (一)實行梯度志愿投檔錄取模式的批次按不超過院校專業組招生計劃數120%的比例投檔(已有專門規定的按規定比例投檔),投檔數量按四舍五入取整。 (二)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的批次在進行模擬投檔后,按最終確定的院校專業組計劃數的100%比例正式投檔。 (三)特殊類型批次不限投檔比例,按符合投檔條件考生所填報的志愿投檔。 第十七條??院校招生錄取的投檔成績: 考生的高考總分包括高考綜合分和照顧加分之和。其中高考綜合分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考生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 (一)普通類的投檔成績:考生的高考總分作為投檔成績。 (二)藝術(非“??肌保╊惖耐稒n成績:在考生高考總分、藝術專業成績均達到投檔最低控制分數線的前提下,分別以各專業類別考生的專業考試成績作為投檔成績。 (三)體育類的投檔成績:在考生高考總分、體育專業成績均達到投檔最低控制分數線的前提下,以考生的高考總分作為投檔成績。 第十八條??投檔成績相同考生的排序規則: (一)當投檔成績相同時,按高考綜合分重新進行排序; (二)當高考綜合分相同時,按語文、數學、外語三科成績之和重新進行排序; (三)當語文、數學、外語三科成績之和相同時,按語文、數學的順序依照單科成績重新進行排序; (四)當語文、數學成績均相同時,按考生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第一高分科目、第二高分科目、第三高分科目的順序依照單科成績重新進行排序。 第十九條??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院校招生錄取的參考依據之一。省考試局在向學校投檔時,將考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情況提供給院校。院校根據招生要求參考使用。 第二十條??省考試局投出的考生電子檔案,由院校根據教育部、海南省的相關招生政策,以及本校公布在招生章程中的錄取規則進行審閱,擇優錄取。對錄取或退檔考生,由院校負責解釋。 第二十一條??省考試局根據相關招生政策對院校擬錄取、擬退檔的考生名單予以審核。 第五章??其他事項 第二十二條??本辦法適用于2020年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工作。本辦法由省教育廳負責解釋。 海南省普通高考標準分轉換實施辦法 海南省普通高考加分改革實施辦法[詳情]
原標題:海南公布高考綜合改革實施辦法,招生只分本科和??婆?海南省高考綜合改革今年7月首次落地。4月8日,海南省教育廳公布了《2020年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方式改革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根據《辦法》,2020年起,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將合并本科批次,只分為本科批次和??婆?。 據介紹,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以考生統一高考成績和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成績為基本依據,參考高中綜合素質評價情況,即按照“兩依據一參考”擇優錄取。 在錄取批次上有兩大變化:一是合并本科批次。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只分為本科批次和??婆?,本科批次分為本科提前部分、本科普通部分;二是調整部分批次錄取順序,將本科體育類、地方專項計劃調整到本科提前部分錄取。 志愿設置以院校專業組為基本單位,即采取“院校+專業”的方式。院校編制招生計劃按招生專業科目要求分類設置院校專業組,并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投檔錄取??忌顖笾驹疙毐救诉x考科目滿足擬報院校的專業組科目要求方可填報。對于沒有提出科目要求的院校專業組,考生在報考時無選考科目限制。 另外,投檔比例也有變化。改革前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各批次投檔比例原則上為院校招生計劃數的105%,改革后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各批次,在進行模擬投檔后按最終確定的院校專業組計劃數的100%比例正式投檔,可降低考生退檔的風險。 同時,海南省教育廳還公布了《海南省普通高考標準分轉換實施辦法》和《海南省普通高考加分改革實施辦法》,確保高考綜合改革穩步推進、平穩落地。記者 蘇季 責任編輯:黃曉冬[詳情]
原標題:北京新高考今起模擬志愿填報 為幫助考生了解相關投檔規則,掌握志愿填報方法,4月8日8:00至4月10日17:00,北京市將進行全市統一的模擬志愿填報。屆時,已報名參加北京2020年高考的統考考生可登錄北京教育考試院(www.bjeea.edu.cn)進行網上填報。 今年北京市進入高考綜合改革的實施階段。高招志愿設置和志愿填報系統都有調整,此次模擬填報涉及招生專業目錄、志愿設置、志愿填報流程等多個內容。在填報前,考生需在北京教育考試院網站查詢模擬招生專業目錄。北京教育考試院高招辦表示,此次專業目錄和招生計劃是專門為模擬志愿填報所編制的數據,與正式招生計劃無關。需要提醒的是,本次模擬志愿只涉及本科層次,設置本科提前批、本科普通批2個批次,不包括特殊類型招生和高職(??疲哟沃驹?。新京報記者 方怡君 責任編輯:黃曉冬[詳情]
2020年是北京市高考改革的落地之年,是新高考元年??荚噧热?、形式,志愿設置以及招生錄取等方面都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面對新高考,大家都是第一次。為了讓考生盡快適應前不久舉辦了2020年北京新高考適應性測試,而2020年高招模擬志愿填報也將在明天(4月8日)開始啦。模擬志愿如何設置?考生如何填報模擬志愿?下面咱們先來看一看海淀區教育招生和考試中心書記馬紅的詳細梳理。 主講人:海淀區教育招生和考試中心書記馬紅 Q 模擬填報志愿的目的是什么? 北京市2020年進入高考綜合改革的實施階段,高招志愿設置和填報志愿系統都有調整,模擬填報志愿的目的主要是讓考生了解熟悉招生專業目錄、志愿設置、填報志愿流程,熟悉填報志愿系統的操作流程。 Q 模擬填報志愿時間方式是什么? 模擬填報志愿時間:4月8日8:00~4月10日17:00。 模擬填報志愿方式:采取網上填報方式,考生登錄北京教育考試院網站(www.bjeea.edu.cn 或www.bjeea.cn)進行填報。 Q 模擬填報志愿的流程是什么? 模擬填報志愿主要有以下五個步驟: 1。登錄網站 登錄北京教育考試院網站(www.bjeea.edu.cn或www.bjeea.cn)。模擬填報志愿期間點擊專門的鏈接進入填報志愿首頁。 輸入14位考生號,高考報名時的密碼和校驗碼,點擊“立即登錄”。 密碼是考生在去年11月高考報名時自己設定的密碼,如果考生忘記了密碼,可以通過網站上的找回密碼功能重置密碼,或者考生本人向報名單位申請重置密碼。 強調一點:考生要有安全、保密的意識,不能隨意向他人透露密碼。如果因密碼外泄所產生的后果由考生自己承擔。 2。選擇類型 如果是報考普通本科專業的考生,需要點擊左面圖片,可以報考本科提前批普通類志愿和本科普通批志愿;如果報考藝術本科專業的考生,需要點擊右面圖片,可以報考本科提前批藝術類志愿和本科普通批志愿。 兩種類型只能選擇其中一種,不要選錯。 3。填寫志愿 在院校欄中輸入4位院校代碼,在專業組欄中輸入2位專業組編號,在專業欄中輸入2位專業代碼。輸入代碼后會顯示相應院校名稱、院校專業組名稱和專業名稱。 每個志愿還要填寫“是否服從專業組內調劑”。 4。提交志愿 志愿填寫完畢后點擊“提交”。 屏幕顯示以下頁面,模擬填報志愿完成。 5。核對志愿 考生填報志愿完成后,點擊頁面下方 “打印”按鈕。打印出考生的志愿表,建議認真核對。 Q 模擬填報志愿的相關材料有哪些?在哪里能找到? 考生可以從北京教育考試院網站的“高考高招”-“重要通知”-“北京市2020年高招模擬志愿填報專題”中查詢、下載模擬填報志愿的相關材料,主要包括: ◆模擬志愿填報問答 ◆模擬志愿草表 ◆模擬專業目錄 ◆志愿填報系統使用手冊 ◆2017年-2019年高招相關統計 Q 如何使用模擬專業目錄? 模擬專業目錄是考生模擬填報志愿的唯一依據??忌顖笾驹笗r所使用的院校代碼、院校專業組編號和專業代碼要以模擬專業目錄為準。模擬專業目錄分為三部分: ◆本科提前批藝術類 ◆本科提前批普通類 ◆本科普通批 在使用“模擬招生專業目錄”時,應做到五看: 一看類型:報考普通類考生,只看普通類部分。報藝術專業的考生看藝術類專業部分。 二看批次:各批次的招生院校及專業信息要到相應的批次部分查看。有些院校在本科提前批和本科普通批都有專業招生,批次不同,招生專業不同,考生要分清。 三看院校:在類型、批次已確定無誤的情況下,查找所報考院校的信息,要看清院校的代碼和要求。 四看專業組:每個院校分若干個院校專業組,以“{}”標注“院校專業組編號”,每個院校專業組標注了該組所有專業的選考科目(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要求。 五看專業:確定院校后要看清所報專業信息。 以北京交通大學的模擬專業目錄為例: ★院校代碼:院校名稱前的4位代碼。 ★院校專業組編碼:院校專業組名稱前以“{}”標注的2位編碼。 ★專業代碼:專業(大類)名稱前的2位代碼。 ★院校招生計劃數:院校名稱后面的數字。 ★專業招生計劃數:專業(大類)名稱后面的數字。 ▲特別提醒:模擬專業目錄和招生計劃是北京教育考試院高招辦專門為模擬填報志愿所編制的數據,與今年高考正式招生計劃無關,僅用于本次模擬填報志愿。 2020年在京招生的高校、專業、招生計劃數和相關報考要求以正式填報志愿前發布的“北京市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專業目錄”為準。 Q 模擬填報志愿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考生應注意以下兩點: 1。調整好填報設備 模擬填報志愿,需要使用Windows系統PC機,不建議使用手機、IPad或使用MacOS系統的Apple計算機進行填報。 填報時建議關閉防護軟件和防火墻并將安全級別調成默認級別。 2。充分利用模擬志愿草表 由于模擬填報系統有防控延遲機制,登錄系統后如果長時間沒有操作,系統會自動退出。為節省填報時間,建議先填寫好模擬填報志愿草表,再登錄模擬填報系統進行填報。 對于志愿填報 考生和家長也不用太過著急 抓住考慮志愿的幾個關鍵點 理清思路將有助于選報志愿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一 高考政策的六個不變 從大的方面來說,高考的性質、招生院校及專業和招生規模沒有變化;從考慮志愿來說,填報志愿時間、志愿批次設置和志愿投檔規則沒有變化。 01 高考性質沒有變 高考是為國家選拔人才的國家教育考試,也是相對來說最公平的選才方式?;謴透呖家詠?,為國家各項建設培養了大批量人才,促進了國家的跨越式發展。高考為國家選拔人才這個性質沒有改變。 02 大學專業沒有變 招生的大學和專業沒有變化,參加招生的大學還是原來那些大學,招生專業還是原來那些專業。各個大學的綜合實力和我們考生的報考意愿應該也不會有什么變化。 03 招生規模沒有變 預計今年的招生計劃和去年會差不多。 04 填報方式沒有變 填報高考志愿仍然采取網上填報方式??忌诠几呖汲煽円院笾?、知線、知位置的情況下在北京教育考試院網站(www.bjeea.cn)填報本科志愿。本科錄取結束后,未被錄取的考生在北京教育考試院網站填報??浦驹?。 05 批次設置沒有變 志愿批次的設置和前幾年一樣,本科志愿仍然兩個批次:本科提前批和普通批。??浦驹概我矝]有變化。 06 投檔規則沒有變 大家都知道,對于高考來講,有順序志愿和平行志愿兩種投檔規則,投檔規則沒有變化。按照規則,選報志愿的思路、意向和方法應該也不會有變化。 二 高考政策的六個變化 01 考試科目調整 2020年北京高考第一年不分文理科??荚嚳颇坑烧Z數外3科+文綜或理綜,變為高考+等級考,就是語數外3科高考科目,再加上從等級考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6科中考生已經選擇的3科。 02 考試時間延長 由于考試科目的調整,考試時間將由原來的2天,調整為現在的4天。 03 成績呈現改變 高考成績語文、數學、外語3科依然使用原始成績,6選3的等級考成績發生了變化,改為等級賦分形式呈現。 04 志愿設置變化 高考志愿以院校專業組為志愿單元。本科普通批的志愿個數增加到今年的30個志愿。 05 專業要求選考 今年新高考增加了招生專業對選考科目的要求,如果考生選考的科目不滿足選考要求就不能報考這個專業。這是特別需要考生注意的一點變化。 06 新增強基計劃 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要求,從今年開始將在部分院校試點“強基計劃”招生,全面取消了實行多年的“高校自主招生”。 三 新高考政策下關注幾個新名詞 01 院校專業組 是本科志愿填報和錄取投檔的基本單位。由院校根據不同專業(或專業類)的人才培養需要,進行選考科目要求設置。 一所院??稍O置一個院校專業組,也可以設置多個院校專業組,但是,同一院校專業組內的,所有專業選考科目要求,必須相同。同一院校如果選考科目要求相同的專業比較多,也可劃成幾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內包含6個專業。 現在每個院校專業組,相當于以前的招生院校,每一個院校專業組都會有一個代碼,是填報志愿的基本單元。 02 等級考賦分 2018年市教委出臺了《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于普通高中等級性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方式的通知》文件,學考等級考成績以賦分成績呈現。 折算辦法:將原始成績劃定為A、B、C、D、E五等,在五等基礎上進一步細化為21級,每級分差為3分,起點賦分為40分每一科滿分為100分。 03 強基計劃 今年1月15日,教育部向社會發布《關于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文件,明確提出2020年要在全國36所高校試點強基計劃招生。 強基計劃主要選拔培養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 四 新高考政策下關注志愿設置 本科志愿設置歸納概括為:“兩批次” “三十個院校專業組”“一特殊”“N征集”。 01 兩批次 高考志愿按批次設置,本科志愿設置兩個批次——本科提前批和本科普通批。 注意:本科提前批分為普通類和藝術類,只能二選一,不能兼報。 □ 本科提前批普通類 A段:體育院校(專業)、軍事院校、武警部隊院校、公安類院校、航空飛行與指揮專業、飛行技術專業等院校(專業)在A段錄取。還有一些院校(專業),如外交學院、國際關系學院、北京電子科技學院等也在A段錄取。A段設置兩個順序志愿,每個志愿選報6個專業,并注明是否服從調劑。 B段:“雙培計劃”“外培計劃”和“農村專項計劃”在B段錄取。B段設置20個平行志愿,每個志愿是1所院校的1個專業,不設專業調劑。 □ 本科普通批 包括所有學校:雙一流院校、普通本科院校、民辦院校、獨立學院、二級學院等,都在本科普通批錄取。 02 三十個院校專業組 指的是本科普通批設置30個志愿單元,每個志愿單元為一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可以選報6個專業,并注明是否服從調劑。30個院校專業組為平行志愿。 03 一特殊 特殊類型志愿是指和大學簽約的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特殊類型志愿設置一個志愿,可以選報6個專業,并注明是否服從調劑。 由于疫情影響,高水平藝術團校測已經推遲了,高水平運動隊錄取時將招生院校校測成績作為考生資格認定的依據。報考兩類特殊類型招生的考生需要注意相關通知。 04 N征集 本科提前批普通類A段和本科普通批在正式志愿錄取結束后,都會有征集志愿的機會。征集志愿只是正式志愿的補充,考生應該更重視正式志愿。 五 新高考政策下關注兩種投檔規則 大學錄取有兩種投檔規則:順序志愿和平行志愿。 對于本科層次:順序志愿包括:本科提前批普通類A段;平行志愿包括:本科提前批普通類B段和本科普通批。 01 順序志愿投檔規則 按照“志愿優先,從高分到低分”的原則進行投檔,參加順序志愿錄取的院校,首先對檢索第一志愿考生,第一志愿錄取結束后,若高校招生計劃未完成,未完成計劃學校進行第二志愿投檔錄取。 注意:第一志愿最重要。需要報考提前批次A段的考生要注意第一志愿的選報。 02 平行志愿投檔規則 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對分數線上未被錄取的考生按錄取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排序進行一次性投檔。錄取時根據考生所填報志愿順序,投檔到排序在前且有計劃余額的院校專業組。 這是絕大多數考生需要涉及到的,平行志愿投檔規則注意三點: 一是平行志愿分數最重要,分數越高越具有競爭力。 二是平行志愿有順序,要注意30個院校專業組的排列順序。 三是平行志愿實行一輪投檔,對于挑專業的考生要規避退檔風險,建議大家盡量填寫服從調劑。 順序志愿、平行志愿的投檔規則不同,考慮的大學專業不同,排列的順序不同,所以對于投檔規則大家一定要特殊關注,吃透政策。 六 新高考政策下關注專業錄取要求 有三點請考生、家長注意: 01 專業選考要求 這是今年新的規定,大概有多一半的專業會有選考科目要求??忌绻獔罂寄骋粚I(大類),首先要具有報考這一專業的資格,就是考生要注意專業對選考科目的要求,考生如果沒有選擇專業要求的選考科目,就不能報考該專業。還有要注意,名稱相同的專業,不同院校的選考要求也可能不同。 02 專業錄取規則 院校有投檔規則,專業錄取也有錄取規則,主要有三種:分數優先、志愿優先和分數級差,我們在選擇院校專業組之后,還要考慮院校專業組的六個專業的選擇和排列順序,尤其要注意專業的錄取規則,每個院校的專業錄取規則也會不同。 03 專業特殊要求 一些院校對專業會提出特殊要求,如一些外語類專業,對外語單科成績要求不低于110分,首師大的小教專業和學前教育專業需要在考前進行面試。 來源:海淀教育微信公眾號[詳情]
2020年新高考,我市將實行“不分文理”“3+3”的高校招生錄取模式。今日,我市發布了《天津市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報與投檔錄取實施方案》,那么新高考改革后,在考試、志愿填報與投檔錄取方面有哪些變化?需要注意些什么?市高招辦為您全面解讀。 一、關于考試與成績 1.2020年普通高考考試科目有哪些? 從2020年起,普通高校招生主要依據統一高考成績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錄取。統一高考設有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等級性考試設有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考生須從中選擇3個科目。也就是說,每個考生共參加6個科目的考試。 2。普通類院校招生錄取總成績是如何構成的? 普通類本科院校招生錄取總成績滿分為750分。其中,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滿分均為150分,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每門滿分均為100分。普通類高職(??疲┰盒R哉Z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為主要依據進行錄取,滿分為450分。英語科目采取一年兩考的方式,考生可選擇參加兩次考試,取其中較高一次成績計入高考總分(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考試時間以正式通知為準)。 3。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成績是如何進行賦分的? 等級性考試成績在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時,每門科目成績由五等細化為21級,相鄰兩級之間的分差均為3分。 4.2020年普通高考報考科類有哪些變化? 2020年取消文理分科后,報考科類由改革前的文史類、理工類、藝術文、藝術理、體育文、體育理6個科類,變為普通類、藝術類和體育類3類。 5?!安环治睦怼睅砟男┳兓?? “不分文理”后,一方面,統一高考的3門科目試卷所有考生完全一致,其中的數學科目試卷也不再區分文理。另一方面,高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興趣特長和專業傾向,自主選擇3門等級性考試科目,多達20種組合,科目組合的選擇權掌握在學生手中,打破了過去只有文科和理科兩種選擇的局面。 二、關于志愿填報 6.2020年在志愿填報和投檔錄取方面有什么主要變化? 2020年高考改革后,本科批次以院校專業組(“院校+專業”)為單位進行招生錄取。院校專業組由院校根據不同專業(含專業或大類)的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選考科目要求(以下簡稱選考科目要求)和人才培養需要設置,是本科志愿填報與投檔錄取的基本單位。一所院??稍O置若干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內可包含數量不等的專業。同一院校專業組內各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必須相同。 高職(??疲┡?,因以統一高考3門科目成績為主要依據實施錄取,不涉及選考科目要求,故原則上仍以院校為單位進行投檔錄取。 7.2020年在志愿填報方面對考生有什么要求? 由于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由考生從6門科目中任選3門,因此,考生的等級性考試科目不盡相同,而招生院校各專業組的選考科目要求也有所不同??忌谔顖笾驹笗r,須對照院校專業組的選考科目要求,自主選擇的等級性考試科目須滿足報考院校專業組的選考科目要求。對于不限選考科目要求的院校專業組,考生在填報時沒有科目限制??忌鷳鶕救藢嶋H情況,結合興趣、愛好,合理選擇各批次具備填報資格的志愿,填報時應仔細閱讀相關院校的招生章程。 8.2020年招生院校對等級性考試選考科目的要求主要是什么,如何查詢? 高校依據教育部和我市有關要求,認真研究本校人才培養對高中學生學科專業基礎的需要,提前制訂了本校擬招生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選考科目要求主要分為四種:一是高校專業培養與某1門科目關聯度高的,要求為“考生必須選考該科目方可報考”;二是高校專業培養與2-3門科目有一定關聯度的,要求為“考生選考其中1門即可報考”;三是高校專業培養與2-3門科目關聯度高的,要求為“考生2-3門均須選考方可報考”;四是高校專業培養對學生學科基礎要求相對較寬的,要求為“選考科目不限”,考生在填報時無選考科目限制。 我市已于2018年5月公布了2020年擬在津招生高校本科專業選考科目要求目錄,考生可以通過招考資訊網(www.zhaokao.net)“高考一點通”欄目,以及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試院官方微信公眾號“新高考”欄目查詢。2020年各高校在實際招生安排中,部分高校、部分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可能會有所調整變化,最終應以2020年公布的招生計劃為準,并作為填報志愿的依據。 9.2020年招生計劃是如何編制的? 由于2020年各本科院校不同專業將提出相應的選考科目要求,且以院校專業組方式進行投檔,因此各院校也要按專業組方式編制在津本科招生計劃。院校在津公布計劃總額須具體編制到各院校專業組,院校專業組的計劃原則上須具體編制到組內各專業。招生計劃樣表如下表所示。 10.2020年普通類專業招生錄取批次是怎樣設置的? 普通類專業招生批次較往年相比沒有變化,仍分為本科批次和高職(??疲┡?。本科批次分為提前本科批次和普通本科批次。其中,提前本科批次分為A、B兩個階段,A階段為飛行員、軍隊、公安、消防、司法、航海、公費師范生、小語種等特殊類專業及經教育部批準的綜合評價試點高校,B階段為地方農村專項計劃招生院校。普通本科批次分為A、B兩個階段,A階段為公辦本科院校及經批準在本階段錄取的院校,B階段為民辦本科院校和獨立學院。高職(??疲┡畏譃樘崆案呗殻▽?疲┡魏推胀ǜ呗殻▽?疲┡?。 11.2020年普通類專業各批次志愿是怎樣設置的? 提前本科批次A階段設置1個院校(專業組)志愿,B階段(地方農村專項計劃)設置5個平行院校(專業組)志愿。每個院校(專業組)設置3個專業志愿和1個服從調劑專業志愿。 普通本科批次A階段設置50個平行院校(專業組)志愿,B階段以及A、B階段的征詢志愿均分別設置25個平行院校(專業組)志愿,每個院校(專業組)設置6個專業志愿和1個服從調劑專業志愿。普通本科批次A階段前,單獨設置1個“特殊類型考生志愿”,由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考核并合格、經公示無異議的考生填報。 提前高職(??疲┡卧O置1個院校志愿,每個院校志愿設置3個專業志愿和1個服從調劑專業志愿。 普通高職(??疲┡卧O置10個平行院校志愿,每個院校志愿設置6個專業志愿和1個服從調劑專業志愿。 12.2020年普通類志愿數量是如何設定的? 2020年普通類本科院校以院校專業組為投檔單位,一所院校被分為若干個專業組,需要結合分組情況確定平行志愿數量。根據我市往年的志愿設置和填報情況,借鑒第一批試點省市的實測數據,結合高校選考科目要求的總體情況,確定普通本科批次A階段設置50個平行院校(專業組)志愿,B階段設置25個平行院校(專業組)志愿,普通本科批次共計設置75個平行院校(專業組)志愿,在采取院校專業組方式進行投檔的改革試點省市中,我市志愿設置數量是全國最多的。 每個院校專業組志愿下,還可以填報6個專業志愿和1個服從調劑專業志愿,普通本科批次共計設置450個專業志愿及相應的服從調劑專業志愿。此外,A、B階段的征詢志愿還分別設置了25個平行院校(專業組)志愿。院校專業組志愿數量和專業志愿數量充分保證了考生的錄取機會。 13.2020年普通類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是如何劃定的? 普通類本科批次和高職(??疲┡卧瓌t上按照招生計劃數的100%劃定錄取控制分數線。 14.2020年特殊類型招生錄取控制參考線是如何劃定的? 為滿足部分軍隊類院校和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等特殊類型招生需要,2020年仍按照考生總人數的前30%劃定特殊類型招生錄取控制參考線。 15.2020年我市志愿填報方式是怎樣的? 我市仍實行知分知位知線填報志愿方式,仍實行“兩次填報”“兩次征詢”。第一次填報本科院校志愿,第二次填報高職(??疲┰盒V驹?,第一次征詢志愿面向普通本科批次A階段院校以及藝術體育類本科批次院校,第二次征詢志愿面向普通本科批次B階段院校進行。 我市繼續實行網上填報志愿,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試院官方網站(招考資訊網www.zhaokao.net)為填報志愿的唯一網站。網報志愿即為考生的最終填報志愿。 16.2020年志愿填報會為考生提供哪些信息,查詢渠道分別是什么? 一是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計劃??忌顖笾驹傅囊罁恰?020年全國普通高校在津招生計劃》,未經市高招辦公布的招生院校和計劃,一律不安排在津招生。我市招生計劃經教育部安排下達、市高招辦匯總后,將在填報志愿前免費提供給高考報名考生,并面向社會公布。每階段錄取結束后,未完成的剩余計劃將通過招考資訊網(www.zhaokao.net)及各媒體統一公布。 二是2020年在津招生高校的招生章程。在填報志愿前,考生及家長除認真了解《招生計劃》外,還要認真查閱擬報考院校的《招生章程》,這也是考生填報志愿的重要參考資料,其中包含了招生院校的錄取原則、單科成績要求、面試和身體條件要求等。市高招辦將收集匯總在津招生院校的《招生章程》,并通過招考資訊網(www.zhaokao.net)和官方微信公眾號予以公布。因院?!墩猩鲁獭钒l布較晚未能收集到的,考生可登錄高校的官方網站或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查詢。 三是招生錄取統計資料。市高招辦將編制近三年錄取統計資料,統計資料中包含了各院校各專業(分文理)錄取平均分、最低分等信息,供考生參考。 四是2020年考生成績統計信息。將繼續公布一分一段高考總成績統計信息。同時,在志愿填報系統中,向普通類考生提供本人的“1+6”成績統計信息?!?”是指2020年高考總成績位次,“6”是指根據考生選擇的3門等級性考試科目,提供考生分別在選考某一科或某兩科的所有考生中的總成績位次。例如,某考生等級性考試科目為物理、化學、生物,那么志愿填報系統中將提供“1”個總位次——該生的高考總成績位次;“6”個分位次——考生分別在選考物理、化學、生物,以及選考物理加化學、物理加生物、化學加生物的所有考生的總成績位次。 報考藝術類、體育類的考生,還將提供藝術類市級統考各專業綜合分一分一段統計信息、體育類綜合分一分一段統計信息等。 17.2020年考生填報志愿時,如何有效使用上述信息? 《招生計劃》和《招生章程》是考生填報志愿的依據。網上填報志愿系統中的院校名稱、專業名稱、院校專業組代碼、專業代碼等內容,均以《招生計劃》公布的為準??忌诓殚啞墩猩媱潯窌r需特別注意院校(專業組)對考生的選考科目要求等。同時,還需查閱院?!墩猩鲁獭?,了解辦學地點,院校(專業)對考生性別、外語語種、單科成績、面試和身體條件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專業錄取規則等??忌仨殗栏癜凑者@些要求填報志愿。 《統計資料》和成績統計信息是考生填報志愿的參考數據??忌筛鶕约旱奈淮渭巴昵闆r,做一個大致定位。再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專業傾向等填報志愿。往年的錄取情況是在文理分科、以院校為單位的投檔錄取模式下的錄取結果,位次信息根據群體志愿填報情況每年均具有一定的波動性,這些信息僅為考生2020年志愿填報提供參考。 18.2020年志愿填報還有哪些新的舉措? 為了更好地幫助2020年高考考生填報志愿,市高招辦采取了相應措施。一是完善往年統計資料。在排版上將2019年同一院校文理科錄取統計信息統一編排,便于今年文理不再分科后考生參考查看;在數據統計上繼續提供各專業錄取最低分和位次,以及各專業平均分,更好地為考生提供數據參考。二是開發高考志愿輔助系統。為更好地服務廣大考生,我市研發了“高考志愿輔助系統”,該輔助系統將于4月上旬面向高考報名考生開放,考生可以提前將滿足院校選考科目要求且有意向的院校進行篩選和比較,為正式填報做好相應準備。三是實施全流程模擬演練。我市已于2020年1月初組織了適應性測試,經過評卷工作人員的辛苦努力,在疫情防控情況下完成了評卷工作,預計4月上旬考生可查詢本人成績。4月中旬,將組織所有高考報名考生進行模擬填報志愿,幫助考生通過模擬演練,了解錄取政策,熟悉填報辦法,掌握填報流程。 19.2020年藝術類專業招生錄取批次是怎樣設置的? 藝術類專業招生分為本科批次與高職(??疲┡?,原則上均以院校為單位進行招生錄取。對于有選考科目要求的本科院校,可以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進行招生錄取。藝術類本科批次和高職(??疲┡尉址譃樾?己徒y考兩個階段。錄取時,先進行??茧A段的錄取,再進行統考階段的錄取。 20.2020年藝術類專業各批次志愿是怎樣設置的? 藝術類本科批次??茧A段設置2個單獨志愿,1個為自劃線院校(專業組)志愿,1個為非自劃線院校(專業組)志愿,每個院校(專業組)設置2個專業志愿和1個服從調劑專業志愿。錄取時,先進行自劃線院校的錄取,再進行非自劃線院校的錄取。 藝術類本科批次統考階段設置10個平行院校(專業組)志愿,每個院校(專業組)志愿設置2個專業志愿和1個服從調劑專業志愿。 藝術類高職(??疲┡涡?茧A段設置1個院校志愿,每個院校志愿設置2個專業志愿和1個服從調劑專業志愿。 藝術類高職(??疲┡谓y考階段設置10個平行院校志愿,每個院校志愿設置2個專業志愿和1個服從調劑專業志愿。 21.2020年藝術類專業的志愿填報條件有哪些? 報考藝術類專業的考生,須滿足以下條件: 文化成績要求:(1)報考藝術類本科批次??茧A段中自劃線院校的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對高考文化成績沒有要求,但錄取時須達到報考院校自主劃定的最低文化控制線。(2)報考其他藝術類本科和高職院校的考生,高考文化成績須分別達到相應批次的錄取控制分數線。 專業成績要求:(1)報考藝術類本科批次和高職批次統考階段院校的考生,須專業市級統考成績合格。(2)報考藝術類本科批次和高職批次??茧A段院校的考生,須參加招生院校組織的專業??记页煽兒细?。若報考專業屬于專業市級統考范圍,則考生還須專業市級統考成績合格。 22.2020年藝術類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是如何劃定的? 藝術類本科批次和高職(??疲┡胃鶕逃康囊?,分別按照不低于我市普通類本科批次和高職(??疲┡武浫】刂品謹稻€的一定比例劃定(藝術類自劃線院??勺灾鲃澏ū拘N幕刂品謹稻€)。 23.2020年體育類專業招生錄取批次是怎樣設置的? 體育類專業招生分為本科批次與高職(??疲┡?,原則上均以院校為單位進行招生錄取。對于有選考科目要求的本科院校,可以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進行招生錄取。 24.2020年體育類專業各批次志愿是怎樣設置的? 體育類本科批次設置10個平行院校(專業組)志愿,每個院校(專業組)志愿設置2個專業志愿和1個服從調劑專業志愿。 體育類高職(??疲┡卧O置3個平行院校志愿,每個院校志愿設置2個專業志愿和1個服從調劑專業志愿。 25.2020年體育類專業的志愿填報條件有哪些? 考生的高考成績須達到我市體育類相關錄取批次的錄取控制分數線。同時,考生須參加全市體育類專業統一考試且成績合格。 26.2020年體育類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是如何劃定的? 體育類本科批次和高職(??疲┡?,分別根據體育專業市級統考合格考生的文化統考成績,按照略多于招生計劃數(不超過1:1.5)的原則,劃定體育類專業錄取控制分數線。 27.2020年藝術體育類考生可以兼報普通類院校嗎? 填報藝術類及體育類本科志愿的考生,可以兼報除提前本科批次外的其他普通類院校志愿;填報藝術類及體育類高職(??疲┲驹傅目忌?,可以填報除提前高職(??疲┡瓮獾钠渌胀惛呗氃盒V驹?。填報辦法均與普通類考生相同。 三、關于投檔錄取 28.2020年普通高考,錄取順序是怎么樣的? 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按如下順序依次進行:藝術類、體育類本科批次和提前本科批次(三個批次同步錄取,不得兼報),普通本科批次A階段,藝術類、體育類本科批次征詢和普通本科批次A階段征詢,普通本科批次B階段,普通本科批次B階段征詢,藝術類、體育類高職(??疲┡渭疤崆案呗殻▽?疲┡危ㄈ齻€批次同步錄取,不得兼報),普通高職(??疲┡?。 符合分數范圍已被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后續志愿投檔和錄取。符合分數范圍的考生如未被上一批次(階段)院校錄取,可以繼續參加下一批次(階段)院校的錄取。 29.2020年普通高考投檔錄取方式是怎樣的? 2020年,高校招生錄取仍主要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的辦法。具體而言,藝術類本科批次統考階段、體育類本科批次、提前本科批次B階段(地方農村專項計劃)、普通本科批次(含A、B階段)、藝術類高職(??疲┡谓y考階段、體育類高職(??疲┡魏推胀ǜ呗殻▽?疲┡武浫【鶎嵭衅叫兄驹竿稒n錄取的辦法。 30.2020年在津招生的普通類院校錄取的主要依據是什么? 普通類本科院校依據考生統一高考成績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錄取。 普通類高職(??疲┰盒R罁忌Z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錄取。 其他院校根據本校招生章程中規定的錄取原則實施錄取。 31。如何理解平行志愿投檔規則? 平行志愿是指考生所填報的若干個院校(專業組)志愿為平行關系。平行志愿投檔原則是“分數優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檔、不再補檔”,計算機先從最高分考生開始,從高分到低分依次檢索和投檔,當檢索到某一考生時,遵循該考生所填報的志愿順序檢索,當符合投檔條件時即被投檔。具體來說: 一是分數優先。計算機投檔系統先對平行志愿投檔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上尚未被錄取考生,按高考總成績(含政策照顧)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排序。 二是遵循志愿。計算機依次檢索每位考生填報的平行志愿;若考生符合其中一所以上院校(專業組)的投檔條件時,則將考生的檔案投到平行志愿中序號在前的院校(專業組);若考生只符合其中一所院校(專業組)的投檔條件,則將會被投檔到該院校(專業組)。 三是一次投檔、不再補檔。按照計算機投檔規則和程序,平行志愿各院校(專業組)同時進行一次性投檔;若考生進檔后,不符合院校錄取要求又被退檔,則不再投向該考生在該批次報考的其他平行志愿院校(專業組);如院校(專業組)因將不符合錄取條件的考生退檔后形成了余缺計劃,只能等待參加征詢志愿錄取,不能再接收該平行志愿的第二次補充投檔。同一批次平行志愿下一次性向全部院校(專業組)投檔,不會二次補檔。 32.2020年平行志愿投檔時,普通類考生總分相同時如何排序? 普通本科批次,若考生統一高考招生錄取總成績(含政策照顧)相同,將依次按照語文、數學、外語單科成績,等級性考試3門科目中最高成績、次高成績,由高到低排序。 普通高職(??疲┡?,若考生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含政策照顧)相同,將依次按照語文、數學單科成績,由高到低排序。 33.2020年在津招生的藝術類及體育類專業錄取的主要依據是什么? 藝術類本科批次和高職(??疲┡蔚慕y考階段,以及體育類本科批次和高職(??疲┡尉跃C合分為主要依據,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錄取。藝術類本科批次和高職(??疲┡蔚男?茧A段,根據本校招生章程中規定的錄取原則實施錄取。 34.2020年藝術類統考階段各類別綜合分是如何構成的? 藝術類統考階段綜合分構成如下: 美術與設計學類綜合分=文化總分×40%+專業市級統考成績×2.5×60%。 戲劇與影視學類綜合分=文化總分+專業市級統考成績×3.75。 舞蹈學類綜合分=專業市級統考成績。 播音與主持專業綜合分=文化總分×80%+專業市級統考成績×7.5×20%。 其中,藝術類本科批次文化總分包含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和3門學生自主選擇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含政策照顧);藝術類高職(??疲┡挝幕偡职Z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含政策照顧)。 35.2020年體育類專業招生綜合分是如何構成的? 體育類專業招生按照綜合分錄取,綜合分構成如下: 體育類綜合分=文化總分+專業市級統考成績。 其中,體育類本科批次文化總分包含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和3門學生自主選擇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含政策照顧);體育類高職(??疲┡挝幕偡职Z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含政策照顧)。 36.2020年平行志愿投檔時,藝術類及體育類考生綜合分相同時如何排序? 藝術類本科批次統考階段和體育類本科批次投檔時,若考生綜合分(含政策照顧)相同時,先比較專業市級統考成績,再依次按照語文、數學、外語單科成績,等級性考試3門科目中最高成績、次高成績,由高到低排序。 藝術類高職(??疲┡谓y考階段和體育類高職(??疲┡瓮稒n時,若考生綜合分(含政策照顧)相同時,先比較專業市級統考成績,再依次按照語文、數學單科成績,由高到低排序。 37.2020年普通高考和春季高考可以兼報嗎? 符合報名條件的考生可以兼報普通高考和春季高考。被春季招生本科層次院校錄取的考生,不能再參加秋季普通高考各批次的志愿填報和錄取。被春季招生高職院校錄取的考生,如符合秋季普通高考報名條件且報名參加考試,只能填報普通高考本科各批次的志愿。如考生被普通高考本科層次院校和春季高職院校同時錄取,教育主管部門在進行電子學籍注冊時,只保留其普通高考本科層次錄取資格,春季高職院校的錄取資格將予注銷。 來源: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試院[詳情]
原標題:春季“職教高考”是一項什么制度 江蘇深化高考綜合改革方案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分類考試招生改革”,為落實這一要求,我省出臺并實施高職院校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春季“職教高考”制度,以進一步提升我省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選拔培養工作水平。 一、什么是春季“職教高考” 2019年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其中要求加快推進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把高職院??荚囌猩c普通高校招生相對分開,逐步建立“職教高考”制度。我省結合實際,出臺《江蘇省高等職業院??荚囌猩贫雀母飳嵤┓桨浮?,明確“2021年起高等職業院校面向普通高中畢業生、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和社會人員等不同群體,實行分類考試招生,逐步實現分類考試錄取作為高職院校招生主渠道”。其中面向普通高中畢業生、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的考試都在春季先后舉行,稱為春季“職教高考”。 二、春季“職教高考”的主要內容 實施春季“職教高考”的目的是通過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促進職業院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探索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選拔培養規律,加快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搭建各類人才選拔培養立交橋。其主要內容是: 一是面向普通高中畢業生。對符合我省普通高考報名條件的高中畢業生,高職招生院校依據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結果,參考綜合素質評價,以及院校招生章程中規定的考試或考核成績進行綜合評價,擇優錄取。如果高中畢業生未參加春季“職教高考”或未被錄取,符合相關條件的還可參加6月份全國普通高考。我省關于進一步做好深化高考綜合改革的相關政策文件進一步明確,自2021年起,我省部分省屬應用型本科高校和職業教育本科高校納入高職院校提前招生。 二是面向中職學校畢業生。對具有我省戶籍或取得我省學籍,且符合高等學校招生報名基本條件的中等職業學校(含普通中專、職業中專、職業高中、成人中專、技工學校)應、往屆畢業生,高職招生院校采取“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選拔方式。對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而言,可以通過參加對口升學的統一考試,報考省內部分應用型本科院校,也可報考省內高職院校;未參加對口升學統一考試的,還可憑中職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加高職院校錄取。 三、春季“職教高考”有利于減輕學生升學壓力 職業教育發展好了,能夠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成長成才路徑,并有效分解普通高考升學的壓力,避免“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現象,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造更好的條件??梢哉f,推進分類考試招生改革,建立春季“職教高考”制度減輕了部分學生的升學壓力。 相比6月份的全國普通高考,春季“職教高考”更加注重對學生的職業適應性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綜合素質水平等方面的考查,文化課考試難度相對較低。同時普通高中學生如果參加春季“職教高考”沒有被錄取,仍然可以參加后面的全國統一高考和錄取,這將切實減輕考生的備考壓力。另一方面,春季“職教高考”的實施有利于防止“一考定終身”現象,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升學發展選擇渠道。2021年起,我省部分省屬應用型本科高校和職業教育本科高校將納入高職院校提前招生,面向普通高中畢業生在春季進行招生錄?。创杭尽奥毥谈呖肌保?。本科層次高校的加入不僅讓考生的選擇范圍進一步擴大,而且也為成績較好的學生提供了更好的升學去向,能夠更好滿足家長和學生的需求。 四、春季“職教高考”能夠更好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我國是制造業大國,需要大量高級技能型、專業應用型人才。廣大高職院校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提升辦學實力,建設了一批國家品牌專業和特色專業,培養出的高素質技術技能性人才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就業形勢穩中向好,職業教育的吸引力逐年增強。從近年來實際招生情況看,很多考生和家長也在不斷轉變思想觀念,越來越看好職業教育。春季“職教高考”的實施可以推動學生結合個人的興趣特長,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提前謀劃個人未來發展方向,更早開展職業生涯規劃,促進個人更好成長成才,擁有更為出彩的人生。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責任編輯:黃曉冬[詳情]
今日,北京2020年新高考政策出爐,高考時間變為4天。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分為本科、高職(??疲﹥蓚€階段。本科階段的志愿填報與錄取投檔采用院校專業組方式,本科普通批實行平行志愿,設置30個志愿。高職(??疲╇A段采用“統考+合格性學業水平考試”招生模式,??破胀ㄅO置20個平行志愿,每個志愿設置1所院校1個志愿。 家長如何幫孩子制定靠譜可行的報考方案?如何實現分數利益最大化?名牌大學和熱門專業如何選擇?新浪教育特邀國內知名高考升學規劃專家靳小強老師免費給大家送福利啦?。?!靳老師將于2020年1月20日16:00在新浪教育高考家長群內進行語音分享講座,幫助大家解疑答惑。 講座主題:北京高考時間及招考規定的全面解讀 1、考試時間的變化及影響 2、填報時間及設置的變化及影響 3、新高考后第一年報考注意事項 講座時間:2020年1月20日16:00 講座嘉賓:國內知名高考升學規劃專家靳小強 參加方式:識別如下小助手二維碼進群參加講座,備注:進群聽講座。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此外,靳小強老師將通過一對一答疑解惑,解決不同考生與家長的個性化問題?,F在掃描下方二維碼預約專家咨詢,原價899,現價99?。?!速到速得,搶完為止! [詳情]
交匯點訊 江蘇新高考采取3+1+2模式,總分750分,選擇科目從8種增加到12種。面對這一系列的變化,學生如何應對?高校錄取又將有哪些調整?5月18日,記者從南京市第九中學獲悉,在該校舉行的“南京高校優質生源基地授牌儀式”上,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河海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財經大學、南京審計大學共15所江蘇高校共同給南京九中授牌。在現場,這15所高校的招生專家也就新高考背景下,“大學人才選拔、錄取”“高中和高校如何銜接”等相關話題做了交流和分享。 “未來的政策導向就是扁平化,好多專業都會不限制文理科,這就對高中學生的學業發展和選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要清楚自己未來到底對什么感興趣,比如,你喜歡生命科學,那你就要確定學習化學。所以,家長和老師要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更早地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興趣點?!蹦暇┺r業大學招辦老師分析道。 “高校和高中校要做好銜接,挖掘學生興趣點,增加學生的專業體驗,為學生選科做好準備。我們邀請中學生進入大學的實驗室,更加深入理解專業、自己的興趣點、選擇大學的目的。社會需要什么人才,從供給和需求進行很好的生涯規劃。我們高校老師也會走進高中校和學生們面對面交流?!蹦暇├砉ご髮W招辦主任徐蔡余介紹道。 據了解,新高考方案中,統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不分文理,使用全國卷;選擇性科目由學生根據高校選科要求,結合自身特長興趣,首先在物理和歷史中選擇1門,再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選擇2門,即“3+1+2”模式。高考根據專業人才培養對學生學科專業基礎的要求,科學合理設置選擇性考試科目要求。按照物理等科目類、歷史等科目類,分開計劃,分開錄??;實行“院校專業組”的志愿填報方式,以平行志愿方式投檔。 江蘇新高考方案公布后,為學生做好生涯規劃,成了中學和大學共同關注的焦點。新高考方案將從2018年入學的高一學生開始實施,各門學科的組合方式共有12種,相比此前的8種增加了4種。南京第九中學校長張恒柱說:“目前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實行大類招生,大類招生有利于把同一個組合的學生放在一起比較,為高校招生,學生填報專業帶來很大的方便?!闭劶爸袑W和高校該如何銜接的問題,張恒柱表示:“學校設想首先與高校保持有交溝通,及時了解高校專業選科要求。而且針對這15所高校,高一年級各班將對應了解一所高校,并且通過互動增加對大學的了解,確立人生目標。校方還有一個特別的創意,正在認真籌劃‘大學節’,作為生涯規劃的重頭戲,幫助學生更多地去了解大學?!?另外,各高校招辦專家還表示,現在雖然各校在編制今年的招生計劃,但也都在思考新高考模式下對選科的要求,一些偏理工類的學校對物理有要求,一些綜合性大學則要求比較寬泛。而今年一些學校的招生計劃已經有了大概的眉目,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招辦老師告訴記者:“今年,我們擬在省內增加300個計劃。今年還新成立了教師教育學院,將在漢語言文學(師范)、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英語(師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師范)、物理學(師范)5個專業招收本科生。此外,還增設了人工智能、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經濟統計學、防災減災科學與工程、地理空間信息工程、環境生態工程等6個新的專業,以滿足社會對這些專業人才的需求?!?交匯點記者 葛靈丹 高中生家長可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新浪高考官方微信家長群。免費獲取往屆優秀家長經驗、志愿填報技巧、考生心理輔導方法、考前營養搭配等第一手高考信息!陪孩子走好高考路。 [詳情]
近日,一份 “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完善建議征求意見問卷”在浙江各地掀起了熱議。 (問卷圖片由浙江某技術老師提供) “這是一份‘挺有預設味’的高考改革調查表”,一位一線技術老師在看到這份調查問卷,尤其是看到第一個問題之后發出了這樣的感嘆,他認為,調查問卷第一個問題的設置,是在引導一個結果——“技術不需要作為選考科目”。 “溫州的技術教師群,對‘技術是否值得選考’這個話題的討論,火熱的很!”浙江溫州某中學技術老師李森說,“此前就有‘技術要取消選考’的傳言,這份問卷引發了大家熱烈的討論,現在每隔幾分鐘,群里的消息就會刷屏?!?。 不僅是溫州,包括杭州、金華在內的浙江各地技術教師群對于這個話題的討論都十分激烈。 據了解,溫州選考技術的學生人數,在7個選考科目的排名,從2016年的第4名,2017年的第2名,發展到2018年已經成為第1名。技術已經成為2018年溫州地區參加選考的學生選擇最多的一門科目。 技術學科包括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李森告訴多知網,“全省大概有2500多名通用技術老師,信息技術老師的數量比通用技術老師的數量只多不少?!耙簿鸵馕吨?,技術是否要列入選考科目的話題,牽動著全省5000多位一線技術老師的心弦。 這份問卷,就像一個引爆點,引爆了近一個月來浙江各地關于“取消技術選考科目”的傳言。 僅浙江“7選3”,其它新高考改革試點皆為“6選3” 李森向多知網透露,今年3月初,浙江省教育廳曾組織專家組就新高考改革情況分別向校長和一線老師進行調研。 浙江擬取消技術作為新高考選科科目的傳言,正是起于這場調研。 至于取消原因,眾說紛紜,但主要是圍繞著幾個點展開。 首先,從技術科目本身來講,由于技術是高考中一門新的科目,因此,改革的探索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挑戰。 比如,在改革之初,技術面臨師資缺乏的問題。但李森表示,近幾年,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進,學校不僅會對外招聘技術學科老師,還有一些其他學科的老師轉崗為技術老師,因此,技術學科的師資方面可能已經不是最大的問題。 “當下技術科目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命題質量和考核方式的問題?!崩钌f。 技術老師們認為,技術學科主要是培養設計型人才,在其他國家的中學該課程普遍名稱是"設計",需考核學生的設計能力和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卷面考核是比較合理的。 但非技術學科的老師普遍認為"技術",從名稱上就可以看出應該考核動手實踐能力,所以非技術學科的老師質疑技術用卷面考核的方式不合理。然而,如果不以書面的形式考核,以動手實踐形式考核便有可能產生不同評審員的考核標準不完全一致,進而導致高考不公平的現象。 其次,據了解,在對校長展開的調研中,很多校長認為,“7選3”走班選課的排列組合有35種組合,而“6選3”只有20種組合,排列組合相差眾多,“6選3”要比“7選3”在走班排課、師資管理、軟硬件配備等學校管理方面更加簡單。 尤其是一些重點中學,此前在傳統學科上的積淀當面對新高考時優勢便有所縮小,對于大力度的改革接受度較低。盡管新高考改革在浙江已經試點了近5年的時間,但是學校管理層依然不放棄能夠將管理簡單化的可能性。 與此同時,在當前推行新高考改革的省份中,目前只有浙江一個省份將技術作為選考科目,其它省份效仿的是上海的“6選3”而非浙江的“7選3”。很多教育從業者認為,這從某種程度上說明,浙江的“7選3”試點改革是不成功的。 此外,浙江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2018年11月高考英語對部分試題實施加權賦分引發的事件在整個社會都引起了關注,省教育廳黨委書記、委員郭華巍被免職,還被責令辭去省教育廳廳長職務,此次事件側面反映出新高考改革還在探索階段。 因此,技術老師們便認為,浙江省新高考改革可能要更加“緩和”進行,盡量減少一些會造成改革動蕩的因素,開始收回讓之前邁出的步伐,包括將技術納入高考的政策。 技術選考如取消,將給技術老師的職業生涯帶來重磅打擊 傳言最開始散播時,各地的老師們對此并不以為意,因為近兩年國家政策的大趨勢對于技術是利好的。 直到4月16日,這份關于高考綜合改革的調查問卷的出現,讓老師們感覺到,此前的傳言似乎得到了印證。 因為,調查問卷的第一個問題便是“技術是否需要列入選考科目?請說明理由?!?李森告訴多知網,這份調查問卷是由浙江師范大學進行,直接發放給各高中的中層領導,每個學校12份,學校組織填寫調查問卷后直接遞交給省教育廳。李森所在的學校相對較開明,是由各學科帶頭人填寫問卷,但是有些學校的12份調查問卷直接由學校的管理層填寫提交,很多老師可能根本都不知道有調查問卷這件事情。 由于不了解調查問卷的目的、調查結果可能不會直接對外,再加上當看到調查問卷在第一個題目就設置了關于“技術是否需要列入選考科目”的題目時,很多老師便立刻警覺,并和之前的傳言結合起來。 “有關部門想要取消技術選考科目?!背蔀榱死蠋焸兦昂舐撓邓伎己蟮慕Y論,在這樣預設的基礎上,很多技術老師被點燃。 老師們認為,技術在浙江已經納入選考科目了,現在再去討論是否需要將技術納入選考科目,有朝令夕改的嫌疑,會讓人產生對政策的懷疑。而且,很多技術老師都是放棄了其它崗位,轉崗成為技術老師,還為開展技術課程付出了很多努力。 “當年學校讓我轉崗來教技術,在網絡還不發達的年代,教室沒有網絡,沒有智能手機,沒有微信群,一個學校一個技術老師,有問題都要自己解決,一邊學一邊教,所有學生可能問的問題都要在頭一天備課時準備好,每天備課到半夜?!币晃焕蠋熢谌豪锘貞浧甬斈杲酉录夹g這一科目時的情景。 “2009年小高考之前,面對已經學習一年技術的學生,我站在講臺上跟一個小丑一樣的講課,一周31節課,一邊上課一邊流眼淚,即使前一天晚上備課到兩點,第二天還是不能應付學生的各種問題,因為技術學科涉及的知識實在是太廣了,什么鋼絲鋸,什么沖擊鉆,都不知道那是什么?;藥啄陼r間理順了知識點,搞清了重難點,2015年接到通知,要學電子技術,自己網上買了教材教參提前學習,杭州、寧波、金華、溫州各地培訓學習,又學習了一年多?!?交流群里,很多老師都有類似的經歷,為了技術課程體系的搭建歷經辛苦。如果取消技術選考,對于一線技術老師之前的辛苦付出和之后的職業生涯都是一個重大打擊。 盡管過程可能有些曲折,在老師們眼中,整體趨勢是向著好的方向發展的。 從學生選考的情況看,近幾年,選考技術學科的人數迅猛增加,2018年溫州參加選考的高中生選考技術的人數在7個選考科目排名第一。再以浙江某高中數據為例,選考技術的人數從2017屆的10人,到2018屆的23人,發展到2019屆已經有247人,呈幾何式的增長態勢。 “新高考改革剛開始時,技術是學生高考沒有接觸過的新科目,學生對其選擇就比較謹慎,但是新高考改革已經進展了5年,學生們都慢慢熟悉、逐漸習慣了,而且家長們在小學初中也會讓孩子們接受創客教育來做一定的準備。技術選考人數的增加反映了學生、家長對于技術學科的認同?!闭憬∫晃患夹g老師劉坤說。 技術是否需要列入新高考選考科目? “將技術作為新高考選考科目,對于國家培養人才,是比較有利的?!眲⒗ふf。 信息技術新課程標準中,既有算法、數據結構、數據處理、信息安全等基礎性內容,也有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最新發展內容。 人工智能、大數據都是未來競爭的重點,我國近來對于信息技術、信息安全非常重視?,F代人類必須要具備的三大素養是信息素養、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從長遠來看,技術作為選考科目列入新高考,對于國家的人才培養是非常有意義的。 2019年政治協商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李曉明作出了《進一步加強基礎教育階段的信息素養培養》的提案。 該提案希望將信息技術納入高考選考科目,還提出,針對我國普通高中的教育現狀,將信息技術納入高考科目,能夠直接提升高中階段該課程的開設質量,提升他們的實際運用能力和操作能力,并且有利于與高等教育的銜接,這一點已經在浙江考生的大學教育階段和各類相關競賽過程中得到了驗證。 浙江技術老師劉坤提到:“一個已經畢業的學生,在看到我朋友圈轉發的文章后,還特地來告訴我,他在進入大學之后,由于高中選考技術學科,在信息技術、設計、制圖等課程方面,要比其他地區的學生擁有明顯優勢。已經畢業學生的反饋也表明,技術學科對于學生是很有用的?!?此外,2019年3月14 日,教育部發布《2019 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提出今年將啟動對2萬名中小學生信息素養測評,推動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還將編制《中國智能教育發展方案》。 2019年重慶市教委下發《關于加強中小學編程教育的通知》,要求小學3-6年級累計不少于36課時,初中階段累計不少于36課時,各中小學至少配備1名編程教育專職教師。 與此同時,政策利好和資本市場的助推下,近兩年,編程培訓的市場也在快速發展,少兒編程教育已經逐漸成為了剛需性產品。 整個大環境的發展,都需要學生擁有較強的信息素養。 “浙江省將在今年秋季使用修訂后的全國普通高中教材,而且有關專家和老師也在就如何對技術學科更好的進行考核努力。在這個時機還去討論技術是否需要列入選考科目,是對一線技術老師積極性的打擊?!弊鳛橐痪€技術老師,李森有感而發。 ( 來源: 王敏 多知網 文中李森、劉坤皆為化名) 高中生家長可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新浪高考官方微信家長群。免費獲取往屆優秀家長經驗、志愿填報技巧、考生心理輔導方法、考前營養搭配等第一手高考信息!陪孩子走好高考路。 [詳情]
央廣網北京1月19日消息(記者潘毅)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近期,教育部考試中心有關負責人就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下一步考什么、怎么考、怎么評相繼撰文,指出高考將立足全面發展育人目標,構建科學的考查內容體系。 高考改革涉及從教學到評價的整個流程,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姜鋼撰文指出,要創設高考成績綜合報告制度,打破原有“唯分數”的單一評價方式,利用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和先進的心理測評技術對考試數據進行充分挖掘,開發反映學生知識、能力、素養、價值內化水平的直觀統計圖,向學生、高校提供多維的成績綜合分析報告,實現對學生的多維評價。 高考評價體系是高考命題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南。教育部考試中心副主任于涵指出,“一核四層四翼”的高考評價體系涵蓋了考查目的、考查內容和考查要求。從考查內容來看,包括了“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是素質教育目標在高考內容中的提煉;考查要求則是強調“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是素質教育的評價維度在高考中的體現。 原標題:《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姜鋼:要打破高考原有“唯分數”評價方式》[詳情]
思考的時間 “高考時間的長度,決定了答題時需要條件反射還是允許適當思考。時間短,必然要求考生不假思索地快速解答,對應的學習方法只能是海量的重復練習;時間長,就有允許考生略有思考的時間?!?思考的能力 “高考作為‘指揮棒’,如果將側重點調整到‘思考’能力,就會倒逼高中教學也在側重點上作出調整,用更多的時間教授學生掌握方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尹沁彤 攝影記者 王紅強 你的高考數學試卷做完了嗎? 此次九三學社四川省委在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上提交的集體提案做出了這樣的建議:將高考數學的時間延長到3個小時及以上。 這可不是拍腦袋想出來的提案,而是6位政協委員、教育專家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提出的建議。 2小時做22題 “速算競賽”致海量重復練習 在九三學社四川省委此次的集體提案中,一份名為《關于延長數學高考時間的建議》的提案十分亮眼。 提案提到,目前我國數學普遍的高考時間為2小時,題量為22題,“類似速算競賽的狀態”,而對應的結果,是考生“海量的重復練習”,對學生學習新知識興趣的消磨。同時提案也提出,緊迫的考試時間容易讓高考學生在遇到外界不可控的干擾因素時產生情緒波動,嚴重影響考生水平的發揮,從而偏離考試目的。 提案提出,結合數學學科內容廣泛、需要深入思考的特點,應將高考數學的時間延長到3個小時及以上,改變目前類似速算競賽的狀態,從而改變高中階段海量的重復訓練、磨滅學生對數學興趣的局面,為建設世界強國打好數學基礎。 “我們需要明確,數學需要條件反射還是思考” 四川省政協委員、九三學社四川省委常委張彬,也是四川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的教授,從教25年。這份集體提案,正是她和其余5名骨干成員在大量的調研基礎上完成的。 14日,張彬教授在會場接受了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的專訪。 張彬教授的專業課是光電技術,這是一門對數學要求極高的學科?!皩τ诤芏鄬W科,數學都是基礎,是解決問題的工具?!薄敖鉀Q問題”這個詞,張彬強調了很多次,她認為這正是大學教育與高中教育二者側重點之間的裂痕?!拔覀冃枰鞔_,數學,需要的是‘條件反射’還是‘思考’?!?而在常年的教學實踐中,張彬發現,“條件反射”成為了高校學生學習的壁壘?!八偎愀傎愐粯拥目荚?,讓學生在高中里學會死記硬背,記的是知識點,卻沒有培養邏輯思維能力,不懂得數學的應用方法?!睆埍蛘f,長期為應試刷題,削弱了學生深入思考的能力,而脫離了應用的數學知識點很容易在考試后被遺忘,這讓學生在要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大學和之后要步入的行業里,手足無措。 海量重復練習的另一個弊端,是削弱學生對知識獲取的積極性,磨滅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導致很多習慣刷題的學生后勁不足?!睆埍蛘f。 為什么是高考?高考作為指揮棒 倒逼高中教學調整側重點 張彬再次重復,數學不應該只是知道“1+1=2”,而是應該用數學解決問題。解決問題,就要“學會思考”,大學和社會需要的人才不應是“記憶好”的,而是能“獨立思考”的?!岸呖?,是目前最為公平的人才選拔機制、大學錄取的絕對主流方式?!?延長數學的高考時間,是她和5名九三學社四川省的骨干委員在調研的基礎上提出的建議。張彬訪學日美,了解到國際數學測試PISA考試時間是3小時15分鐘;美國的通用考試-推理測驗,包括閱讀、寫作和數學,考試時間為3小時45分鐘;日本考試時間雖然是1小時,但只有4道題……“并且美國的數學考試,方程式都印在了卷子上,不需要背,但題干很長,是一個具體的事例,需要學生讀完題干后認真思考,再把知識點作為工具進行解答?!?“高考時間的長度,決定了答題時需要條件反射還是允許適當思考。時間短,必然要求考生不假思索地快速解答,對應的學習方法只能是海量的重復練習;時間長,就有允許考生略有思考的時間?!睆埍虮硎?,高考作為“指揮棒”,如果將側重點調整到“思考”能力,就會倒逼高中教學也在側重點上作出調整,用更多的時間教授學生掌握方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 可行性大嗎?已有省份試點 從“快速”向“高質量”轉變 延長數學高考時間,可行性大嗎?張彬保持樂觀態度,她認為高考一直不斷在做嘗試?!氨热缬⒄Z,大家已經意識到學科的工具屬性,可以考兩次?!睌祵W考試時間的延長,自然也應是可行的。 “并且不是一味延長考試時間,而是保證學生的思考時間。同時在考題質量上也應有提高,更多地考察學生的思考能力?!睆埍蛘J為,橫向和其他國家相比,我國高考的知識點已經是前置的,但如何用好這些知識點、如何自己主動獲取知識點,我們學生的能力還是薄弱的。她表示,從我國發展階段來看,過去一直強調“快速發展”,高考過分對速度的要求實際上也是這種思維的延伸,推崇“快速反應型的聰明”。而現在,高質量發展成為發展的主旋律,依靠創新來推動發展、依靠質量來夯實發展成為共識?!皠撔滦枰疃鹊乃伎级皇鞘炀毜刂貜?,那么在價值導向的高考形式及時間約束方面,也應該與時俱進,這影響著我國選拔人才的效果?!?張彬指出,目前作為我國高考試點的江蘇省,理科考生數學考試時間已經延長到2.5小時,希望四川也能勇于探索嘗試?!爸R點是永遠學不完的,方法,卻是一生受益的?!?原標題:九三學社四川省委集體提案:數學高考時間 建議延長至3小時及以上 責任編輯:余駿潔[詳情]
今年,是我做教師的第83個年頭。我開展高等教育研究萌芽于20世紀50年代。由于“文化大革命”等歷史緣故,心理學被批為偽科學,教育學被批判為宣揚資產階級教育,所以我只能堅持自己研究而不能發表文章。改革開放之后,科學的發展迎來了春天,高等教育的春天也到了。從那時起,我正式開展高等教育研究與教學,現在已堅持40年,如果從20世紀50年代算起,則是60多年了。 我對高等教育的發展比較滿意而不是非常滿意 現在,很多人對紛繁復雜的高等教育問題頗有微詞,但我認為問題多是好事,不是壞事,社會只有不斷地解決問題才能前進。 1984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正式將高等教育學列為二級學科。當前,高等教育學科在全國已有20多個博士點,100多個碩士點,我們已經培養了大批研究與應用高等教育理論的人才。但是,我覺得,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還不夠充分。第一,我們的高等教育理論體系還沒有成熟;第二,高等教育學是二級學科,還沒能成為一級學科。在中國的制度環境下,高校經費劃撥按照一級學科來計算,二級學科沒有經費;因此,從2005年開始,許多大學不得不去掉“高等”二字,把高等教育研究所改為教育研究院或教育學院。如大家所知,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不同,高等教育應當是相對獨立的一套體系。 在高等教育即將從大眾化進入普及化的關鍵階段,討論高等教育的“質量”問題,涉及三個方面:一,什么是高等教育質量;二,現在大學生質量是否下滑;三,關于“雙一流”的評價。 何謂高等教育質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年前就提出反對唯一的質量標準,而應該采取多樣化的高等教育質量觀,辦一所學校應該綜合考量教學質量、管理質量、財務質量等等種種質量標準。1998年,在高等教育即將進入大眾化的時期,我也提出高等教育質量標準應當多樣化。我所指的質量標準多樣化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的不同,而是研究型大學有研究型大學的質量標準,應用型本科高校有應用型本科高校的質量標準,高職院校有高職院校的質量標準。研究型大學的質量標準是學術;應用型大學的質量標準是應用;高職院校的質量標準則是能力,旨在培養大國工匠。從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角度來講,國家需要一大批科學家,還需要數以萬計的工程師和工程技術人員,更需要數以億計的“大國工匠”。所以說,質量標準應該多樣化。 許多人懷疑大眾化將導致高等教育質量下降。鑒于此,我提出“質量下降”不僅是一個真命題,也是一個假命題。真命題是指學生擴招,師資、設備、校園建設跟不上,必然導致高等教育質量下降。假命題是指不同的高等學校有不同的質量標準,各級各類高校都應當有不同的質量標準,用研究型高校的學術水平作為唯一的標準來評價應用型高校而得出的 “質量下降”是個偽命題。 對于當前大學生質量是否下滑的問題,我認為,如果從使用網絡新技術的角度來說,我確實比我的學生差得太遠。然而,人們向來有一種偏見:總是習慣于用自己的標準來評價下一代,把下一代學生看得不如自己。這是違反“發展觀”的。過去,曾經流行一句話:七八十年代的青年人是“垮掉的一代”。實際上他們并沒有垮掉,反而是這批人更加有創新、有擔當。那么,為什么現今80后看不起90后,原因何在?我認為是代溝,一方站在“溝”的這邊看另一方,總覺得另一方不如自己。 至于大學生“加負”、廢除清考等現象,我認為,“水課”當然要廢除;清考是弄虛作假,更是錯誤的。清考的錯誤在于學校和教師。為了提高教育質量,許多人提出要像國外那樣搞淘汰制,我認為退學和淘汰制要謹慎。中國是一個學歷社會,學生被淘汰了,他就很難就業或轉學;不像在國外,學生被淘汰了之后可以自由地在多校間轉來轉去。在國內,高校隨隨便便搞淘汰制,那就會提高中國大學生自殺率,我認為不能夠硬搬國外做法。 關于“雙一流”的評價,2017年,我已經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雙一流”為高等教育強國建設注入強大動力》。我認為“雙一流”建設不能夠僅限于幾十所大學幾百個學科,應輻射全國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高校,所有有實力、有特色的高校和學科,不論出身都應有機會成為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雙一流”。 不要把招生和高考綁在一起 高校招生應該采取多種方式。我的主張是高校、學生都有選擇學校與學生的權利,具體辦法是“套餐式”的報考與招生,比如,很多國家和地區采用申請-考核制。以高考分數為唯一招生標準是非常不合理的,考分不能顯示學生各學科的學業水平。我主張用“套餐”招生,學校根據人才需求、專業需求和學科需求來制定套餐;學生根據興趣與專長選擇套餐,揚長避短,各得其所。 現在,一些學校已經在進行相應的改革嘗試,比如南方科技大學實施的“6+3+1”模式,“6”是指統一高考,“3”是指學校面試,“1”是指中學評價。雖然,這只是開了一個改革的“小口”,可以嘗試繼續放開。高校招生不應當只有高考一條途徑,應當采取多種多樣的方式招生,把招生權還給學?!,F在學校沒有招生權,學校招生通過軟件程序按照分數名次選拔,也不管學生是否合適和對口。如果學校認為學生不合適,需要換一個,就必須說明理由。 此外,現在很多思想觀念和制度落后于實際情況。我們把高校招生叫做選拔優秀人才,但現在中國高等教育即將進入普及化階段,人人都可以進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過去并不是人人都能有機會上大學、中學、小學,這才需要選拔,現在不存在選拔問題,而是高校、專業和學生之間,相互適應的問題。 對未來,我充滿希望,中國現在是高等教育大國,正在向高等教育強國邁步前進。高等教育強國的建設有待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但是改革與發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如習主席所說,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本文編輯自中國教育在線對潘懋元先生的采訪) 潘懋元(教育學家,中國高等教育學科創始人)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高等教育“質量下降”是一個真命題也是一個假命題[詳情]
新京報快訊(見習記者 陳麗媛)據江淮晨報報道,12月11日,在安徽省政務中心召開的“輝煌40年—安徽改革開放發展成就”系列新聞發布會上,安徽省教育廳廳長李和平就安徽省高考改革進度作具體介紹。 安徽省教育廳廳長李和平表示,高考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過程,經過我省的統籌考慮、審慎研判,發現現階段我省進行高考改革的條件還并不成熟,因此,決定2018年入學的高一新生暫不啟動實施高考綜合改革,并報教育部。但這并不意味著我省不進行高考改革,只是暫緩。 新京報見習記者 陳麗媛 編輯 郭圓宇 校對 吳興發 相關報道 安徽省教育廳:原定于2018年的高考改革暫不啟動 熊丙奇:部分省份暫緩新高考改革是務實之舉 安徽教育廳長:高考改革風險把握不準 寧可等待 [詳情]
1、走班教學會不會凸顯教育資源不足? 2、考試次數過多會不會加重負擔? 3、分散考試、多次考試、走班教學會不會造成中學教學秩序混亂? 4、學生選科比例不合理會不會造成未來國民總體科學素養下降? 5、選科造成的學生知識結構差異過大,從而影響大學培養。 6、試點擴大后省級考試機構是否有足夠能力提供專業服務? 當前改革中的問題——教育部考試中心評價處處長韓寧 2014年教育部率先啟動上海、浙江新高考改革試點,2017年兩地新高考改革正式落地實施。相繼,京、津、魯等多地區也明確將2018年作為高考綜合改革的啟動年份。 不過,在力圖使高考更加公平的改革背后,考試次數變多、高中物理學科因此遇冷、弱化考試成績作用而綜合素質評價影響公平等爭議也伴隨而來。 “今年原定有18個省市推行新高考改革,其中又有8個省市推遲了改革,這說明我們的高考改革遇到了困難?!?1月26日,在南京大學舉辦的“建設教育強國?培養創新人才”2018高校高中教育發展論壇(簡稱“雙高”論壇)上,北京大學中文系副系主任、博士生導師杜曉勤如此說。 澎湃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在這次論壇上,圍繞新高考,來自全國40余所知名高校和150余所重點高中的300余名專家、學者、名師展開探討。 值得關注的是,教育部考試中心評價處處長韓寧現場解密了新高考改革政策推行的背景,并指出當前改革存在的問題。 高考綜合改革的政策原由 韓寧說,新高考政策的產生有三個很重要的時間節點。 第一個時間節點即2010年,國家頒布了一個《國家教育改革與發展中長期規劃綱要》,這一綱要出臺的背景是:分省命題方興未艾,自主招生大戰如火如荼。而圍繞分省招生指標,各種意見尖銳對立,山東省三個考生狀告教育部,說為什么山東省的考分就那么高,北京人和上海人為什么上大學就那么容易? 同時,高考加分也引起激烈爭論,原本是為了彌補高考唯分數論的缺陷,但特長加分引起一些學校的質疑,被認為含金量不高。 此外,關于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纏斗不休,“這些問題推動了當時新一輪的高考改革”。韓寧說。 當時的《綱要》提到了三個原則,即有利于科學選拔人才、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維護社會公平?!斑@是三個目標。多目標的任務往往是不容易完成的,有時候它中間是有沖突的,哪個放在第一位,哪個放在第二位,這個問題當時我們很糾結?!表n寧表示。 隨后,在2013年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對于高考的描述成為:探索招生和考試相對分離、學生考試多次選擇、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專業機構組織實施、政府宏觀管理、社會參與監督的運行機制,從根本上解決一考定終身的弊端。 此外,還提到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化考試一年多考?!斑@已經和我們今天實行的高考方案很像了?!表n寧說。 而第三個時間點就是2014年9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對高考多年存在的問題給出了實施意見。 比如,《意見》中提到五個任務,比如要改進招生計劃分配方式,促進機會公平、改革考試內容和形式、改革招生錄取機制等。 當前改革中的問題 而在上述五個任務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在浙江、上海啟動綜合改革試點。 意見出臺后,滬浙兩地很快出臺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方案,從2014年秋季新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2017年,該方案落地。 簡單概括,兩地的高考改革方案,就是“兩依據一參考”和考試科目“3+3”。所謂“3+3”,指的是2017年起,高校錄取學生的高考成績標準,從以往單純看一次高考成績,變成依據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3門學生自主選擇考試科目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同時,兩地均不再分文理科。 此外,還要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即“兩依據一參考”。外語考試也由一年一次變為一年兩次,可選擇較好的一次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上海和浙江兩地的試點的初心,首要的是要科學選才和引導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其次是要增加學生的選擇權。打破‘一考定終身’,分散學生的考試壓力?!?但“新情況,新問題,我們確實在改革中發現了很多的問題?!表n寧表示。 他梳理了六條。 第一,走班教學會不會凸顯教育資源不足? 第二,考試次數過多會不會加重負擔?這個既有學生的負擔,也有老師的負擔,也有校長的負擔。 第三,分散考試、多次考試、走班教學會不會造成中學教學秩序的混亂? 第四,學生選科比例不合理會不會造成未來國民總體科學素養下降?據報道,浙江2017年高考全省有29.13萬考生,但是選考物理的只有8萬人。即便是成績較好的學生,也擔心無法獲得較好的位次而選擇放棄較難學科。而物理對于科學的發展又不言而喻。 此外,韓寧還擔心由于選科造成的學生知識結構差異過大,從而影響大學的培養。 “比方說北京郵電大學要求學生要具有很好的理科基礎,尤其是物理?,F在招來的學生發現有的并沒有參加物理的等級考,而是參加了合格考,合格考的等級是很低的?!表n寧表示。 而最后,韓寧則提到,當試點擴大以后,省級考試機構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提供專業的服務? “為什么有一些省后來經過研究決定暫時推遲高考改革?因為在分省命題當中,只有一半的省是分省命題,即使是江蘇這樣的教育、經濟發達的大省,年年的命題也是不堪重負的,我們的考試機構能不能有能力負擔這個責任?這是我們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不過,韓寧說,在第二批試點的時候,教育部已經做出了一些調整,比方說發布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試行)》,浙江調整考試時間,建立物理學科保障機制,山東提出新的賦分辦法,等級考時間普遍推遲到高三下學期等等。 “關于第三批試點,陳寶生部長有一個‘跳起來摘蘋果’的理論,他說對于新高考改革,要采取實事求是的基本態度,不湊數,條件達到了就批準啟動,條件達不到就創造條件,達到了再上?!表n寧表示。[詳情]
據媒體報道,2018年是新高考改革試行的第4年。按原定計劃,加上第一批兩個省份(上海、浙江)及第二批四省市(北京、天津、海南、山東),到2019年高考,全國將共有24個省份啟動新高考,不再實行文理分科,考試科目變為“3+3(即‘6選3’)”。但截至目前,第三批中只有江蘇、福建和遼寧等八個省份宣布并于2018年秋季學期按時啟動新高考改革。河南、四川和山西等九個省份,既未明確暫緩改革,也遲遲不見“改革動作”,被外界解讀為推遲改革試點。 不論是已經明確要啟動高考改革的省份,還是民間傳言要“暫緩”改革的省份,都需要給個明確的說法,以回應學生、家長和社會公眾對高考改革的關切,這是讓高考順利推進,避免引發焦慮的正確態度,也是新高考改革“先行先試”的要求。 我國新高考改革采取“先行先試”的辦法,出發點是讓高考改革穩妥推進。那么,基于先行先試原則,就應該針對已經試點地區出現的問題,對進一步推進高考改革做出調整。如果本省繼續按原來部署啟動改革,那需要向學生、家長解釋方案與之前試點省份的方案有何不同,怎樣避免試點出現的問題。 而如果本省推遲改革,則要告訴學生、家長,是不再進行改革,還是會繼續推進改革,只是做好改革準備,讓改革條件更成熟。這其實是滿足公眾最基本的知情權。 客觀而言,有些省份實施的新高考改革方案,是存在一定爭議的。因此,學生、家長對本省高考改革的關切,就不難理解。諸如,相比于已經啟動改革省份的方案,本省的方案,進行了哪些優化?能不能有效規避之前試點出現的問題?只有給學生、家長解釋清楚,才能消除繼續改革的疑慮。 這方面,剛啟動改革的省份其實做了方案優化,包括調整6選3“選科賦分”方式,以及調整了高校招生專業的選科要求,增加了提出必選一門物理,以及必選兩門科目的專業。之前高校招生專業提出的選科要求門檻低,導致了選科博弈。 另外,為推進高考改革,本省要進行哪些方面的準備,準備到什么程度才啟動改革,這也是公眾想知道的。按照重大教育改革“三年早知道”的原則,推遲改革也應該讓家長知道。新高考改革擴大了學生的學科選擇權、考試選擇權與課程選擇權,對于學校來說,要滿足學生的選擇權,就必須加強師資和課程建設。對于學生而言,則要學會選擇與規劃。這就要求學校做好師資、課程、場地與學生生涯規劃教育的準備。這也是高考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事實上,作為影響面極大的教育改革,制訂高考改革方案是需要公開聽取學校、老師、學生、家長和社會公眾意見的。在有些省份先行先試后,基于試點省份的情況,結合本省的辦學狀況,公開聽取意見,集思廣益,可進行更科學的決策,這將讓先行先試的改革價值得到更充分體現。 (原題為:《暫緩高考改革,地方政府也需及時釋疑》) 高中生家長可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新浪高考官方微信公眾號高考家長圈(Id:sinagkjzq)。免費獲取往屆優秀家長經驗、志愿填報技巧、考生心理輔導方法、考前營養搭配等第一手高考信息!陪孩子走好高考路。 [詳情]
記者19日從四川省人民政府常務會議上了解到,四川正式出臺《關于進一步完善高考綜合改革基礎保障條件的指導意見》,通過實施辦學條件提升、高中大班額化解等四大工程,完善四川高考綜合改革。 據四川省教育廳副廳長戴作安介紹,此次指導意見總體要求是,增加學生的選擇性,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實行分類施策,用兩年時間全面提升全省高中階段辦學條件,推動高考綜合改革基礎條件進一步完善。 據了解,指導意見重點為實施四大工程。第一,實施教師保障工程。到2020年8月前普通高中師生比達到國家標準,針對選課走班可能引起的結構性缺員問題,有針對性地采取公開招聘、校際流動、跨學科任教、購買服務、退休返聘等辦法予以補足配齊。加大縣域內教師統籌調配力度,實現城鄉之間、學校之間教師交流制度化,推進縣域內教師資源均衡配置。 第二,實施辦學基礎條件攻堅工程。通過新建、改建、擴建等方式,確保學校教室在2020年8月底前能夠滿足選課走班的教學需求。按辦學規模合理配置常規實驗室、實訓室和功能教室,結合學習實際情況建設學科教室、心理咨詢室、生涯指導規劃中心等特色功能教室,滿足學生多樣化、個性化全面發展需求。 第三,實施大班額化解工程。據了解,四川將逐步消除大班額和減少超大規模學校,確保從2019年秋季新入學的高中一年級起,不出現56人以上的大班額。切實控制超大規模普通高中學校,新建普通高中規模原則上不超過3000人。 第四,實施考試安全保障條件建設工程。在2019年12月底前完成標準化考點升級改造,2020年8月底前完成新建標準化考點,確保省級組織的學業水平考試安排在標準化考點進行,標準化考點的數量、設備適應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要求。 此外,據了解,在配套改革方面,四川還將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客觀記錄成長過程中的突出表現,及時準確將相關信息上傳至綜合素質評價檔案信息管理平臺。 (原題為:《四川實施四大工程完善高考綜合改革》) 高中生家長可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新浪高考官方微信公眾號高考家長圈(Id:sinagkjzq)。免費獲取往屆優秀家長經驗、志愿填報技巧、考生心理輔導方法、考前營養搭配等第一手高考信息!陪孩子走好高考路。 [詳情]
據統計,新高考地區學生選科時選擇物理可填報90%以上的專業,這讓很多已選擇物理的學生及其家長感到欣慰。究竟如何選擇這些可報考專業?以高考成績、職業規劃、專業就業情況為參考依據還不夠,學科能力與興趣也是重要的參考因素。 高中物理涉及力學、電學、電磁學、光學、能量守恒定律等不同模塊的學習,各模塊的抽象度不同,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各異。并不是物理成績好就能任意挑選可報考的專業,還需具體分析“好”在哪里。 例如,力學相比電學更加直觀。擅長力學、喜歡力學的學生選擇土木類、機械類等以力學為基礎的專業會獲得更好的發展,擅長電學、對電學有濃厚興趣的學生往往更適合選擇電子類、電氣類或其他涉及電學的交叉學科專業。 因此,有必要將高中物理各模塊的知識進行拆解,并與大學專業的學習內容進行對照與匹配,把學科興趣與能力也作為選擇專業的重要參考依據。 筆者將高中物理與26個專業類進行匹配,供各位學生和家長參考,各專業類選科要求以各省教育部門發布的文件為準。 可選專業 1、土木工程類 ◎ 研究范圍:建造、保護、修復所有公共建筑,例如道路、機場、隧道、橋梁與住房,研究建造技術、設計技術與施工技術。 ◎ 主干學科:結構工程學,巖土工程學,以力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為基礎。 ◎ 對應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力學、流體力學,此外還有制圖類、實驗類、項目管理類、施工技術類、計算機類課程。 ◎ 性格:穩重、踏實、細心、適度保守。 ◎ 能力:邏輯思維、動手能力、繪圖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環境適應力。 ◎ 推薦院校:同濟大學、東南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 ◎ 就業單位代表:中建、中鐵、中交、中國電力、中國能源,恒大、萬科等。 2、機械類 ◎ 研究范圍:研究所有人造可動的工具,例如研發和改進各類交通工具,各類航天設備,各類軍事武器等。 ◎ 主干學科: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對應課程:材料力學、理論力學、流體力學、熱力學,此外還要學習機械類、電子類,材料類課程。 ◎ 能力:動手能力,繪圖能力。 ◎ 推薦院校: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 就業單位代表:上海電氣、徐工集團、上汽集團、機械科學研究總院、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中國機械工業集團。 ★補充說明:雖然機械類專業以力學為基礎,但機械類專業同樣與電學關系密切,未來會結合的愈發緊密。 3、力學類 ◎ 研究范圍:力學即是經典基礎學科,又是技術學科,研究各種力學過程以及力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 ◎ 主干學科:動力學與控制、固體力學、流體力學、工程力學、基礎力學和力學交叉。 ◎ 對應課程:彈性力學、塑性力學、流體力學、振動力學、計算力學、實驗力學。還需其他工程領域的基礎知識,例如土木、機械、航空、交通、化工、生物醫學等相關工程領域知識。 ◎ 推薦院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就業單位代表:土木、機械、航空、交通、化工、生物醫學等行業相關企事業單位。 4、水利類專業(水利水電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方向) ◎ 研究范圍:利用各種人工措施對水進行控制、調節、開發、管理、保護。如建造港口航道與城市排水系統,勘察水資源,規劃設計農業用水。 ◎ 主干學科:水文學、水力學、河流動力學、固體力學、土力學、巖石力學。 ◎ 對應課程:力學類課程作為學科基礎,如水力學、河流動力學、固體力學、土力學、巖石力學。還有水利類、水文地質類、工程類課程。 ◎ 推薦院校:清華大學、河海大學、天津大學、武漢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大連理工大學、鄭州大學、四川大學、西安理工大學。 ◎ 就業單位代表:三峽開發總公司、水電開發公司、各類水電設計院、各類水電工程局。 5、交通運輸類(輪機工程方向) ◎ 研究范圍:圍繞交通運輸進行全方位研究,具體包括交通運輸系統規劃設計,交通運營管理,交通工具測試維修。例如設計交通樞紐,規劃設計火車站;輪船的監測控制與測試維修;交通線路設計規劃。 ◎ 主干學科:交通運輸工程,相關學科包括力學、經濟學、管理學、系統科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信息與通信工程等。 ◎ 對應課程:工程力學、工程流體力學、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以及輪機自動化、輪機動力設備相關課程。 ◎ 推薦院校:東南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同濟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海軍工程大學。 ◎ 就業單位代表:航運、物流、客運、航空企業;海事局、交通局;企業供應鏈管理。 ★另外,航空航天類,兵器類,海洋工程類專業的部分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也涉及力學的深度學習。 可選專業 1、天文學 ◎ 研究范圍:利用物理、數學、力學知識,研究宇宙中天體,發展天文觀測技術。 ◎ 學科內方向:天體物理、天體測量與天體力學、天文技術。 ◎ 對應課程:理論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以及天文學專業課程。 ◎ 推薦院校: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就業單位代表:天文類科研院所,航空航天類科研院所。 ★補充說明:天文學專業的物理課程不僅限于力學,其課程設置與物理學類專業基本一致。除天體力學外,還要深度學習電學、熱物理、量子力學等,需要有非常扎實的數理基礎。 可選專業 1、電氣類 ◎ 研究范圍:研究電能的生產、傳輸;設計電氣設備制造;開發規劃發電廠與電網建設;電力系統調試、信息處理、狀態監測;設備檢修維護。以及與發電有關的環境問題與經濟問題。 ◎ 主干學科:電氣工程學科,相關學科包括控制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光源與照明。 ◎ 專業方向: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光源與照明、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 ◎ 對應課程:基本電路理論、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機學、電力電子技術、高壓電工程、電力系統。 ◎ 能力:動手能力、邏輯思維、想象力。 ◎ 推薦院校: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北電力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重慶大學、海軍工程大學。 ◎ 就業單位代表:施耐德、通用電氣、華為、臺達、國家電網、中國南車。 2、電子信息類 ◎ 研究范圍:以電子信息以及與之相關的元器件、電子系統、信息網絡為研究對象,利用電與元器件改善人類生活,例如改善通訊、交通、生產、能源節約。 ◎ 主干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光學工程;相關學科包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等。 ◎ 專業方向: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信息工程。 ◎ 對應課程: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磁場與電磁波、通信原理。 ◎ 能力:邏輯思維、動手、想象力。 ◎ 電氣類專業與電子信息類專業的區別:電氣類側重于研究強電,以電為主;電子信息類側重于研究弱電,以電磁為主。 ◎ 推薦院校: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 就業單位代表:中國移動、華為、中興、互聯網企業、銀行、小米、聯想。 3、自動化類(需要學習力學與程序語言) ◎ 研究范圍:促進軟件對硬件的控制,進而實現生產的自動進行。比較有前景的方向是人工智能研究,計算機科學研究軟件,自動化則承擔硬件部分的工作。 ◎ 主干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相關學科有信息與通信工程、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 ◎ 對應課程: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電力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分析、自動控制原理、計算機控制系統、過程控制系統。 ◎ 能力:綜合學習能力、動手能力、時間管理(課程多,作業多)。 ◎ 推薦院校: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東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 就業單位代表:制造企業、電力相關單位、研究所、科技公司。 4、醫學技術類(醫學影像技術方向) ◎ 研究范圍:掌握各項醫學檢查設備(X線機、CT機、放射治療機)的基本原理,可熟練操作設備,讓檢測結果幫助醫生診斷病情,運用所學管理維護醫學影像設備。 ◎ 主干學科:醫學技術,相關學科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行為科學等。 ◎ 對應課程:醫學影像物理、電工學、電子技術、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醫學圖像處理、影像信息學、放射物理與防護、影像設備學、影像檢查技術、影像診斷學。 ◎ 能力:溝通能力,圖形圖像識別能力。 ◎ 推薦院校:首都醫科大學、天津醫科大學、河北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 ◎ 就業單位代表:醫院、西門子醫療、樂普醫療、東軟醫療。 可選專業 1、能源類(也需要學習力學與電學) ◎ 研究范圍:能源高效潔凈轉換與利用;動力系統及裝備可靠運行與控制;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技術開發與應用;節能環保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比如幫助汽車節約更多能源;開發新能源,讓發電廠的電力轉化更有效率。 ◎ 主干學科: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相關學科有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核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等。 ◎ 專業方向:能源與動力工程、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 對應課程:能源動力測試技術、工程熱力學、傳熱學、流體力學、熱與流體課程實驗。 ◎ 能力:繪圖能力、動手能力、活學活用所學。 ◎ 推薦院校: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天津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 就業單位代表:水電行業、航空航天部門、水利部門。 2、化工與制藥類 ◎ 研究范圍:研究如何用化學方法促進生產,研究各種物質的合成、生產、加工、處理??墒┱够さ念I域有資源、能源、冶金、環保、材料、生物、醫藥、食品、國防等領域。 ◎ 主干學科: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相關學科有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生物工程、冶金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專業方向:化學工程與工藝,制藥工程。 ◎ 對應課程:物理化學、化工原理、化工熱力學、化學反應工程,以及其他專業課程,如化工設計基礎、化學工藝學、結晶學與工業結晶等。 ◎ 能力:動手能力強(實驗多),創造力。 ◎ 推薦院校:天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浙江大學。 ◎ 就業單位代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陶氏化學、杜邦、英特爾、寶潔。 ◎ 化工與制藥類專業與高中物理的聯系:化工的基本原則是物質平衡與能量平衡,在專業學習過程中會深度學習能量守恒定律與熱力學定律。 ◎ 化工與化學的區別:化學側重研究各種現象與反應的原理,化工側重運用原理于工業生產,提高生產效率或獲得理想的物質。 ◎ 化工“制藥”與生物“制藥”的區別:生物制藥是根據發病的原因與影響因素測試篩選可以作為藥物的物質,側重于研發;化工制藥側重于將被發現的藥物投入工業生產。 可選專業 1、核工程類 ◎ 研究范圍:將核能轉化為清潔能源,滿足能源行業、工農業、國防安全、醫療行業、材料行業等領域對核能的需求。 ◎ 主干學科:核工程,相關學科物理、信息、材料、機械、化工、能源等。 ◎ 專業方向:核工程與核技術、輻射防護與核安全、工程物理、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 ◎ 對應課程:核物理、量子力學、流體力學、工程力學、電動力學、熱力學與統計。 ◎ 推薦院校: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 就業單位代表:電廠、核電站、研究所。 ★此外,天文學專業,醫學技術類(醫學影像技術方向)專業也需要深入學習該模塊內容。 物理學類專業與地球物理類專業是對數理能力要求極高的專業,在上述所有模塊都有良好表現的學生可考慮選擇這兩類專業。 此外,儀器類、材料類、海洋類(海洋物理,海洋技術方向)、地理科學類(地理信息科學方向)、大氣科學類、地質學類(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農業工程類、林業工程類專業屬于交叉學科,學習過程中將不同程度涉及以上五個模塊的知識,在各模塊學習的能力表現與興趣偏好做到均衡發展的學生可選上述專業。 來源:學業之道微信公眾號 高中生家長可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新浪高考官方微信公眾號高考家長圈(Id:sinagkjzq)。免費獲取往屆優秀家長經驗、志愿填報技巧、考生心理輔導方法、考前營養搭配等第一手高考信息!陪孩子走好高考路。 [詳情]
教育部或近期正式公布第三批高考改革省份 湖南暫未接到推遲新高考改革通知 三湘都市報2018年10月19日A3版 按照新高考最初部署,包括湖南在內將有18個省市成為新高考第三批試點,于今年啟動改革。但據了解,前不久教育部同意安徽等省份推遲高考改革,這些省份今年暫不啟動實施高考綜合改革,今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仍按原辦法教學和參加高考。 那么,湖南的新高考改革會不會也推遲呢? 三湘都市報記者10月18日從教育部門獲悉,湖南省新高考改革的實施方案已上報至教育部預審,須經教育部批復同意后方能向社會公布。 另外,教育部近期會正式公布第三批啟動改革的省份,目前沒有接到湖南推遲新高考改革的通知。 來源:三湘都市報 相關專題:聚焦新高考改革 高中生家長可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新浪高考官方微信公眾號高考家長圈(Id:sinagkjzq)。免費獲取往屆優秀家長經驗、志愿填報技巧、考生心理輔導方法、考前營養搭配等第一手高考信息!陪孩子走好高考路。 [詳情]
山東省教育廳微信公號“山東教育發布”11月10日消息: 近日,有網友在網絡上發表題為《10省推遲高考改革,山東物理棄選率竟達60%,新高考真是紙上談兵》的文章(以下簡稱《該文》)。文中多次提到山東省高中生所謂“棄選物理現象”,為此,“山東教育發布”小編專題采訪了山東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就此問題談了他的看法。 首先,《該文》引用的是我省指導高中生進行模擬選課的數據,并不是我省2017級學生實際選課的結果。據我們調研和了解,就物理選課的結果來講,我省2017級高一學生實際選課的結果比這個數據要高。 《該文》及個別相關文章關于山東物理選課結果的報道,確實引起了一定的混亂。對相關問題,山東省教育廳微信公眾號“山東教育發布 ”曾以《優秀學生選考物理吃虧是個偽命題!山東2017級高中學生選課走班工作平穩實施》為題進行了回應。為了幫助大家科學理性地認識高中生選課,特別是物理選課問題,我想就以下問題與大家再作進一步交流,請批評指正。 “山東物理棄選率竟達60%”這一結論是錯誤的。 《該文》引用我省2017級學生模擬選課結果,稱學生在可供選擇的6門學科中選擇最多的學科地理為67.86%,后面依次是生物57.83%、化學49.79%、歷史49.65%、物理39.52%、政治35.34%。并由此得出結論說:“山東物理棄選率竟達60%”。 必須說明的是,這一結論是錯誤的。在新高考制度中,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合格考和等級考,統一高考成績由國家統一高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3科和3門等級考科目組成。而等級考科目可由學生在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學科中根據自己的學科興趣、高校分專業選科要求、自己的專業意向以及對大學專業錄取機會競爭難度的認識自主確定。也就是說,在新高考制度下,物理學科等級考試已不是學生的必考科目,人們沒有任何理由要求山東省的高中生100%的必選參加物理學科的等級考試。在山東學生模擬選課中選擇物理作為等級考科目的學生達到39.52%的情況下,得出山東棄考物理等級考的學生竟達60%的結論,無疑是錯誤的。否則,難道我們可以通過山東省模擬選課數據,得出“新高考下山東半數以上考生棄考化學、歷史、物理、政治”的結論? 在新高考制度下,物理學科等級考選考人數與過去文理分科時修習的學生人數相比出現一定下降是正?,F象。 過去的高考科目分為語文、數學、外語和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學生對科目組合的選擇只有兩種,要么選擇文科組合,即政治、歷史、地理3科,要么選擇理科組合,即物理、化學、生物3科。由于理工科等招生計劃多,多年來形成了報考文科和理科的高中生分別占40%、60%左右的局面,在這種強制分為文理兩類科目組合的局面下,選擇物理這個理科組合的學生自然達到了60%左右。其中,有些學生盡管自己選擇物理學科學習難度較大,但因為整體上具有理科學習優勢,也只好被迫選擇物理、化學和生物這個理科組合,無形中拉高了物理學科學習的人數。也就是說,在傳統高考模式下,并不意味著喜歡物理學科的學生真正達到了60%以上。 在新高考制度下,學生可以在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6門學科中自主選擇3科,可以有20種組合方式,喜歡理科的學生,有了將物理、化學、生物拆開選擇的可能,導致將物理學科作為等級考科目的人數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是正常的。因此,《該文》簡單用物理等級考人數下降得出“新高考是失敗的”這一結論是不成立的。 教育部印發《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試行)》對矯正物理選科人數下降現象具有重要的政策引導作用。 在先行試點省份,出現了物理選考人數下降過大現象,引起了教育界和學者們的擔憂。而且,人們還紛紛舉出先行試點省份高考考生進入大學后物理學業水平出現下降作為實證,說明這種擔憂不是空穴來風。 其實,先行試點省份考生之所以出現了所謂紛紛“棄選物理現象”,出現所謂報考大學物理專業的學生不選物理的怪事,不能不說與高校分專業選科制度不完善、高考志愿填報制度與高校分專業選科制度不匹配等因素有關。當時,盡管高校分專業提出了2門甚至3門選科要求,但學生報考某專業只要對上1門學科就可以報考該專業。在這種制度設計下,即使這個專業要求學生必須具備物理、化學兩個學科的學習基礎,但考生只要選修化學這個科目,就能報考這個專業,致使先行試點省份的考生有了逃避物理學科,卻可以選報理工科專業的可能。 為了矯正上述現象,2018年3月,教育部印發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試行)》,要求高校必須明確各專業選科要求,學生報考該專業時必須修習相關專業指定的高中課程,否則不能報考。這就為高中生的投機性選科做法關上了大門,這將對矯正物理選科人數大幅下降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 學生對選考科目的選擇是由多個因素決定的,不是由單一的學科學習難度決定的。 在指導2017級高一學生選課前,我省公布了2020年新高考專業選科科目要求。其中,“985”大學單限物理的專業(即必須選考物理科目才能報考該專業)達594個,占全部1412個專業的42%。且清華、浙大、上交等工科名校單限物理的專業數量均在70%以上,中科大更是100%全部專業單限物理??梢哉f,不選物理就基本和名校的理工類專業無緣了。 《該文》強調:“那些眼下為了學的輕松點,就棄選物理的同學,會不會在高考后選專業時后悔?”這個觀點恰恰說明了影響高中學生選課的因素是復雜多樣的。山東省在高一開設了《學生發展指導》課程,這門課程4個學學分,包括四個模塊:即學生自我認知、職業行業體驗、大學專業認知、選課指導。在選課指導方面,我們引導學生依據四個要素自主選擇課程。一是學科興趣,二是職業傾向,三是大學專業要求,四是各個專業錄取機會。 在指導我省高中學生選課的過程中,一方面,我們要求通過開設學生發展指導課程,對學生如何選課進行充分的科學的指導;另一方面,我們要求充分提供各類數據引導學生理性選課。比如,大學各個專業對高中學生選課的要求,各種選課組合可報考專業的數量,近三年各個專業招生計劃的安排,等等。在此基礎上,學校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選課自主權。 這里,必須強調的是:在新高考制度下,學生選課從過去的文理兩種組合走向20種或者35種組合,高中學生對各個科目的選擇出現相應的波動是正常的,教育界和社會各界對此既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又堅持科學的態度。學生從文理分科背景下的選課,到打破文理分科具有更多選擇自主權下的選課,高中生的選課結果必然有一個從打破舊的平衡到建立新的平衡的過程。對這個過程中出現的選課“偏差”,像先行試點省份出現的物理選課總體偏少現象,既需要完善相關政策作保障,更需要科學指導進行理性引領,而不是回到過去強迫學生選擇的老路上去。 新高考對高中物理學科教學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大大提高了。 《該文》認為,山東高中生物理的選考率不足40%,“這樣的結果可能會嚴重傷害高等教育的基礎”。這個觀點是站不住腳的。其實,新高考無論是高中學業水平合格考,還是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都提高了高中物理學科的教學要求。 就所有高中生必須參加的物理學科學業水平合格考而言,與老學考相比,無論是教學要求還是考試難度都提高了。新學考合格考較以前老學考,提出了明確的學業質量水平標準,彌補了以往只有內容標準而無質量標準的缺陷。老學考物理學科學業水平考試結果一般分為A、B、C、D、E五等,其中,E等為不合格,而不合格的比例不超過5%。也就是說,即使你的物理學科只考了10分,只要你的成績名列前95%,也可以合格。而新高考制度的學業水平合格考試的合格要求,必須達到物理學科學業質量水平二的要求,由此,物理學科學業水平合格考試真正成為一種標準參照測試,與過去的老學考相比,大大提高了物理必修課程的學業難度。 就新高考制度下的物理學科學業水平等級考而言,其修習要求更與文理分科制度下的物理教學要求無論是內容標準,還是水平標準均有所提高。一是物理學科等級考試不再設置選考模塊,考試的內容包括了物理課程標準規定的必修和選擇性必修內容,要修滿10個學分。與老學考相比,新高考的等級考將物理中重要的動量、波動、熱學和光學等主干部分納入考試范圍,使物理知識體系更加完整,有利于考生進入高校后的進一步學習。二是物理學科學業水平等級考試提出了核心素養框架,由以前的知識、能力兩維增為知識、能力、素養三維考查體系,考試要求更高了,更注重人才選拔的全面性和科學性。 總之,在新高考制度下,高中學校只要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國家物理課程標準,不但不會削弱物理學科的教學質量,反而會大大提高其質量。 “騰訊00后研究報告”表明,“00后”高中生的自主性大大增強,他們完全有能力在學校的指導下對自己的未來做出選擇。 新高考制度下,高考后填志愿時,不同高校的不同專業會對學生的選課組合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工科類專業一般都要求學生選物理,人文類專業一般要求選歷史。因此,當高中生做出選科組合的選擇時,也就意味著直接確定了自己將來可選的大學專業范圍。 《該文》質疑:本來選專業應該是高考后,或報名自主招生前才需要考慮的事,可現在高二、甚至高一的學生就要開始考慮了,問題是,這個年紀的中學生真的知道自己將來想做什么嗎,真的知道各種專業將來的就業方向是什么嗎,真的有這個能力和精力做出最合適的選擇嗎? 其實,對于高中學生有沒有能力選課?有沒有能力在選課的同時對自己未來的職業和大學專業做出規劃?社會各界、許多學者,包括高校招生的同志,多有質疑。 《騰訊00后研究報告》對上述質疑做出了明確的回答。這個報告告訴我們:“00后”高中生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環境更加民主,無論在學?;蛟诩依?,“00后”都有更多的發聲機會;66%的“00后”表示,“有很多決定都是我自己做的”;72%的“00后”高中生表示“個人在某領域的深刻見解和成果更能代表自己”;73%的“00后”表示“我會主動獲取資源來發展自己感興趣的領域”;69%的“00后”表示,“有些事情專家也未必掌握,如果遇到不懂的問題,在詢問專家后我還是會自己去查資料”;66%的“00后”更加尊重他人,“當我看到朋友觀點和自己不一樣時第一行為反應是表示理解”;61%的“00后”表示,不僅會留意所在群體的行動,還會做出行動,“我會關注社會和國家發生的大事,不管和自己有沒有關系”;62%的“00后”以某領域的深刻見解和創造來定義自我,表示“我會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投入很多時間和金錢”。 高中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關鍵時期,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上述研究結論告訴我們:“00后”的高中生具有了許多新特質。他們更加獨立,對權威的依附感降低;他們更加自主,面對各種抉擇,能夠自主做出決斷;他們更加追求自我,特別關注自己的興趣,等等?!?0后”高中生呈現出的這些特征,充分證明高中生面對諸多人生挑戰和抉擇,是有自己的選擇能力的。 是時候改變我們對高中學生固有的一系列僵化認識的時候了!事實證明,不是我們的高中生沒有選擇能力,而是長期以來我們用同質化的高中教育壓抑甚至摧殘了他們的選擇能力,一旦我們賦予了高中學生選擇的機會,并對他們的選擇能力以積極的呵護和培育,高中生的選擇能力、個性發展能力和創造能力就會迸發出來! 山東省2017級高中學生“選課走班教學制度”的平穩落地,充分證明了新高考制度關于高校分專業選科和高中生選課制度的可行性。 (原題為《“山東物理棄選率竟達60%”,這個結論是錯誤的!》) 高中生家長可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新浪高考官方微信公眾號高考家長圈(Id:sinagkjzq)。免費獲取往屆優秀家長經驗、志愿填報技巧、考生心理輔導方法、考前營養搭配等第一手高考信息!陪孩子走好高考路。 [詳情]
11月6日上午,“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系列論壇第二場舉行,邀請了教育部、科學技術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圍繞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相關領域改革發展成就座談宣講。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出席座談宣講,并與網友在線交流。 高考制度仍然是教育的“指揮棒”、社會的“穩定器” 網友:我是一名高二學生的家長,看到每年高考都有一些新變化。想問一下,現在高考都進行了哪些改革,下一步會怎么改? 陳寶生: 考試招生制度是國家基本教育制度。1977年,黨中央決定恢復高考,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先聲。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考試招生制度不斷完善,形成了相對完整的考試招生體系,為學生成長、國家選才、社會公平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1977年高考,全國共錄取27萬人,2017年高考錄取761萬人。40年來,我國累計已有2.28億人報名參加普通高考。目前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到3779萬人,毛入學率達到45.7%,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高考制度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選拔培養了大批高素質人才,為我國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大國、人力資源強國邁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4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啟動了自恢復統一高考以來最全面、最系統的一次改革。4年多來,各項改革扎實推進。2017年,上海、浙江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平穩落地,為后續啟動改革省份提供了有益借鑒。實施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2014年以來共安排90余萬人,相當于為中西部地區新建了近百所萬人大學。實施農村和貧困地區招生專項計劃,招生名額從2012年的1萬人增至2017年的10萬人,農村孩子上重點大學機會進一步提升。積極推進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分類考試,通過分類考試錄取的學生超過50%。減少和規范高考加分,地方性加分項目減幅63%。進一步完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的政策措施,2018年有17.6萬人在流入地報名參加高考。 40年前,恢復高考深刻改變了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改變了一代人的命運,形成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氛圍。40年后的今天,高考制度仍然是教育的“指揮棒”、社會的“穩定器”。下一步,將按照黨的十九大決策部署,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化考試內容、形式和錄取等關鍵環節改革,你放心,只會越改越好,進一步加快建立完善中國特色教育考試招生制度,將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要求落到實處。[詳情]
各地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治理正在推進,大量證照不全、存在違規行為的培訓機構停業整頓。但校外培訓熱并沒有真正“退燒”,重拳整治之下,校外培訓機構依然火爆。甚至在一些地方,整治行動引發了培訓費上漲、培訓班報名難等現象。 經過近年的迅猛發展,培訓機構體量巨大,累積的問題顯然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徹底解決,也不可能僅僅依靠政府力量就能解決。怎樣從根源上整治校外培訓機構,進而重建良好的教育生態?就相關問題,《民生周刊》專訪了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 △儲朝暉 民生周刊:今年以來,教育部門已經對培訓機構進行了一系列的治理,您覺得治理成效怎么樣?學生負擔減輕了嗎? 儲朝暉:通過整治,一些培訓機構的招生得到遏制,尤其是北京市3點半到5點實行校內托管之后,這個時段到培訓機構上培訓班的減少了。一些地方對培訓機構整治后,培訓量有所下降,可是不是問題解決了,還不敢說。 但是,學生負擔還是比較重,培訓機構不做培訓了,家庭、學??赡芤云渌绞皆黾訉W生負擔,這個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民生周刊:經過幾個月的重拳整治,校外培訓市場依然沒有降溫,為什么會這樣? 儲朝暉:現有的培訓過多,跟兩個原因相關,一個是學校資源不均衡,學生要進更好的學校就要考更高的分數。二是對學校的管理過于單一,千校一面。對教育的評價,權力過于集中,標準過于單一。這樣大家可以采取簡單復制的方式,提高分數。提高分數的手段就是加大培訓,反復刷題。這個根子不解決,針對考試的培訓就不會消失,老是指著整治培訓機構是不行的。 民生周刊:今后,校外培訓機構治理的難點在哪里? 儲朝暉:難點在于培訓的剛性需求依然存在,培訓機構被整頓,減少之后,有人可能就不到培訓機構去了,比如,可以采用家教上門等方式。只要剛性需求還在,校外培訓機構整治就很難。 民生周刊:我們應該怎樣理性對待培訓機構?應該如何治理才真正有利于教育? 儲朝暉:培訓機構要規范,但規范是要有度的。在總的需求客觀存在的情況下,把供給壓小了,必然引起供需不平衡,培訓機構則會報名更難、收費更高,家長負擔、壓力絲毫不會減輕。 所以,還是要從教育評價標準、教育管理這些方面解決問題。要讓教育評價是多元的、多樣的,不能用行政權力替代專業權力。很多人跳不出來,總是想用行政權力替代專業權力,這樣會讓問題更嚴重。行政主要是執行,專業才是判斷、有效地決策,解決深層次的問題。 民生周刊:校外培訓機構的發展方向應該是什么? 儲朝暉:校外培訓機構應該做學校做不了的事情。我很多年前就跟培訓機構的人說,你們要做,一定要有自己獨特的內容,不要簡單地用復習資料,做提高分數的事情,不然你們就沒有未來。但培訓機構告訴我,如果像你說的這樣做,我們就沒有現在。 培訓機構現在就靠這個養活自己,現在只有做這個有市場。造成這個局面還是教育評價過于單一。教育評價權力不能過于集中,單一標準會造成大家有求于它,就會丟掉自己的個性。要認識到這個邏輯,才能建立一個良性的生態。 現在鼓勵培訓機構向藝術類、素質拓展類發展,但鼓勵的主體是誰?鼓勵能不能給它市場?培訓機構是哪里有市場就到哪里去。如果在整體教育評價體系里,只有提高分數的市場,不提高分數就沒有生存空間。如果是多元評價,提高分數沒有市場了,不用鼓勵,培訓機構也會去做拓展素質的事情。 但現在的評價體系,還是逼著孩子考高分。家長為了讓孩子上好學校,逼著孩子應試。不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的問題,整治校外培訓機構,最后只能是抓住小鬼,抓不住妖精。 民生周刊:教育評價體系應該如何改革?怎樣形成一個更好的教育生態? 儲朝暉:評價體系,第一是要專業;第二是要公開,評價結果要公開,過程程序也要公開;第三就是評價主體是多樣的,不是行政設置一個多樣主體,而是客觀地有多樣主體。這里的關鍵是高校要有招生自主權,高校招生要求不一樣,自然是一個多樣評價主體。 多樣評價主體與學生的多樣性在一定程度上吻合了,學生就沒有必要擔心因為自己的個性跟單一標準不一致就會被淘汰。 通俗地講,有什么鍋就有什么蓋。其實社會需求也是多樣的,幾個多樣形成一個多樣的選擇和組合。但我們在人的成長過程中,總是要用單一標準來衡量他。 高考的單一標準已經影響到中學、小學、幼兒園了,造成家長、學生壓力大,大家都想對照那個統一標準修理自己,把自己修理得沒有自主性,天性被修理完了,事實上就不可能成才,也不可能成為一個健全的人。 如果對學生的評價權力是分級多元的,學生有更大學習自主權,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習。任教的教師有一定的評價權力,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學校也有一定的學生評價權,可以依據自己對教育的獨特理解和自身條件辦出有特色的學校。 不同高校能根據自己對學生的專業要求招生,就能建立多元、自主、開放、透明的教育評價體系,在這樣的體系里就沒有單一標準的知識學習需求,為提高考試分數而速生的培訓機構就沒有市場,不需要整治就沒有生存空間了。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事業部 原文標題:《建立多元教育評價體系是根本——專訪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 刊載日期:2018年10月29日 第20期《民生周刊》 記者:羅燕 鄭智維 責任編輯:劉燁燁 高中生家長可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新浪高考官方微信家長群。免費獲取往屆優秀家長經驗、志愿填報技巧、考生心理輔導方法、考前營養搭配等第一手高考信息!陪孩子走好高考路。 [詳情]
在教育綜合改革中,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備受各界關注。今年全國又有多個省份開啟高考改革進程。 “一考定終身”的高考制度弊病多多,百姓對進行改革期待已久。然而,隨著各地高考改革方案出臺,一些家長焦慮情緒隨之加碼:錄取中不確定因素增多,高考公平的公平底線能否守??? 模糊地帶越多,尋租空間越大 北京新高考改革方案前不久出爐。方案指出,將充分借鑒其他省份的經驗,在部分高校探索開展綜合評價錄取模式改革試點。綜合評價錄取依據統一高考成績、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面試成績、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進行,高考成績占比原則上不低于總成績的60%。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擴大試點院校范圍。 方案一出,爭議紛起。有網友的反應簡單而直接:高考分數占60%,剩下的40%就靠“拼爹”了。 “考試成績不少于60%,綜合素質評價不高于40%,很可能給權力尋租留下了極大空間?!北本┦幸幻茉L家長認為,考試分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學生水平,加之多次考試作為參考,能避免一些偶然性。然而綜合素質評價所占比例之高,且評價標準、評定規則等都缺乏統一要求,操作空間大為增加,很容易引起不公平的猜疑。 另外,北京高考改革新方案中高校自主招生將增加面試環節。有網友說:“面試難免存在歧視,地域、性別、家庭背景,甚至外貌等因素都有影響?!?有專家指出,自主招生出題思維往往受生活方式影響,面試的老師、教授長期生活在城市里,這導致測試方向和農村考生具備的優勢不匹配,農村考生不容易脫穎而出。 東北地區一中學副校長介紹說,該校今年有高三畢業生800余人,參與自主招生報名的大概也就是個位數?!爸饕亲灾髡猩T檻比較高,動輒就要各種學科競賽獲省一等獎。城市學??梢云竷炐憬處煂iT組織學生攻競賽,我們不具備這樣的師資力量。另外,有些自主招生門檻比如發明創造、專利技術什么的,農村學生沒有機會和條件參與相關項目?!?對于北京市新高考方案引發的爭議,北京市教委發展規劃處處長姚林修通過媒體回應:綜合評價錄取試點,是未來想探索的一種利用綜合素質評價從“選分”到“選人”的一個小規模的試點項目?!斑@部分數量比較小,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還是要走統一高考錄取這一渠道?!?設想很好,但造假太易 高考改革的一項內容,是在錄取時加入綜合素質評價因素,以促進孩子全面發展。出發點很好,但不少家長擔心,如果招生時過于看重綜合素質評價,勢必會逼著學校和家長紛紛給學生臉上“貼金”。 北京家長陳玉明說:“比如思想道德方面,我假裝拾金不昧行不行?學業成就方面,家長幫孩子在某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行不行?社會實踐方面,我假裝到貧困山區當志愿者行不行?本來想讓學生全面發展,搞不好成了全民造假?!?陳玉明的擔心不無道理。8月中旬,微信公眾號“知識分子”刊發題為“九省市高中名校學生論文涉嫌造假”一文,作者查閱高考自主招生錄取名額較多的九省市高中名校學生所發表的論文后,發現不少涉嫌抄襲,其中一些學生已借自主招生進入了高校大門。 其實,為了確保高校自主招生公平,每年教育部都會專門發文,要求各地嚴厲打擊自主招生中的證書、發明、專利、論文買賣和造假等違規違紀行為,堅決斬斷“利益鏈條”。對弄虛作假的考生,相關高校和教育部門給予取消其當年自主招生資格和高考資格的嚴厲處罰。 盡管如此,仍然有社會機構、學校和家長愿意鋌而走險,為孩子的前程“添磚加瓦”。 今年3月,為確保高考公平公正,教育部要求全面取消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跡等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取消原因之一,就是這項制度被“有心人”利用,頻頻曝出徇私舞弊、弄虛作假的案例。 有學校發現,憑信息競賽省級一等獎獲推薦保送的學生在高校測試時竟有一半不掌握相關知識,近1/3不敢參加測試;有憑借省級三好學生獲保送資格的學生,就讀后被人舉報其三好學生資格不是在他就讀的中學獲得的;還有高校對一些保送生跟蹤調查發現,這些學生在學科特長、創新能力、組織才能、社團活動等方面并未顯示過人之處。 嚴守公平底線,改革方能走好 采訪中,許多家長認為,高考改革是要鼓勵孩子全面發展,提高綜合素質,打破“一考定終身”,實現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斷進行改革探索無疑十分必要。但無論怎樣改革,都必須守住公平公正的底線。 一名網友說:“規則越簡單,越容易透明;規則越是眼花繚亂,越容易藏污納垢?!庇屑议L甚至提出:“你說咱們還能回到純‘裸考’的時代不?”這些說法都折射出人們對高考改革的“公平焦慮”。 高考,對一個學生、一個家庭乃至整個國家都至關重要,眾多家長的焦慮和質疑,是在高考改革進程中亟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教育界人士建議,首先,鑒于可預見的巨大改變,在改革的同時,理應將人們的關切納入其中;其次,應該按照“三年早知道”的原則,做好頂層設計,考慮地方實際,穩步推進;第三,充分問計于民,激發、吸納民智才是明智之舉,尤其要善于從民眾的批評與質疑中獲得有價值的信息。(楊思琪 王瑩) (原題為:《高考改革亟須回應“公平焦慮”》) 實習編輯:吳明玲[詳情]
新浪教育匯總全國新高考各項政策,為廣大政策研究者、考生、家長提供參考。新高考資訊第一時間發布,改革政策權威專家詳解,聚焦新高考改革,看這一個專題就夠了。 點擊進入>>新浪教育新高考專題 本應于2018年秋季在全國大面積啟動的新高考改革“啞火”了。 安徽省已確定今年暫不實施,河南某論壇也出現官方(洛陽市教育局)回復:關于新高考,上級政策暫未明確。教育界有聲音稱,今年計劃推行新高考的省份中,近一半會放緩改革的推進。 四川省,是否實施新高考改革仍懸而未決,但從各方信息推斷,四川新高考改革暫緩幾成定局。四川某高中校長透露,接到上面通知,四川新高考改革確定推遲,但具體什么時候實施,暫未明確。 新高考改革怎么了? 對于新高考改革的延遲,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是“務實之舉、理性選擇”。 《中學生職業規劃教程》編委會副主任、新高考專家田志友則直言:目前采用的“3+3模式”我認為是有問題的。 目前:“3+3”模式受質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的課打死也不選,有的課一窩蜂都選 打死也不選的,首先是物理。 物理遇冷始料未及 選考科目的等級賦分制比的是排名,而不是分數。同樣的規則賦分,考生在不同學科排名相同,成績則相同。 物理難度本身較大,大家普遍認為選考物理的都是學霸。等級賦分制規則下,相較在物理組與學霸們賽跑而言,在其他“賽道”上與普通學生賽跑顯然更容易能拿到高分。因此,選考物理的人越來越少。 中國新聞周刊曾就此采訪了首批試點的浙江高中。以杭州一所普通高中為例,高考改革前,全校有2/3的學生必修物理;高考改革后,選考物理的人數降到了不足50%。到了2017年新高三學生中,報考物理的人數下降到了33%,新高二更少,僅60人,占年級總人數的10%。 這種趨勢在縣級中學繼續放大。 嘉興市嘉善縣某高中,2017年高三生中,在第一次選考成績公布后,選考物理的人由130人減少為70人;高二生報考物理的就只剩下了5人?!拔覀儗W校物理成績最好的學生,在全省只能排到8000到1萬名,根本沒有競爭優勢,從學生到學校,當然都希望回避物理考試的競爭風險?!痹撔8毙iL說。 更可嘆的是,由于該校選考物理只有5人,只需一名物理老師上課,其他物理老師只得轉崗。 于是,選考科目保障機制出現了,當特定選考科目考試人數低于保障基數時,以保障基數為準,從高到低進行等級賦分;大于保障基數時,則以實際參考人數為準。 最先建立保障機制的就是物理,浙江這一保障基數為6.5萬。 簡單來說,即: (1)如果有7萬人(大于6.5萬)選考物理,那么會有700個(7萬的百分之一)滿分。 (2)如果有6.5萬人(等于6.5萬)選物理,那么會產生650個(6.5萬的百分之一)100分。 (3)而如果只有1千人(極端情況,小于6.5萬人)選物理,那么還是會有650人(以6.5萬人為基數計算,自高往低賦分)拿一百分。 它的潛臺詞就是:選考物理,在賦分上不再吃虧。 下崗的是物理老師,忙死的是地理、政治老師 但這僅僅解決了物理遇冷難題。 選考科目的設置本意是給學生們更多選擇權,選擇的標準是“自己喜歡”。但現實情況是,無論是學生還是學校,目標從來都是考出更高的分數、考上最好的大學。在這樣的目標指導下,學生很難隨心所欲地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學校大概也不允許學生選。 先來看學生: 上海市政協委員施華曾走訪浦東各中學,發現大多數學生確是按學科的難易程度來選課。文科相對簡單,選擇的同學多一些(選政治的偏少);理科中生物較簡單,因此選生物的同學多。而較難的物理、化學選擇的人數偏少,重點中學的學生相對多一些。很多中學教師戲稱,十年后,中國無物理化學大師。 浙江嘉興市的統計數據顯示,學生選考地理的比例最高,達56.65%,第二高為政治,50.51%,因為這兩科都比較容易考。報考物理的比例僅為倒數第二,37.22%。從高考總成績來看,報考物理比例最低的一所學校,由于采取了“文多理少”的選考策略,98%以上的畢業生都被第一批次錄取。(中國新聞周刊) 這樣的經驗勢必會影響后續高中生的選擇,容易考的科目選考比例越來越大,不容易考的科目選考比例則越來越少。 再看學校: 目前來看,或出于客觀資源限制(教師資源)、或出于主觀戰略目標(學校高考成績更好看)考慮,學校的普遍做法是,選擇本校師資力量最強的某個科目,或者最容易獲得高賦分的科目,將全部資源投入,集中強化訓練,以獲得高分。 集中力量辦“大事”,長此以往,中學很有可能逐步演化為一個個“特色”鮮明的??茖W校。 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認為,如此田忌賽馬式的選考策略,實際上是遭遇了功利文化的算計。 高中生家長可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新浪高考官方微信家長群。免費獲取往屆優秀家長經驗、志愿填報技巧、考生心理輔導方法、考前營養搭配等第一手高考信息!陪孩子走好高考路。 [詳情]
24日,武大博士易卓在觀察者網發表專欄文章,文章抨擊了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參與者——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近期的文章《高考選拔標準應該多元化》,易卓稱儲朝暉先生對高考改革有著浪漫化的理解,充滿烏托邦式的想象。高考涉及千家萬戶,改革最不應浪漫主義。 易卓稱,招考合一是我國長期教育實踐中的基本點,儲朝暉等學者主張的“招考分離”是歷史性的倒退,是對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不負責任。 易卓在文中寫到,大眾對于新高考改革中最擔憂的地方就是招考分離!這種改革方向的本質危機在于擴大差異化的自主選擇權,這既會造成高考選拔過程中主觀性空間增大,并且這種主觀評測難以規范和監管,同時教育多元評價體系會產生不可逆的社會階層區隔。一旦真正推行招考分離,就不僅僅是暗箱操作這么簡單的問題,而是暗箱操作可以逐漸被這套改革制度給合法化! 易卓建議,考試招生制度就應該由政府包攬,招生權力不能放給高校。我國絕大部分的本科以上高校都是公辦學校,高校運轉經費主要來源是中央或省級財政支持。教育培養和選拔過程中既有學校的目標,但同時還有國家目標和家庭目標。所以,高校招什么樣的學生,培養什么樣的人才,不應該由高校來自主決定,應該由政府決定。 易卓還反對照搬國外高校招生的經驗,稱國外高校招生團隊的主觀評價,不論是放在高校、政府還是第三方機構都無法做到客觀公正。并且如果我國高校掌握招生權力,每個高校都要自建招生團隊來對接全國一千萬考生,會造成巨額的資源浪費,會極大增加高校的招生難度。也會給學生和家長報考帶來極大的難度,要應付所有心儀大學每個院系每個專業的招生要求。 易卓稱,(招考分離、招生權力給高校)這個方向是無視教育公平的方向,是葬送我國教育穩定的方向,是加速教育分化和階層固化的方向。 以下為易卓全文,并文末一并附上儲朝暉《高考選拔標準應該多元化》。 新浪教育刊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 原標題:《易卓:我們需要浪漫主義式的高考改革嗎?》 (文/易卓,觀察者網專欄作者,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博士生,研究人員) 8月23日,北京市教委公布新高考改革方案(《北京市深化高等學??荚囌猩贫染C合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新高考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將高等學校招生制度的體系與標準分散化,改革的核心內容一是建立高中學生水平考試制度,讓學生在政、史、地、理、化、生六門科目中,根據自身愛好和優勢自選三門,進行等級性考試并計入高考成績;二是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也就是要扭轉長期以來的統一招生制度,賦予高校部分的學生選擇權和錄取空間。這可以看作是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制度延續,進一步擴大了高校的錄取自主權。 北京新高考改革政策一出臺,馬上引起社會的一片嘩然,新高考改革很可能成為壓死教育公平底線的最后一根稻草,很多民眾紛紛擔心過于分散且主觀化的高考選拔制度會成為優勢階層的秘密游戲。在教育資源和教育能力已經產生社會分化的前提下,工農子弟只有越來越依靠自己的勤奮努力通過高考實現流動,讓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而現如今,新高考制度改革似乎正在關閉這最后一扇大門。 如此明顯的人心向背,卻仍有所謂的教育改革專家出來為新高考改革方案洗地。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參與者——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先生就《方案》的主要內容、改革思路、政策解釋以及大眾意見等在媒體上做了詳細的回應,題目為《高考選拔標準應該多元化》。 儲先生的這篇采訪確實讓我們更為準確地把握到,新高考政策的制定者們是有多么的想當然,他們對中國教育現狀以及改革有著多么浪漫化的理解。通觀全文,除了其自己所說的新高考改革是要教育管理放權、實現教育評價多元是危險的事實以外,沒有哪一句不是烏托邦式的想象,更是有很多奇談怪論。 高考制度改革決定了教育體制改革的方向,而教育體制又是一個現代化國家最根本的制度。作為一項公共政策,任何的改革都是牽扯到千家萬戶的基本利益的,教育制度改革就更是如此。 我們的改革決定權不能只為少數精英服務和掌控,無論是身為學者還是政策制定者,都要對經驗現實保持基本的敬畏和認識,要對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負責,浪漫主義式的高考改革一定要慎之又慎。 一、進步還是倒退? 對于北京出臺的新高考改革方案所做出的改變與“成就”,儲先生似乎還不太滿意,還沒有達到其理想中高考選拔制度的標準。 其對本次北京和以前浙江高考制度改革的評價是“給了一點空間,是一個進步。但是,如果不改變管理和評價權高度集中的現狀,這點小空間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在這里儲先生所說的“一些進步”是指“分數對于升學的效價降低了……改革后不僅僅只看分數,還要看綜合素質評價等因素,招生的高校也有了一定的決定權?!?而其所認為新高考改革沒有解決的根本問題就是“中國考試招生制度長期是由政府包攬的……事實上,現在教育的管理和評價權力高度集中,由此產生了很多問題……” 那么要解決這個根本問題,我們的處方家給出的建議是“需要將教育的評價和管理權力分級,該屬于哪一級就是哪一級……高考選拔標準應該是多樣的,應該由各個高校組建專業的人和學生來自主決定,并在招生簡章中明確表述(信息如何對稱?),每個學生再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判斷和選擇?!?為了能夠讓自己的論證看起來更豐滿一些,儲先生還拿出了校外培訓泛濫、學生不愛上自己喜歡的課所造成的教育資源浪費、甚至學生的近視率問題作為支撐,并還是將這些現象的原因指回了那個我們現在已經很熟悉的“根本問題”——“我們的教育管理和評價權力過度集中、單一”。 1、新高考改革事出何因? 圈圈轉轉繞了一大圈,儲先生的邏輯算是比較清楚了。為什么要搞高考制度改革?是因為現行高考制度有一個根本問題,那就是教育管理和評價權力過度集中,這個問題不解決就會衍生出很多小問題。 那我們先來看看儲先生所說的當前這萬惡的高考制度所罹患的根本病癥會有哪些衍生性的問題。 首當其沖的,儲先生認為高考改革勢在必行,是因為: “整體上看,中國考試招生制度長期是由政府包攬的,這就導致兩方面的后果:一是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不參加中國高考,去國外自費留學,讓中國高校的優質生源流失,這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中國大學走向世界一流水平;二是不利于整個國家人才的培養,難以實現教育強國的目標?!?這段話簡直是承包了本篇文章的第一個笑點,讓人摸不著頭腦。 儲先生說政府包攬的招生制度造成的第一個嚴重后果是越來越多的學生不參加中國高考,而這個邏輯關聯是極為匪夷所思的。自從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我們的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制度就沒有發生過大的改變,只是在不同省份采用不同的高考試卷,但仍然是依據統一招生考試的分數來錄取。這樣一個一直存在且運轉的制度怎么就突然要為很多學生選擇不參加中國高考并去國外讀書背鍋了? 事實上,越來越多學生不參加中國高考主要分為三種原因: 一是部分學生與家長本身就認為國外的教育制度和教育資源更為優質,國外高校的文憑更為吃香,并且是在自身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主動選擇去國外高校上學。這是社會經濟產生分化后,中上層的優勢階級所做出的代際人力投資再生產最大化的決策,這跟高考制度本身沒有多大關系,因為你改還是不改,別人看中的是國外的教育資源和水平,總是要出去的; 二是很多學生選擇不參加中國高考,出國留學,僅僅只是因為他們根據自身平時的學習狀況和測考能力,在現行高考招生制度下沒有競爭能力,預期不能通過中國高考上一個好大學,所以就花錢出國留學。而這種情況是要靠一個家庭的經濟實力作支撐的,也往往只有中產以上階層能夠負擔這種備選項,而儲先生似乎有極強為他們省錢的沖動; 三是在教育體制改革比較激進的地方,在基礎教育階段就實行學生分流,嚴格按照政策比例將部分學生強制分配到職業技術高中就讀,很多家長為了能讓自己孩子上大學,迫不得已才送去國外讀書,這也與現行高考制度本身沒有多大關系。 資料圖來源:東方IC 這樣一看,僅僅因為現行高考制度篩選掉了一部分人,而這部分人又自己花錢出國留學去了,所以我們就要改革現行高考制度,是怎么也說不通的。 接著,儲先生又說“這讓中國高校優質生源流失,阻礙中國大學走向世界一流水平”,冷不丁的就把出國留學黨貼上了“優質生源”的金光大字,并且好像就是因為他們的“離國出走”就阻礙了中國大學走向世界一流水平,這也是讓人匪夷所思的。參加中國高考沒有競爭力的學生,因為出國留學就成了“優質生源”,這中間的變戲法秘密,還煩請儲先生告知于我們。 至于儲先生所說的第二個問題“不利于整個國家的人才培養,難以實現教育強國的目標”只是一種結論式的表達,而這種結論顯然是沒有什么實證研究作為支撐的。 從我們國家的教育發展歷史來看,大量人才通過現行的教育體制和高考選拔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并且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益的人,他們自身也實現了在舊社會無法想象的階層流動。當今社會上各行各業耳熟能詳的領軍人物,例如馬云、俞敏洪、施一公等等,無不是依靠我們本土的教育模式和選拔機制培養起來的。 如果說這些名人的成功帶有偶然性的話,那么筆者在甘肅會寧調研,統計發現這個自然條件非常惡劣的西北小縣,截至2012年竟然有41位清華大學畢業的學生,并且相當部分是博士學歷。 可見,我們現行的高考制度不僅可以選拔人才,而且可以相當程度地指導教育體制去培養人才,更重要的是能夠給最普通、最底層的工農子弟留有機會。他們可能沒有成為當前教育改革家眼中的天才,但是他們靠自己的生命奮斗歷程證明了現行高考制度有著最基本的公平保證,并且能夠培養參與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優秀人才。 實現教育強國的目標是要與我國的基本國情相匹配的,我們不能苛求一種尋找天才的高考制度,關鍵還是要保證基本的教育機會公平。 2、“招考分離”是歷史性的倒退 無論是浙江方案還是北京方案,儲先生這兩輪高考改革都沒有觸及一個實質問題,即“高考到底是以政府為主體,還是以高校為主體?!?從儲先生的全文來看,其是站在高考要以高校為主體這一邊的,因為以政府為主體就只能是“制定一個統一的標準,這個標準是個抽象的標準”,這種標準是不能與具體的天性相匹配的,唯有各個高校有不同的標準,才能在教育選拔過程中“跟學生天性的多樣性匹配”。儲先生還將這種多對多的組合浪漫地稱為高校與考生之間“談戀愛”。 但是說一千道一萬,儲先生給我們所描繪的唯美圖景下所要堅持的只是一高考改革方向——招考分離。無論招考分離的具體政策如何制定,其改革核心是不變的,那就是要招生與考試相對分離,學??梢赃M行自主招生,政府參與宏觀管理與監督,不斷擴大高等教育招生中的主觀空間,理論上強化學校與學生之間的雙向選擇權。 但是事實上,大眾對于新高考改革中最擔憂的地方就是招考分離!這種改革方向的本質危機就在于擴大差異化的自主選擇權,這既會造成高考選拔過程中主觀性空間增大,并且這種主觀評測難以規范和監管,同時教育多元評價體系會產生不可逆的社會階層區隔。一旦真正推行了招考分離,那就不僅僅是暗箱操作這么簡單的問題,而是說暗箱操作可以逐漸被這套改革制度給合法化! 當前高考改革的方向是把招生的權力放到高校,高校的招生辦能夠根據自身院校的需求和標準來錄取學生。當然這里的錄取條件已經不完全看你的統一招考成績了,而是賦予了高校更多的主觀評測的空間,這種選擇的主觀成分越多,高考錄取中的人為可操作空間就越大,并且尤其難以監管。 以自主招生為例,你很難去監察和判斷一位招生面試老師的最終選擇是利益驅動的還是公平公正的,沒有了統一客觀的標準,招生錄取工作就很容易變成一場兒戲和交易,那些有錢有勢有關系的學生和家長就可以利用制度的空子來走捷徑。 自主招生考試(資料圖/東方IC) 所以最大的風險根本就不是暗箱操作,而是暗箱操作變得制度化和常態化并最終走向合法化,那合法的違規還能叫違規么?并且就算這種監察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但是我國有那么多高校那么多院系,如果都是按招考分離來自主招生的話,哪里有那么多行政監察資源來保證新高考制度的公平性呢? 從學生家庭的角度來講,教育多元化評價體系會產生不可逆的社會階層區隔,同樣會造成教育中的不公平。 假設儲先生所說的招考分離能夠做到公平公正公開,但是教育評價體系多樣化就決定了學生俘獲教育機會途徑的多樣化,關鍵問題就在于這種途徑的多樣化是靠學生自身的努力與奮斗得來的,還是依靠家庭已有的資源優勢得來的,這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就目前高考教育改革試點的情況來看,教育多元評價體系事實上催化了學生家際之間的競爭。比如新高考改革中的“綜合素質評價,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學業成就、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五個方面做評定”,試問,其中的思想品德如何去界定?學業成就如何去考察?還有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都與一個學生的家庭環境、階層出生、經濟實力和父母修養有莫大的關系,如果把這些都作為高考評價多元體系的一部分,那么學生城鄉之間、地域之間、家庭階層分化之間的差異就會主導其獲取教育機會的差異,并進而造成教育領域的階層固化和優勢階層的精英循環。這應當是經受過社會科學訓練學者的基本常識。 現行高考的確有很多不足,我們可以在技術層面上進行改進,但是其制度優勢就在于最大化地杜絕教育領域中的尋租行為,最大化地保障了高考錄取的公平性。 招考合一是我國長期教育實踐中的基本點,我們的高考制度改革不能開歷史的倒車,這是民眾最懇切的呼聲,儲先生卻說招考分離是“一項政策越得民心就越沒有風險……是對所有教育當事人都利好的政策”,也不知是得的哪里的民心,對什么當事人利好了。 3、校外培訓泛濫的根子在公立學校轉讓教育權力 儲先生對于“現在教育的管理和評價權力高度集中,由此產生了一系列問題”來推銷招考分離,強調教育評價體系的多元化,并且拿出現在校外培訓過多泛濫的例子來證明,其認為“標準過于單一……培訓機構辦起來也很簡單,全國各地都可以復制……校外培訓過多過濫,這些問題根子都在于教育的管理和評價權力高度集中?!?很顯然,儲先生對這個問題沒有基本的認識和判斷。根據筆者及團隊在全國基層尤其是縣域一級的教育調研來看,校外培訓泛濫的根子在于公立學校把教育權力轉讓給家庭,但家長又沒有辦法自己去承擔子代的教育需求,只好尋找市場服務。 其實大量的中小學階段的校外培訓都只是提供托管服務,很多小學下午三點半就放學了,父母還沒有下班,只能放在校外培訓機構里面。反而高中并不屬于義務教育階段,高中學校相對來說還把握著教學權力,把學生的學習過程放在學校,所以高中階段的校外培訓相對中小學來說是不多的,這與儲先生所說的“教育管理和評價權力高度集中”有關系嗎? 不僅如此,儲先生還想當然地認為只要“標準不再單一以后,單一的培訓需求就沒有了,辦培訓班就必須有獨特的內容,有自己的知識產權,培訓的需求也就降下來了,培訓過濫的問題自然就解決了?!?讀來讀去,就怎么也沒搞懂為什么培訓班有了獨特內容以后,培訓需求就會降下來?要知道資本與市場都是逐利的,教育評價體系越多元,其所釋放的潛在市場空間就越大,一旦教學權力從公立學校大跨步移交給家庭的話,這些新產生的需求一定會被市場吸納。在一點上,儲先生是太小瞧資本與市場的力量了。 更為重要的是,恰恰是因為原來的教育評價體系相對單一,所以公立學??梢栽陂L期的實踐中完全滿足學生的備考需求。正是在這一點上,去市場化的公辦教育才是可能的。而一旦教育評價體系分散和多元以后,公立學校在教師和師資上面沒辦法短時間內配置來滿足學生們的多元教育需求,他們難道不會有更強烈的欲望去市場尋求服務,而這些新增的需求又難道不會被市場捕獲嗎? [詳情]
儲朝暉:高考選拔標準應該多樣化 要真正解決問題,還需要從教育管理放權、教育評價多元方面著手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韓永 就高考改革以及現有方案存在的優缺點等問題,《中國新聞周刊》近日采訪了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他對教育改革問題有長期的深入研究,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專題組成員,也是《高等學校招生工作建議方案》的主要參與者。 在儲朝輝看來,目前的高考改革方案讓學生有了一些自主選擇權,高校招生也有一定決定權,這是一個小的進步。但是,要真正解決問題,還需要從教育管理放權、教育評價多元方面著手。 資料圖:山東高考招生咨詢會。中新社記者 張勇 攝 有了些進步,但沒有解決根本問題 中國新聞周刊:北京高考新方案近日出臺,你如何評價這一方案的內容? 儲朝暉:這個方案對于學生來說,擴大了一些選擇性。與之前的浙江方案相比,這次北京方案選考比浙江方案做得更簡單一點,考試要少一些,給了考生更多的便捷。 此外,不管是北京方案還是浙江方案,分數對于升學的效價降低了。原來完全是憑分數說了算,但改革后不僅僅只看分數,還要看綜合素質評價等等因素。招生的高校也有了一定的決定權。 中國新聞周刊:不管是浙江方案還是北京方案,公眾對其內容仍然有許多質疑,之前的浙江方案也暴露出許多問題。對此應該怎么看? 儲朝暉:整體上看,中國考試招生制度長期是由政府包攬的,這就導致兩方面的后果:一是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不參加中國高考,去國外自費留學,讓中國高校的優質生源流失,這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中國大學走向世界一流水平;二是不利于整個國家人才的培養,難以實現教育強國的目標。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必須要讓高考招生制度更加科學、專業、透明,對高考的改革就勢在必行。政府相關部門已承諾,到2020年要在全國建立新的高考制度。 2014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當時媒體采訪我,我用了四個“不”來評價:不完整、操作性不強、穩定性不強、不專業。浙江的高考改革方案出來后,我曾建議他們減少考試次數,因為考試多必然給家長學生老師帶來很多負擔。 另外,無論是浙江方案還是北京方案,這兩輪高考改革都沒有觸及一個實質問題,即高考到底是以政府為主體,還是以高校為主體。 我從2005年開始參與高考改革的討論,一直持續到現在。2008年起草《教育規劃綱要》時,我是專題組成員,當時反復開過很多會進行討論,最后定下了一段話。這段話的類似表述可以在2013年《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找到:“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試相對分離、學生考試多次選擇、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專業機構組織實施、政府宏觀管理、社會參與監督的運行機制,從根本上解決一考定終身的弊端?!?也就是說,招考分離的內容寫進文件里了。但2014年起草《關于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的過程中,關于這個問題就出現了分化,有一撥人很保守,話講得很極端,說實行招考分離會“影響政治穩定,會有嚴重的后果”。這樣一來,最終將招考分離的內容從文本中刪除,出臺了一個被稱為邁了“半步”的改革方案,給現在的實行工作帶來不少困難。 中國新聞周刊:你如何評估招考分離? 儲朝暉:根據我長期做實地調查和歷史研究判斷,一項政策越得民心就越沒有風險。招考分離屬于“放管服”的一項關鍵內容,就是將招生的權力放到高校,就是下放權力,是對所有教育當事人都利好的政策。 事實上,現在教育的管理和評價權力高度集中,由此產生了一系列問題,比如學生學業負擔過重、單一追求考試分數、千校一面、千人一面、校外培訓過多過濫。這些問題的根子都在于教育的管理和評價權力高度集中,標準過于單一。學生們難以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習,因為只要學單一的內容就能考高分,這種情況下培訓機構辦起來也很簡單,在全國各地都可以簡單復制,遍地開花。不解決這個問題,培訓過濫的問題就沒法解決。 要真正解決問題,就需要將教育的評價權力和管理權力分級,該屬于哪一級就屬于哪一級,這樣就會有多樣性,而不是單一的標準。標準不再單一以后,單一的培訓需求就沒有了,辦培訓班就必須有獨特的內容,有自己的知識產權,培訓的需求也就降下來了,就不會速生猛漲,培訓過濫的問題自然就解決了?,F在僅對培訓機構嚴加管理的方式,我可以斷定,依然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提高分數的培訓需求依然存在,家長依然負擔重,學生依然負擔重。 目前每年大約一千萬高考學生,都要按照一個標準來排隊。實際上受影響的還不止這一千萬人,因為高考會一直延伸到初中小學,現在甚至已經延伸到幼兒園了,所有有孩子上學的家庭都感到壓力巨大。如果不及時變革,對這些家庭和孩子都是連續不斷的傷害。 中國新聞周刊:高考改革方案里,增加了學生在高考中的選擇,算不算是一種進步? 儲朝暉:現在的方案給了一點小空間,是一個進步。但是,如果不改變管理和評價權高度集中的現狀,這點小空間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 中國新聞周刊:那么,高考選拔的標準應該怎么定? 儲朝暉:選拔標準應該是多樣化的。應該由各個高校組建專業的招生團隊,根據該校辦學目標,根據自己想培養什么樣的人和學生來自主決定,并在招生簡章中明確表述。每個學生再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判斷和選擇,形成多對多的組合,就是我幾年前反復講的讓高校與考生之間“談戀愛”。 這樣的結果就會是多樣性的。各個高校有不同的標準,跟學生天性的多樣性匹配,相互選擇,入學和就學過程就是甜蜜的,不會造成現在60%的學生不喜歡自己所上的學校和專業的情況,就不會造成如此巨大的青春時光和教育資源的浪費。 最近有的地方出臺政策,把學生近視眼率跟政府的政績考核結合起來。這個怎么掛鉤呢?有時候就可能出現造假。其實解決近視眼的問題還需要從教育管理放權、教育評價多元著手,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的課程和自己想參加的活動,而不是被要求做不喜歡的事情,學不喜歡的內容。這樣一來,近視眼率就有可能自然降低了。轉來轉去,所有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一個:我們的教育管理和評價權力過度集中、單一。 如果只是一個統一的標準,這個標準是個抽象的標準,而每個人都是具體的,天性各不一樣,要求所有的人按照一個抽象的單一標準去排隊,就會丟掉具體的、天性的、自然的那個人,就不能成為最好的自己。 我們曾經做過調查,那些考高分的學生其實吃虧最大,因為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考高分里去了,這些孩子丟掉自己丟得最多、最徹底,走到社會上發展總體上是不太好的。而那些中游的、成績排在中間的學生,后來走上社會發展得更好,因為他多少還保留了一點自己,走到社會后天性的部分就發揮作用了。 [詳情]
新浪教育訊 9月11日上午安徽日報消息,安徽省教育廳決定2018年暫不啟動實施高考綜合改革。安徽2018年秋季入學高一新生高考仍按原辦法進行教育教學。 報道稱,今年年初,教育部對擬于2018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的省份開展了基礎條件評估。同時,安徽省教育廳也進行了風險評估。經統籌考慮、審慎研判,安徽省決定2018年暫不啟動實施高考綜合改革,并報教育部,教育部認真研究后同意。 以下為安徽日報報道全文: 記者9月11日從省教育廳獲悉,經教育部同意,安徽今年暫不啟動實施高考綜合改革。安徽省2018年秋季入學高一新生高考仍按原辦法進行教育教學。 2016年,經教育部批準,我省印發《安徽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并確定2018年啟動實施高考綜合改革。為確保高考綜合改革穩步推進,今年年初,教育部對擬于2018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的省份開展了基礎條件評估。同時,按照省政府的要求,省教育廳就高考綜合改革進行風險評估。 經統籌考慮、審慎研判,我省決定2018年暫不啟動實施高考綜合改革,并報教育部。教育部認真研究后同意我省2018年暫不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因此,我省2018年秋季入學高一新生高考仍按原辦法進行教育教學。目前,省教育廳已在系統內對口進行了部署。(陳婉婉) 實習編輯:吳明玲 責任編輯:牛豆豆[詳情]
2018年,很多地區新入學的高一新生將面臨全新的教學與高考制度。新高考模式下學生可以自主決定科目組合,也將接觸等級賦分制這一新的高考錄取評估方式。 自主選科取代文理分科,高考遇40年未有之變革!對考生來說,興趣、理想,規劃從未如此緊迫。 9月7日,《新浪會客廳》特邀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教育部高考改革課題專家潘昆峰,為你上新高考第一課。 新高考最大的亮點在于自主選科 相關鏈接:《潘昆峰:新高考最大的亮點在于自主選科》 新高考不分文理,而是變成“3門固定科目+3門選考科目”的模式,即語文、數學、外語科目固定,其他科目考生自主選擇,不分文理。同時,新高考采用等級賦分制,最終顯示在高考成績單上的選考科目分數將不是考生的卷面分數,而是按照分數排名百分比折算的成績。 這樣的改變為學生帶來自主考慮人生和未來規劃的機會,同時也催生了趨利避害的選擇,可能導致考生整體科學素養下降的風險。 高分考生更愿意選擇傳統意義上的理科(物化生);成績中等的學生會考慮如何避開強有力的競爭,拿到一個高分,進入一個相對好一點的學校;成績更差的考生選擇理科的意愿就更低了。 事實上,高校對理工類科目的要求較多,理工科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薪資也相對較高。潘教授建議廣大考生,即使出于各種原因不選擇理工科,但是還是要認真地學,因為這是一種基礎素養??忌谥袑W階段打好學科知識的基礎,培養良好的科學素養,會對未來的學術研究、工作就業產生強有力的支撐。 引導考生認識學科價值,不要光看難度 相關鏈接:《新高考選科忌只看難度 考生應關注學科本身價值》 根據潘教授的調查,考生往往會從競爭優勢和學科價值兩個維度來考慮,從而做出選考科目的選擇。同時,選科的偏好與性別也有所關聯。女孩子更加關注難度,對傳統理科的選擇比較少,男生和女生在物理的選科中大概有3倍以上的差距。 這里的問題在于,我們如何通過一些方法去引導,去促進、去激勵他們能夠更好地做出正確的選擇,這個正確的選擇,不光是對自己正確的選擇,也是對整個國家民族和整個未來的一個很正確的選擇。 新高考選科需要一定的視野,需要對學科本身的價值有準確的認識。人的心智往往在25到30歲的時候才能成熟,所以,在中學階段,學生看不了這么長遠,選科需要一定的引導,要讓學生對學科主觀維度的判斷更加準確一點,更多認識到這個學科本身的價值,而不光看到難度。 職業生涯規劃越早越好 新高考是一種倒逼的機制,逼著考生從高中開始考慮職業生涯規劃。事實上,15、16歲的高中生做職業規劃一點都不早,“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甭殬I規劃越早越好。 做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幫助考生更好地認識自身興趣優勢,早做打算,可以比別人早一步跨入這個領域,他所接受的知識的深度、廣度就更有優勢。 如果學生心智沒有那么成熟,到選科之前還沒有想清楚,可以參加一些職業規劃的課程,通過科學的測評了解自己適合做什么,從孩子的性格、特點出發,了解他適合在哪一行業發展?,F在多個省份都開設了職業規劃的課程,上海甚至從小學就開始了。 以下為訪談實錄: 新浪會客廳:各位新浪的網友大家好,歡迎關注本期《新聞會客廳》,我是主持人國杏。 當前新高考改革如火如荼,自主選科取代了文理分科。面對多門學科、多種組合方式,考生如何來進行選擇,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優勢?放眼未來的人才競爭,我們如何來把握高考賽道才能搶占先機?相信這是很多考生和家長都非常想要了解的問題。 新浪會客廳邀請到了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教育部高考改革課題專家潘昆峰老師,首先請潘老師跟我們網友打個招呼。 潘昆峰:各位新浪的網友大家好,我是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的教師潘昆峰。說起高考研究確實有一段淵源:我擔任過北大的招生考試官,博士階段一直做相關研究。 新浪會客廳:非常歡迎潘教授今天來跟我們一起來聊一聊新高考改革的那些事 新高考改革可以說是恢復高考40多年來從未有過的一個非常巨大變革。您關注相關方面的研究,覺得新高考最大的一個變化是什么?有哪些令人比較欣喜的改變? 潘昆峰:變化確實很大,稱得上是40年未有之大變革。此次高考改革是恢復高考以來,規模、廣度、深度、影響力最大的一次,并且會影響未來很長時間的高考走勢。本次高考改革從2014年國務院頒布的《國務院關于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開始,第一輪試點從浙江跟上海開始,隨后北京、山東等四個省市也開始陸續介入。到今年,有更多省市陸續進行新的改革,可以說鋪開的面很大。 網友關注高考改革的技術層面,比如怎么考、怎么報。實際上,高考改革是系統工程,從上到下,最開始要考慮招生計劃分配的公平。這次高考改革提出加強中西部的招生協作計劃,提高中西部人口大省高考錄取率這樣一個目標。中西部招生協作計劃2017年大概是16萬多的本科計劃,按照招生數量來看,相當于為中西部直接新建了40多所院校。 新浪會客廳:力度非常大。 潘昆峰:對,同時,三大專項計劃(國家貧困專項、高校貧困專項、地方貧困專項)針對農村和貧困地區的這些考生提供專項的入學機會,這是結合著扶貧大戰略做的一個重大的調整。這保證了我們整個高考的公平性,是其中的第一大點。 第二大點,網友們更加關注的是技術上的環節:蛋糕已經切好了,哪些人能夠得到這個蛋糕,怎么考、怎么評、怎么錄取、怎么報志愿?由文理分科變成“3+3”,這是新高考最大的亮點。高考從文理科的套餐制變成了3+3,可以自主選科的選餐制、點餐制。從以前的一卷定終生,只看分數,變成現在的“兩依據一參考”。從一年一考變成像浙江選科的科目,也可以一年多考,給學生更多選擇的機會。 高考改革后,錄取模式也有很大變化。以前報志愿,考生以學校選志愿,學校志愿下面是專業志愿,再分檔、分級差。新高考把專業跟學校合在一起,像浙江走得更加激進一些,總共80個志愿。 不管在整體分配的盤子上,還是在具體的技術環節上,新高考都有很大變化。如果說最大的變化,對于普通人、家長來說就是選科。 新浪會客廳:這是跟考生最密切相關的。 潘昆峰:對,在我看來,這次高考改革在技術環節上最大的亮點,就是增強了選擇性??吹竭@個方案我很自豪、很高興:中國學生終于有機會在高考之前就思考自己人生和未來的方向。 其實,這樣的機會在西方國家很早就有。中國很多學生到大學都不會想這個問題,現在新的高考方案已經出來,考生必須很早就要考慮自己人生未來的規劃。 高考從“套餐制”變成了“自主式”的模式,自己定制自己的未來。你的未來跟別人從此可能不再相同,你需要從開始就想清楚自己的未來。這個“定制”包括考試時間的定制,考試內容的定制,考試方式的定制,涉及到方方面面??忌约洪_始對自己負責起來,中國40年以來終于走到這一步,我特別開心。 新浪會客廳:剛剛聊到學生要提前思考自己更長遠的發展、自己的人生規劃,從套餐式變成了自主點餐模式,增加了學生的自主選擇權,這是我們40多年來非常欣喜的的大變革。但是新高考改革也讓學生面臨一些困惑,自主選擇權的增加也讓他們思考如何選的問題。除了考慮個人的興趣,也要考慮科目的難度、長遠的發展,因為這時候自己的選擇就要自己為它負責了。您在研究中也會關注這個現象,能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嗎? 潘昆峰:由于選科變成自主選擇了,中學生需要一定的視野。到底如何去選?按照自己的興趣選,還是會考慮到學科的難度?方方面面我們也進行了調研。 目前絕大多數的情況是根據自己的比較優勢選擇,比如興趣、成績。一些專家學者比較困惑或者顧慮的田忌賽馬式結果并沒有出現。我們在研究中和日常的觀察中發現,至少這兩年,從浙江、上海的第一輪的高考改革之中,學生的選科整體平穩,但是有些科目存在一些比較大的問題。比如物理,這是社會上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物理選科為什么那么少?為什么會越來越少?怎么辦?這是社會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 您說的是如何選的問題。 新浪會客廳:根據您的研究,大家在選的過程中比較考慮關注哪些因素? 潘昆峰:考生會關注自身的優勢:我在這個學科中學得怎么樣,興趣和優勢是我們調研出的最重要的兩點。當然男女有所差別,我們發現女孩子對傳統理科的選擇會比較少,更關注難度。男生和女生在物理的選科中大概會有3倍以上的差距。 新浪會客廳:差異很大。 潘昆峰:差異非常大。集中地體現在物理這個學科上。難度是我們在做調查的時候提到很重要的一點:物理很難,很多人學不下去,女生不愛學。 但事實上,中國的文理分科從恢復高考以來一直出現延續到現在。文理分科以前,我們認為有人喜歡學文科,有人喜歡學理科,這是基于興趣的選擇。我們后來發現,影響考生選科的不光是興趣,有很多能力的分層。很多人覺得自己的實力支撐不了物理的難度難度,會去學文科。當然我這里沒有任何歧視的意思,實際上會有這樣的問題。 在研究中和未來的政策建議中,我們也會去想到底如何去讓考生對一些學科主觀難度的判斷能夠更加準確一點??忌鷳摳嗟卣J識到這個學科本身的價值,而不光看到難度。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我覺得這個東西很難,馬上對我的情緒帶來一個很負面的影響。這個時候人的大腦,情緒腦就開始作用——情緒腦發展比較快,在小孩的時候就能成長起來。但是,讓人看得更加長遠的皮層需要在25歲到30歲時才能發展得很好。所以,中學生的時候看不這么長遠,跟發展也是有關系的。 所以,我們建議到底怎么選呢?應該分成兩個象限??忌紫纫催@個學科的價值,另外一個象限是競爭優勢。對一個考生來說,如果某個科目的學科價值很高,競爭優勢也很大,必然是他的首選;如果這個學科的價值很高,但考生的競爭優勢沒有那么大,意味著需要慎重考慮;如果學科價值低,競爭優勢也很低,考生就不會選了;競爭優勢高、價值低是一個小而美的情況,相當于考生在另辟蹊徑。 所以,建議每個網友在選擇的時候可以從這兩個方面,從兩個維度進行考慮,這是一個大概的框架。 新浪會客廳:新高考改革之后大家選科其實還是跟自身的實力、自身學習的程度如何脫離不開。 潘昆峰:對。 [詳情]
2018年,很多地區新入學的高一新生將面臨全新的教學與高考制度。新高考模式下學生可以自主決定科目組合,也將接觸等級賦分制這一新的高考錄取評估方式。 自主選科取代文理分科,高考遇40年未有之變革!對考生來說,興趣、理想,規劃從未如此緊迫。 9月7日,《新浪會客廳》特邀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教育部高考改革課題專家潘昆峰,為你上新高考第一課。 潘昆峰 賦分制度就像賽跑 趨利避害是人之常情 新高考改革后,最終顯示在高考成績單上的選考科目分數將不是考生的卷面分數,而是按照分數排名的百分比折算的成績。 潘教授介紹,浙江和北京是五檔21級,上海是五檔11級,最低40分,最高100分,每3分一檔。整個人群中前1%的人是100分,考2%-3%的人群,這部分是97分,依此類推。 賦分很好地解決了科目之間分數可比性的問題,同時帶來考生趨利避害的現象。 假設選考是一場賽跑,跑得快不快相當于原始分,第幾名相當于等級分??忌x擇某些科目,相當于和蘇炳添這樣的實力選手分到一組,即使跑得再快,也不會拿到好的名次。 事實上,6個學科的選手的強弱常常是不同的,物理是選科的選手最強的一科,競爭壓力最大;而相對來說,政治、歷史的選科的人,整個語數外的成績相對低一些,因此相對好得分一些。對于一個考生來說,選擇某個學科能拿到100分,但是選高手云集的物理只能拿到70分,差距一下子就出來了。 面臨選科時,很多學生在“感興趣”和“好得分”兩個維度中選擇了后者,潘教授認為這無可厚非。經濟學將人假設為理性人,每個人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我們不能從道德層面評價考生應該怎么選,不應該怎么選,關鍵在于制度引導和激勵考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學科。 高考事實上是實現社會流動的重要工具,代際的傳承、代際的流動很多時候是通過高考、教育實現的。面臨這么大的強大壓力,考生舍棄自己的興趣是可以理解的。 引導考生認識學科價值,不要光看難度 考生往往會從競爭優勢和學科價值兩個維度來考慮,從而做出選考科目的選擇。 對一個考生來說,如果某個科目的學科價值很高,競爭優勢也很大,必然是他的首選;如果這個學科的價值很高,但考生的競爭優勢沒有那么大,意味著需要慎重考慮;如果學科價值低,競爭優勢也很低,考生就不會選了;競爭優勢高、價值低是一個小而美的情況,相當于考生在另辟蹊徑。 根據潘教授的調查,選科的偏好與性別也有所關聯。女孩子更加關注難度,對傳統理科的選擇比較少,男生和女生在物理的選科中大概有3倍以上的差距。 這里的問題在于,我們如何通過一些方法去引導,去促進、去激勵他們能夠更好地做出正確的選擇,這個正確的選擇,不光是對自己正確的選擇,也是對整個國家民族和整個未來的一個很正確的選擇。 新高考選科需要一定的視野,需要對學科本身的價值有準確的認識。人的心智往往在25到30歲的時候才能成熟,所以,在中學階段,學生看不了這么長遠,選科需要一定的引導,要讓學生對學科主觀維度的判斷更加準確一點,更多認識到這個學科本身的價值,而不光看到難度。 職業生涯規劃越早越好 新高考是一種倒逼的機制,逼著考生從高中開始考慮職業生涯規劃。事實上,15、16歲的高中生做職業規劃一點都不早,“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職業規劃越早越好。 做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幫助考生更好地認識自身興趣優勢,早做打算,可以比別人早一步跨入這個領域,他所接受的知識的深度、廣度就更有優勢。 如果學生心智沒有那么成熟,到選科之前還沒有想清楚,可以參加一些職業規劃的課程,通過科學的測評了解自己適合做什么,從孩子的性格、特點出發,了解他適合在哪一行業發展?,F在多個省份都開設了職業規劃的課程,上海甚至從小學就開始了。[詳情]
2018年,很多地區新入學的高一新生將面臨全新的教學與高考制度。新高考模式下學生可以自主決定科目組合,也將接觸等級賦分制這一新的高考錄取評估方式。 自主選科取代文理分科,高考遇40年未有之變革!對考生來說,興趣、理想,規劃從未如此緊迫。 9月7日,《新浪會客廳》特邀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教育部高考改革課題專家潘昆峰,為你上新高考第一課。 潘昆峰 新高考最大的亮點在于自主選科 新高考不分文理,而是變成“3門固定科目+3門選考科目”的模式,即語文、數學、外語科目固定,其他科目考生自主選擇,不分文理。而高校則需按專業對考生的3門選考科目提出相應要求。 潘教授認為,新高考改革最大的亮點在于選科,學生的自主選擇加強了。選科使考生的學習從“套餐式”轉變為“自主定制式”,自己定制自己的未來,考試時間、考試內容、考試方式都可以自主定制。這是恢復高考40年來,中國學生第一次在高考之前就有考慮人生和未來的規劃的機會。 自主選擇的風險:考生科學素養可能下降 然而,自主選擇也會帶來一個風險:原有的文理分科打破之后,學生的科學素養有可能進一步下降。 2010-2011年,全國學理科的人數比例從將近70%下降10個百分點。新高考后,選擇傳統意義的理科(物化生)的比例將會進一步下降,對未來人才培養造成很大影響。 這一點在物理這一科表現得最為明顯??忌鷹夁x物理,一方面是因為自身興趣、實力的因素,主觀放棄;另一方面,有些高中也會對考生整體選考科目做差異化的選擇,來提升學校的升學率。 根據潘教授的觀察,在率先實施新高考的浙江、上海,對高分考生來說,物理基本上是必選的。上海的一個調查數據顯示,全市前3000名的學生中,80%以上都選擇物理,因為他們瞄準的是最優秀、最頂尖的大學,而清華、中科大等大學的大部分專業都要求考生選考物理。 而成績中等的學生就會考慮如何避開強有力的競爭,拿到一個高分,進入一個相對好一點的學校。他們在實際中表現為更為傾向選擇一門化學或者生物,搭配傳統意義上的文科。 再往下的學生選物理的意愿就非常低了,上海本科線以下的學生選擇物理的比例大概只有20%,這里的差別是非常大的。 理工科炙手可熱,不選也要認真學 事實上,理工科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薪資確實相對較高。根據美國2015年的數據,理工科比學其它的專業的薪資高50%以上。中國近期發布的一個調查也顯示,就業薪酬排行榜20名的專業理科占了絕對優勢,而就業最低的20個專業中,十幾個都是文科。 潘教授用網絡上一種幽默的說法來說明這種現象,孩子學理工科,下一代才有可能學文科,下下代才有可能學藝術。 潘教授建議廣大考生,即使出于各種原因不選擇理工科,但是還是要認真地學,因為這是一種基礎素養??忌谥袑W階段打好學科知識的基礎,培養良好的科學素養,會對未來的學術研究、工作就業產生強有力的支撐。[詳情]
福建省教育廳發布《關于做好普通高中2018級學生課程實施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指出:我省從2018級高中學生開始進入高考綜合改革試點。 那么新高考是什么樣的呢? 早在2016年5月份,福建省教育廳就曾經公布了《福建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 明確了我省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方案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起開始啟用,在2021年普通高考中正式實施。我省高考將實行“3+3”模式,即考生總成績由統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6選3)成績組成,不分文理科,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高考不分文理科 2018年起,高一新生不分文理科,高考總成績改由兩部分組成。 一部分是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的成績。其中,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可選其一計入總分。 另一部分是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從6門科目中選出3門,計入高考總分。 說明 6門科目為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分為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兩種。 合格性考試用于核定學生高中畢業水平和能力,是高中生畢業的主要依據。而作為高等學校錄取依據的等級性考試,采用“6選3”模式,只需根據報考高校提前發布的招生報考要求和自身特長,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六科中自主選擇3個科目的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新高考=必考3 選考3 學生可根據高校提前發布的招生報考要求和自身特長、興趣來選定,并且還必須參照高校專業對科目的要求。譬如說,屆時,高校會公布各個專業要求的“3”是什么,假定A高校的材料工程專業要求物理、化學和生物,那么,想考這所高校的考生的等級性考試就必須選這三科。當然,不同高校相同專業大類的要求,大體是一樣的。 回顧完我省的高考綜合改革政策,你是否對高中課程如何安排產生疑惑了? 剛剛省教育廳發布了《關于做好普通高中2018級學生課程實施有關工作的通知》,就是對高中課程設置學分分配等進行說明。 高中課程如何設置? 普通高中課程由必修、選修Ⅰ、選修Ⅱ三類課程構成。其中選修Ⅰ課程包含選修Ⅰ(A)和選修Ⅰ(B)兩個部分。 必修和選修Ⅰ課程的每個模塊通常為36課時,學生學習一個模塊并通過考核,可獲得2學分。學生高一高二學年在所有學習領域都應獲得一定的學分,以防止過早偏科,有利于全面發展。選修Ⅰ(B)和選修Ⅱ課程應在各學期適當分散安排,原則上可從高一年級開始安排,課程考核由學校自主實施。 高中學分如何安排? 普通高中開設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含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科目和綜合實踐活動等國家規定課程,以及地方或學校開發的課程。 體育與健康由11學分調整為12學分,高中三個學年必須每周至少安排2節,并提供模塊供學生自主選擇;新增的1學分課時應重點用于綜合防控近視,可通過健康知識教育與運動技能教育相結合形式進行。 普通高中學生完成相應課程規定課時學習并考核合格,方可獲得相應學分。學生畢業的學分要求為144 學分,其中,必修課程116學分,選修Ⅰ課程不少于22學分,選修Ⅱ課程不少于6學分。其中,綜合實踐活動主要通過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社會實踐等方式實施。學校要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科技創新、研學旅行、社會調查、野外考察、職業體驗、黨團活動、公益活動、志愿服務等活動,保證學生至少應完成2個研究性學習課題或項目(以開展跨學科研究為主),并按要求修滿學分。 根據《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試行)》(閩教基〔2016〕53 號),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體育與健康、音樂和美術 14 門科目均設置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物理、化學、生物、通用技術 4 門科目另設實驗(實踐)操作測試;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 6 門科目另外設置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 合格性考試范圍為各科目必修學分要求的內容,等級性考試范圍為必修和選修Ⅰ(A)的內容。 如何6選3? 準備參加統一高考的學生,除須修滿語文、數學、外語學科的必修和選修Ⅰ(A)課程學分,還應根據自身興趣特長和高校招生要求,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門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作為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選考科目,修滿必修和選修Ⅰ(A)課程學分,還可選擇其他感興趣的學科課程模塊進行修習。 6選3選考放在高三下進行 綜合各學科特點及學制要求,高中各科目的學業水平考試相應安排在高中三個學年進行,不得提前報考。學生在完成必修學分課程的基礎上,在省級確定的考試安排表中選擇參加相應學科的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時間。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 6 門科目的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統一安排在高三年級下學期(具體另行通知)。 2018年新高一仍使用新教材 根據國家課程教材保持不變的實際情況,2018 級高中學生總體繼續適用教育部 2003 年印發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普通高中學科課程標準》,使用現行國家課程教材,并積極滲透高中新課程新理念和高考綜合改革新要求,優化課程模塊教學開設要求,突出學科核心素養,實現課程教學與考試評價改革有機銜接、平穩過渡。 高中調整課時須報教育局同意 1、普通高中學制三年,每學年 52 周,其中教學時間 40 周、社會實踐 1 周,假期(含寒暑假、節假日等)11 周。 2、普通高中每周 35 課時,每課時 45 分鐘。學校確需調整課時時長的,要在保證科目及每周教學時間總量均不突破的前提下,并經設區市教育局書面同意后,方可實施長短課時相結合教學。 3、根據各學科課程標準和國家課程教材容量,一般 1 個模塊教學時間 36 課時可獲得 2 學分,1 個專題教學時間 18 課時可獲得 1 學分。 原標題:定了!2021年福建實行新高考!2018年高一新生不分文理!課程這樣設置。。。。 來源:福建教育考試院 實習編輯:吳明玲[詳情]
原標題:高考選小語種會是利好嗎 如何選外語是門學問 高考外語科目新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浙江早已實行 有高復生選日語替代英語參加高考,一年漲77分 今年初,教育部曾發布2017年版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14門課程標準,修訂后的課程方案和課標定于2018年秋季開學正式投入使用。 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湛在介紹新修訂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時表示,新方案進一步優化了課程結構。外語科目方面,在英語、日語、俄語基礎上,增加德語、法語和西班牙語。 “當然,這些科目在不同地區的設置需要根據具體條件和學生興趣?!蓖跽勘硎?。 實際上,早在2014年9月,浙江省政府《關于印發浙江省深化高??荚囌猩贫染C合改革試點方案的通知》里,就提到,浙江省高考外語科目分為英語、日語、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 長期在杭州從事日語教育的吾寧慧老師說,她與團隊走訪杭州多所中學,在與高三學生以及家長交流時,她發現大部分人對于小語種高考的相關政策了解得并不多。 吾寧慧說,就高考難度而言,高考日語需掌握2000個單詞,而高考英語則需掌握3000~4000個單詞,且英語的題庫數量遠遠超過日語。再者,高考日語是由全國統一命題,其難度比英語浙江卷會小一些?!斑@對于許多在英語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機會?!?“但選擇德語、法語、西班牙語的相對比較少,這些語種都比較難,且很多需要一定的英語基礎?!蔽釋幓壅f。 吾寧慧說,選擇小語種作為外語科目參加高考,在報考高校專業時所受限制并不多,“除了語言類專業、2+2等國際合作項目、部分對英語成績有要求的專業,以及部分國防專業外,其他都可選擇?!?錢報記者在采訪中,就了解到一名溫州的高復生,去年高考英語只考了47分,經過一年學習后,今年高考選考日語,拿到124分的不錯成績。 那么,英語成績不太好的學生,是不是就應該選擇小語種呢?至少浙大本科生招生處處長王東就認為,高考如何選外語是門學問。 王東說,就浙大來說,選小語種參加高考,選專業時的確限制不多,但會有溫馨提示,大學里有些課程是用英語上的?!罢愦蟛簧賹W院不少課程都是用英語上的,沒學過英語,根本吃不消?!蓖鯑|說,“即便考生選用小語種進了大學,如果是英語等科目有硬傷的,就麻煩了,很有可能四年后畢不了業,高考分數再高又有什么用?” 在王東看來,國家出這項政策,是因為一些外國語學院需要小語種人才,“有些培訓機構和考生把應試經念歪了?!笔紫浾?王湛 通訊員 戴欣怡 責任編輯:黃曉冬[詳情]
新華社9月3日報道,江蘇省教育廳3日出臺意見,決定試點舉辦綜合高中班。綜合高中班的學生在第一學年結束時實行普職分流,學生可根據個人意愿選擇參加普通高考,也可中職畢業直接工作。 根據意見,普通高中或中等職業學校均可舉辦綜合高中班,每個班級人數原則上不超過45人,學制3年。綜合高中新生入學后原則上全部注冊為普通高中學籍,在第一學年結束時實行普職分流。 選擇普通高中課程且通過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合格畢業生可參加普通高考;選擇中職課程且通過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考試的合格畢業生可以直接就業,也可參加普通高校對口單獨招生考試。 分流后,上職業學校的學生注冊中職學籍,上普通高中的學生保留普通高中學籍,綜合高中班的教育教學、學生管理及后勤等工作由學生學籍所在學校全面負責。 課程設置方面,綜合高中班第一學年原則上以開設普通高中課程為主,同時加強技術類課程的設置與教學,并設置部分選修專業課程。學生分流后,選擇就讀普通高中的學生繼續學習普通高中課程;選擇就讀中職學校的學生,學習公共基礎課程及相應專業的理論和技能課程。 意見提出,要尊重學生個性特點,加強生涯規劃教育,結合學生特長和個人意愿進行科學引導,倡導“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理念,提升學生自主選擇升學和未來職業的能力。 (原題為《江蘇將試點舉辦綜合高中班 高一結束時普職分流》) 責任編輯:余駿潔[詳情]
各市、縣(區)教育局,平潭綜合實驗區教育局,福州一中,福建師大附中: 根據《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福建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的通知》(閩政〔2016〕20 號),我省從 2018 級高中學生開始進入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為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發展素質教育,平穩實現課程教學與考試評價改革有機銜接,我廳委托省教研室組織省普通高中學科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研究提出普通高中(2018 級)課程實施對接意見?,F就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基本原則 (一)明確目標定位。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義務教育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擔負著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為學生適應社會生活、高等教育和職業發展作準備,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的重要任務,必須進一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核心素養,使學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會責任感,具有科學文化素養和終身學習能力,具有自主發展、溝通合作能力的培養目標。 (二)積極穩妥過渡。 根據國家課程教材保持不變的實際情況,2018 級高中學生總體繼續適用教育部 2003 年印發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普通高中學科課程標準》,使用現行國家課程教材,并積極滲透高中新課程新理念和高考綜合改革新要求,優化課程模塊教學開設要求,突出學科核心素養,實現課程教學與考試評價改革有機銜接、平穩過渡。 (三)統籌謀劃安排。 樹立高中課程教學整體設計理念,按照國家課程設置要求,對接我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時間安排,并根據學生畢業、升學的差異化需要,統籌協調課程安排、學生自主選課與學業水平考試、“文理不分科”新高考模式之間關系,制定適用于 2018 級學生的課程校本化實施規劃和教學計劃,注意避免同一學期并行開設的學業水平考試科目過多,確保教育教學正常有序開展。 二、課程設置 (一)學制和課時 1。普通高中學制三年,每學年 52 周,其中教學時間 40 周、社會實踐 1 周,假期(含寒暑假、節假日等)11 周。校歷由各設區市根據每學期實際教學時間擬定下達。 2。普通高中每周 35 課時,每課時 45 分鐘。學校實施教育教學改革實踐探索,確需調整課時時長的,要在保證科目及每周教學時間總量均不突破的前提下,充分論證、制訂方案,并經設區市教育局書面同意后,方可實施長短課時相結合教學。 3。根據各學科課程標準和國家課程教材容量,一般 1 個模塊教學時間 36 課時可獲得 2 學分,1 個專題教學時間 18 課時可獲得 1 學分。模塊教學時間安排一般為 18 課時的倍數。 (二)課程設置與學分安排 1。普通高中課程由必修、選修Ⅰ、選修Ⅱ三類課程構成。其中選修Ⅰ課程包含選修Ⅰ(A)和選修Ⅰ(B)兩個部分。必修課程由國家統一設置,含八個領域之下各個科目、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是打好共同基礎、促進全面發展的重要保障,是所有普通高中必須全部開設、學生必須全部修習的課程。學生在必修課程的學習中必須獲得 116 學分。 選修Ⅰ課程由國家統一設置,在共同必修的基礎上,各科按照課程標準分類別、分層次設置若干選修模塊供學生選擇,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學校要根據自身實際盡量開設相應的選修模塊,其中選修Ⅰ(A)是現階段所有學校必須開設的模塊,學生必須從中選擇相應模塊修習,滿足畢業和升學需要。選修Ⅰ(B)是學校應努力創造條件開設的模塊,適應學生不同潛能和發展需要,滿足社會對人才多樣化的需求。學生在選修Ⅰ課程中至少應獲得 22 學分。 選修Ⅱ課程由地方、學校根據當地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發展的需要和學生的興趣開發若干模塊,學生按照畢業或升學修習以及個性化發展特殊需要進行選擇。學生在選修Ⅱ課程中至少應獲得 6 學分。普通高中課程學分分配表詳見附件 1。 2。普通高中開設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含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科目和綜合實踐活動等國家規定課程,以及地方或學校開發的課程。體育與健康由 11 學分調整為 12 學分,高中三個學年必須每周至少安排 2 節,并提供模塊供學生自主選擇;新增的 1 學分課時應重點用于綜合防控近視,可通過健康知識教育與運動技能教育相結合形式進行。 必修和選修Ⅰ課程的每個模塊通常為 36 課時,學生學習一個模塊并通過考核,可獲得 2 學分。其中,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每個模塊原則上為 18 課時,相當于 1 學分;也可靈活處理模塊內容,按 0.5 個學分組織學習,增加課程豐富性。學生高一高二學年在所有學習領域都應獲得一定的學分,以防止過早偏科,有利于全面發展。選修Ⅰ(B)和選修Ⅱ課程應在各學期適當分散安排,原則上可從高一年級開始安排,課程考核由學校自主實施。 普通高中學生完成相應課程規定課時學習并考核合格,方可獲得相應學分。學生畢業的學分要求為 144 學分,其中,必修課程 116 學分,選修Ⅰ課程不少于 22 學分,選修Ⅱ課程不少于 6學分。其中,綜合實踐活動主要通過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社會實踐等方式實施。學校要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科技創新、研學旅行、社會調查、野外考察、職業體驗、黨團活動、公益活動、志愿服務等活動,保證學生至少應完成 2 個研究性學習課題或項目(以開展跨學科研究為主),并按要求修滿學分。 3。根據《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試行)》(閩教基〔2016〕53 號),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體育與健康、音樂和美術 14 門科目均設置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物理、化學、生物、通用技術 4 門科目另設實驗(實踐)操作測試;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 6 門科目另外設置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合格性考試范圍為各科目必修學分要求的內容,等級性考試范圍為必修和選修Ⅰ(A)的內容。 準備參加統一高考的學生,除須修滿語文、數學、外語學科的必修和選修Ⅰ(A)課程學分,還應根據自身興趣特長和高校招生要求,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 6 門科目中自主選擇 3 科作為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選考科目,修滿必修和選修Ⅰ(A)課程學分,還可選擇其他感興趣的學科課程模塊進行修習。有關模塊教學開設暫行要求見附件 2。 4。綜合各學科特點及學制要求,高中各科目的學業水平考試相應安排在高中三個學年進行,不得提前報考。學生在完成必修學分課程的基礎上,在省級確定的考試安排表中選擇參加相應學科的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時間。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 6 門科目的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統一安排在高三年級下學期(具體另行通知)。 三、組織管理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地政府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管理,有效銜接各項改革任務,建立工作機制,精心組織部署,切實推動高中學校落實主體責任,研究制定符合國家課程實施規范、對接高考綜合改革要求、體現校情學情的學校課程實施方案,認真開展教師培訓,確保教育教學改革科學規范、穩妥有序推進。 (二)優化課程實施。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教研部門要指導學校全面執行本通知確定的學分及課程開設要求,科學安排每學期授課科目,開齊開足必修課程和選修Ⅰ(A)課程,強化選修課程和實踐活動課程,控制高一學年必修課程及并行開設的科目數量,重視開齊開足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通用技術、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教學,深入開展研究性學習,合理安排日常教學與復習備考節奏,嚴禁盲目趕超教學進度,形成必修選修有機銜接、適應學生發展的課程實施機制。 (三)創新教育教學管理。 各地要指導學校以強化教學常規為基礎,構建行政班與教學班有效銜接的管理機制,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探索建立課程安排、教師調度、班級編排、學生管理等教育教學信息化管理新模式。學校制定符合實際的學生發展規劃方案,編制各學科課程說明與選課指南,建設學生發展指導校本課程,有效銜接高等教育,注重家庭和社會深度參與,深入實施學生發展指導和選課指導;要充分尊重學生選考科目學習選擇權,不替代選擇等級性考試科目。各地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門要組織研修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2017 年版)》和高考考試大綱及其說明,科學把握教學深廣度,探索實踐學科核心素養及其實現路徑,提高課程實施成效。 (四)加強基礎能力建設。 各地各校要按照高中新課程實施要求和高考綜合改革精神,開展全員培訓,滿足學校課程改革、教學管理改革的需要。要對照省級達標高中評估新標準,盡快測算資源配置缺口,提請當地政府加大條件保障力度,抓緊落實公辦高中生均公用經費省定標準,統籌師資調配,逐校形成三年財政投入規劃。要重點配足配好高中學科教師和實驗員,配足配齊必要的教學用房和實驗(實踐)教學設施設備,提高學校課程實施基礎能力。 (五)加強宣傳引導。 各地各校要組織教育行政管理干部、教研人員和教師學習領會國家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總體部署,準確理解《福建省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試行)》《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試行)》等重要文件精神,面向學生、家長及社會做好宣傳解讀工作,營造良好氛圍,為穩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奠定堅實基礎。 附件下載: 1。福建省普通高中課程學分分配表(適用于 2018 級) 2。福建省普通高中課程模塊教學開設暫行要求(適用于 2018 級) 福建省教育廳 2018 年 8 月 30 日[詳情]
各區教委,各有關單位: 根據《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印發<北京市深化高等學??荚囌猩贫雀母飳嵤┓桨?amp;gt;的通知》(京教計〔2018〕20號)和《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印發<北京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京教基二〔2017〕13號)精神,我市研究確定了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以下簡稱“等級性考試”)成績計入高考錄取總成績的方式,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等級性考試 (一)考試科目 高中學生根據高校專業選考科目要求,結合自身特長和興趣,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中選擇其中3門參加等級性考試??忌疃鄨罂?門科目的等級性考試,并要求在等級性考試之前取得對應科目合格性考試合格成績。 (二)考試安排 等級性考試每學年組織1次,安排在6月,與當年統一高考同期進行。每門科目等級性考試時間90分鐘,卷面滿分100分。 二、成績呈現及折算方式 (一)成績呈現 等級性考試成績以合格性考試成績合格為前提,按照考生原始成績劃定A、B、C、D、E五等,分別占各科目考試人數的15%、40%、30%、14%和1%,在五等基礎上,進一步細化為21級,按最接近的累計比例劃定,每級分差為3分,起點賦分40分,滿分100分。具體等級比例和賦分值見附件。 (二)成績使用 等級性考試成績當年有效,計入高考本科錄取總成績,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依據。 三、其他事項 考試組織管理按照教育部和北京市高考招生工作有關規定執行。 本辦法自2017年秋季入學的高中學生開始實施,2020年進行首次等級性考試。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2018年8月22日 附件:北京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的等級比例和分值 來源:北京市教育委員會[詳情]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